郭满容;林应标
目的 对高龄产妇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8例因妇科疾病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肌瘤患者18例,子宫颈癌患者10例,卵巢肿瘤患者10例,分别对患者行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管理38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术后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均康复良好出院,患者腹部切口I期愈合患者36例,II期愈合患者3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5±3.5)天,其中1例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经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对高龄妇科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章睿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进行盆腔淋巴清扫术后的妇科卵巢癌病人给予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60例实施盆腔淋巴清扫术后的妇科卵巢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80例,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80例,给予一般的护理.结果 经过对盆腔淋巴清扫术后的妇科卵巢癌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护患纠纷,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降低了术后出现盆腔淋巴囊肿的机率.结论 通过人性化护理能增强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江雅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药物不断研制和临床应用,原有的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已不能满足新药配伍查询要求.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已经知道奥硝唑与奥美拉唑存在配伍禁忌,奥硝唑与丹参存在配伍禁忌,奥硝唑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存在配伍禁忌,近来我们发现,奥硝唑与炎琥宁也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辛安华;辛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及骨骼外露是临床中常见的损伤,传统的手术办法如腹部或上臂带蒂皮瓣,对修复后的拇指有皮瓣外观及感觉差的缺点,而游离拇甲瓣、趾甲瓣对显微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方法 自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采取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远节部分软组织缺损13例.结果 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皮瓣均完全成活.结论 拇指桡背侧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切取简单,皮瓣外观好,更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是一种修复拇指末节部分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的方法.
作者:李亢;姜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的手术配合,提高腹部外伤急诊手术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的152例腹部外伤急诊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亡3例,抢救成功149例,成功率96%,死亡原因都是伤情严重,抢救无效.结论 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提高腹部外伤急诊手术效果的有效途径.
作者:马俊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寻找一种治疗牙龈出血不止的快速有效的应急止血方法.方法 将因牙龈出血不止而急诊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2例),应急止血方法治疗组局部洁治术+口服抗菌素,对照组明胶海绵局部压迫止血+口服或静滴抗菌素或止血药物,观察1天,以牙龈出血停止时间及有无反复出血,出血是否停止来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应急止血,总有效率为96.8%,高于对照组75%(P<0.05).结论 牙龈出血不止临床应急止血方法应首选局部洁治术.
作者:董宝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年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为了满足广大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需求,使每一个糖尿病患者或者有糖尿病危险的人都能了解关于糖尿病的教育、预防和治疗.论述糖尿病的诊断,并发症及治疗原则,使人们加深对糖尿病的了解.
作者:吴贻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妈富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PCOS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口服妈富隆3个周期;对照组34例,黄体酮撤退出血3个周期.比较用药3个月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卵巢体积和窦卵泡数.然后两组均用克罗米芬(CC)促排卵.停药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周期排卵率.结果 妈富隆治疗后血清LH、FSH、LH/FSH、T、双侧卵巢体积、窦卵泡个数均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的周期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妈富隆是治疗PCOS不孕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深入分析和研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的运用.方法 以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之前、手术过程当中、手术之后采用系列的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 与传统护理措施相比,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产妇疼痛,提高治疗满意度.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人性化护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消除产妇对生产的恐惧和心理障碍,使产妇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手术工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陆小鹃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在社区做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的保健作用.方法 对2010年9月到2011年9月锁金村社区内218例产妇及新生儿上门访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回访218例,回访率100%;通过访视发现产妇主要存在母乳喂养,会阴伤口愈合及子宫复旧等问题;新生儿中主要是黄疸,面部湿疹,尿布疹等问题.结论 在社区开展产后访视是产妇和新生儿保健的主要措施,可以及时发现产妇和新生儿存在的各种问题,给予针对性社区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母婴发病率,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龚家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通过23例少量脑出血临床特征和CT表现的分析,来提高对本病早期认识以期与脑梗塞的临床鉴别.
作者:穆志斌;卢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有关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我院诊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经过相应的对症处理后,痊愈19例(24.35%),显效39(50%)例,好转16(20.51%)例,无效4(5%)例.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有多种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治疗.
