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核酸快速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高洁;严敏;付婷;邵中军

关键词:PCR-荧光探针, 罗氏培养, 分枝杆菌
摘要:目的:探究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经PCR-荧光探针这一快速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方法:225例经改良罗氏培养法确诊的分枝杆菌样本,其核酸再由PCR-荧光探针法进行检测,观察其正确率及二者的一致率.结果:103例痰菌阳性样本,35例痰菌阴性病例,87例非结核肺部疾患病人痰标本中经PCR-荧光探针技术检测显示92例(89.32%)为MTB,79例(90.80%)被鉴定为NTM.预测结核分枝杆菌核酸灵敏度为49.6%(对菌阳标本及菌阴标本的灵敏度分别为93.6%和15.6%),特异性高达99.6%.结论:PCR-荧光探针法不仅操作便捷快速,而且还非常灵敏、检测正确率高等诸多优点,其可在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上作为参考依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医学科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讨论与研究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在老年医学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2月老年医学科收治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组选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而对照组则不进行特殊干预,只采取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措施对策,包括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增强护理人员对患者本人的宣教、加强关键环节及环境等的安全管理等具体对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的各项护理指标效果均要高.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人这一高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医护人员要提高对这一类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意识,要正确认识这一风险带来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在护理过程中出现风险的可能性.

    作者:马雪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研究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

    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纳入177例自2017年3月 ~2017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由社区医护人员制定高血压控制因素调查表,调查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和对比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血压监测不佳、病程时间较长、未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吸烟等.所选对象干预后平均收缩压以及平均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因素较多,必须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以规范患者的用药习惯、饮食习惯等,确保取得理想的降压效果.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6年7月 ~2017年11月86例孕产妇,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均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基础干预,观察组实施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心理状况、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概率(95.3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27.84±2.09)分、抑郁评分(25.44±2.75)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6.44±0.89)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4.65%,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效果较佳.

    作者:季万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比分析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

    目的:分析研讨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6年3月 ~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80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微创疗法,观察两组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2.50%,且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采用腹腔镜微创疗法,疗效突出,创伤性效,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值得推广.

    作者:乔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强化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析强化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 ~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强化护理,对两组心功能改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V、CI、CO及EF等心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化护理有利于显著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推广普及.

    作者:范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时机对开放式阑尾术患者康复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的手术时机在开放式阑尾术患者中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6月至2016年12月的阑尾炎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60例,A组患者在发病3 d内进行手术,B组患者在发病3~5 d内进行手术,C组患者在发病6~8d进行手术.观察三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情况.结果:A、B、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15.00%和23.33%,A组的术后并发症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出血量、肠道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和C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阑尾炎患者因进行早期的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宫颈癌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减少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2014年08月 ~2017年08月诊断为宫颈癌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73例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模式为对照组,另81例采用中医护理为中医组.将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改善率、尿路感染率,术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排尿完全恢复时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中医组尿潴留改善率为97.53%,尿路感染率为3.70%,而对照组尿潴留改善率为83.56%,尿路感染率为20.55%,中医组自行排尿、导尿管留置、排尿完全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尿潴留治疗情况,缩短患者首次自行排尿、导尿管留置与排尿完全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尿路感染几率,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路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5.71±2.16)mmol/L、餐后2 h血糖为(7.82±2.46)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30.26±7.24)mmHg,舒张压为(74.64±5.02)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较好,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和血压指标,是一种有效的用药方式.

    作者:贺一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站血液检验前标本的质量控制

    血站血液检验前标本的质量问题较多,主要包括乳糜血、感染性疾病等,不同地区调查的样本不合格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采用初筛技术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献血者的主观因素也是影响样本质量的重要原因.血站需要建立样本质控体系,包括采样前的病史等信息问询、试采血的血液肉眼评价、试采血的初筛、仪器设备以及材料的质量控制、样本的保存与运输等,明确规则制度、建立完备的技术文件、明确岗位人员的职责.管理者与工作人员需要从意识层面上重视样本质量控制,重视环节的质控.