作者:毛崇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胃超声检查的大优势是声束能穿透胃壁,从而可以显示胃壁层次结构.超声作为一种非创伤性诊断方法,可以给临床提供胃壁癌肿的部位、大小和形态,有时能估计病变侵犯胃壁的程度.也可发现早期胃癌,特别是能了解胃周器官的转移情况,弥补胃镜和X线检查的不足,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这是超声对胃癌检查的独到之处.
作者:孙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Leep刀治疗ⅠA1期子宫颈癌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采用Leep刀治疗ⅠA1期子宫颈癌术后出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 本组病例住院后经Leep刀治疗术后出血时间一般为术后7~10天,出血原因依次为:痂壳过早脱落、过早性生活、便秘、原因不明以及操作不熟练.结论 准确及时判断Leep刀治疗ⅠA1期子宫颈癌术后出血并给予合适的治疗和护理可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提高ⅠA1期子宫颈癌的治愈率.
作者:宋叁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为探讨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全身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组)或硬膜外阻滞(硬膜外阻滞组)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各30例,全身麻醉组:经快速麻醉诱导后,根据每公斤体重的剂量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各2.0μg、1.5mg、0.08mg,并实施气管插管,至胎儿娩出前吸入笑气.硬膜外麻醉组从L1-2或L2-3间隙注入利多卡因.胎儿娩出后30分钟时抽取新生儿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在新生儿出生后的3~5天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NBNA评分超过35分为正常.结果 两组的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红细胞压积及血氧饱和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且两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BNA评分:全身麻醉组为(37.9±1.5)分、硬膜外阻滞组为(38.9±1.6)分,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新生儿评分均>35分.2组新生儿均无并发窒息、呼吸暂停、病理性黄疸及反应低下等.结论 采用常规剂量麻醉药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全身麻醉手术,对新生儿的安全无影响.
作者:朱彦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运动治疗与气压治疗联合预防对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9至2012年本院脑出血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运动治疗与气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静脉血流速度,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静脉血流速度进行比较,实验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运动治疗与气压治疗联合应用可很好的预防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庆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妇产科手术病人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250例妇产科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2组患者的满意率,并总结有关护理经验.结果 观察组很满意例数为96例,满意例数为16例,不满意例数8例,满意率为93.6%;对照组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为74、27和24例,满意率为80.8%.观察组满意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2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等情况.但是观察组仅有2例,对照组有8例.两者差异显著.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妇产科手术病人对浅静脉留置针的满意度.
作者:谭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长骨骨干骨折开展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临床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20例,均为我院2006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长骨骨干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后原位再发生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本组尺桡骨骨折轻度移位者4例,平均1~2个月进行复查,骨折线均消失,且骨痂呈连续包绕表现.行切开复位者16例,术后平均2~3个月,均可在骨折处看到大量骨痂形成,终完成骨性愈合.结论 长骨骨干骨折实施内固定物取出术后,采用微创锁定系统处理原位再发骨折,可显著提高骨折愈合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雅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动脉内置入导管的维护.方法 通过正确的选择穿刺部位,严格的的无菌及护理操作,可明显减轻动脉内置入导管的并发症.结果 48例患者均无一例发生堵管、感染、脱管及血栓形成.结论 加强动脉内置入导管的护理可明显减轻穿刺后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引发儿童腹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7例临床疑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引发腹痛的患儿予以腹部B超检查.采用飞利浦HD11型超声仪,变频线阵探头,频率5~12MHz.通过对患儿的肠系膜上、下动脉分布区域扫描检查,经彩色显示确认淋巴结.多切面比较测量淋巴结大小,取大淋巴结长轴径为长径.结果 腹痛组淋巴结数量及分布密度均高于对照组.腹痛组淋巴结多为数枚相互聚集,但无明显融合.对照组淋巴结多为散在出现.所有受检对象淋巴结长短径之比均>2.57例腹痛患儿中,34例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引发腹痛.结论 超声检查在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引发儿童腹痛中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许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