    作者:嵇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将不同的采血方法于血常规相关检验中应用,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依据采血方法差异将2016年5月 ~2017年5月在本院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受检者分为两组,末梢采血方法用于参照组受检者(50例),静脉采血方法用于实验组受检者(50例),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试验组受检者血红蛋白的浓度数值、血小板计数数值、红细胞的比容数值、红细胞数值、白细胞的计数数值与参照组受检者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采血方法和静脉采血方法用于血常规相关检验中均具备优势,不过,静脉采血方法的血常规相关检验指标稳定性更佳.

    作者:李俊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应用X线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X线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X线诊断,再到他院作CT扫描,比较两者的检查结果,通过对比分析X线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结果: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X线诊断的直接征象18例,椎间盘改变21个;间接征象13例,椎间盘突出17个;与CT诊断比较,椎间盘改变的符合率为38.2%,椎间盘突出的符合率为30.9%,总符合率69.1%与CT诊断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X线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可行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和指导,结合CT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邵妙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数字放射诊断技术在胸部创伤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胸部创伤患者应用数字放射诊断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 ~2017年10月本院接诊且明确诊断的单纯胸部创伤病患共78例,并以奇偶数字分组原理为依据对所选病患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实施数字放射技术检查,对照组实施常规模拟放射技术检查.综合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比较误诊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检查操作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误诊率为0.0%、漏诊率为2.56%,明显比对照组的7.69%、10.26%低,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7.14%,明显比对照组的82.05%高,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检查操作时间为(12.03±2.61)min,明显比对照组的(19.65±3.52)min短,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比对照组的12.82%更低,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数字放射技术对胸部创伤病患进行检查,可有效提升其病情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诊与漏诊发生几率,缩短检查操作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裴贵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消炎利胆片治疗中医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消炎利胆片治疗中医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3月 ~2017年11月收治的所有中医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中,随机选取4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23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利胆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结果:与试验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的症候积分相对较高,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结论:在治疗中医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过程中,采用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症候,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鹏;郭少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腔镜肾癌术后护理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腔镜肾癌术后护理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60例肾癌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在给予患者相同的术前护理和术中护理后,随后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品管圈活动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医疗事故发生率、患者的耐受性.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耐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这证实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腔镜肾癌术后护理流程管理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合被广泛的应用在腔镜肾癌患者术后护理中.

    作者:马月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平喘固本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和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平喘固本汤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而研究组加服平喘固本汤,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疗效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研究组的FEV1(2.04±0.43)L、FEV1/FVC(72.65±7.98)%、REF(67.14±9.30)L/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西药相比,平喘固本汤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期COPD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肺功能.

    作者:宋品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腓动脉终末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腓动脉终末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腓动脉终末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88例,2014年3月 ~2016年3月为研究时段,分A组(n=44)和B组(n=44).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A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B组患者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腓动脉终末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于喜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本院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胃肠道穿孔患者中,随机选取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进食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患者,参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患者,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结论:在治疗胃肠道穿孔患者的过程中,应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升治疗质量.

    作者:郭玉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Vit E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80例

    目的:探讨Vit E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8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6年10月 ~2017年10月收治的1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接受易善复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Vit E联合易善复治疗的观察组各8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予以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 E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取得理想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腾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接收的正常体检者血液标本78例,分为三组,其中一组制备为溶血标本,一组制备为脂血标本,一组为正常标本,各26例.结果:溶血组CK、BUN、AST、ALB、TBIL等指标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脂血组GLU、TBIL、AST、ALT等指标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溶血、脂血现象发生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范诗浪;范邦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缩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缩素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 ~2017年10月84例阴道分娩产妇资料予以分析,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行宫缩素治疗,治疗组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产后2 h出血量(137.42±25.18)ml、产后24 h(181.57±29.54)ml,出血量较之对照组均显著更低,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4.76%vs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宫缩素联合应用可降低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高,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霞;孟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