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预防性应用价值研究

鲁存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胺碘酮, 预防性应用, 院前急救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采用胺碘酮对患者预防性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 ~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综合组,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性院前急救方案患者,综合组患者为胺碘酮院前急救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效果.结果:急救后综合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院前急救满意率、并发症率、生活质量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综合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采用胺碘酮,可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效果,改善患者便秘症状.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将不同的采血方法于血常规相关检验中应用,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依据采血方法差异将2016年5月 ~2017年5月在本院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受检者分为两组,末梢采血方法用于参照组受检者(50例),静脉采血方法用于实验组受检者(50例),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试验组受检者血红蛋白的浓度数值、血小板计数数值、红细胞的比容数值、红细胞数值、白细胞的计数数值与参照组受检者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采血方法和静脉采血方法用于血常规相关检验中均具备优势,不过,静脉采血方法的血常规相关检验指标稳定性更佳.

    作者:李俊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肺癌病人病理组织大切片技术的应用与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肺癌病人病理组织大切片技术的运用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 ~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非小细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制成病理组织大切片,行HE染色,染色后进行CgA、Syn、NSE表达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其进行病理诊断.结果:在56例患者中,有29例腺癌(51.79%)、13例鳞癌(23.21%)、15例腺鳞癌(26.79%);其中,单一组织类表现的患者有30例(53.57%)、多种组织类型26例(46.43%).其中,腺癌标本的NE阳性例数明显高于鳞癌以及腺鳞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行病理组织大切片检查,能够全面观察肿瘤组织的状况,了解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为病理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有助于后续治疗的开展.

    作者:方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普外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护理措施

    目的:对普外患者术后行胃肠减压术不适症状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 ~2016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胃肠减压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后胃肠减压期间出现的不适症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护理效果予以观察.结果:诸如口干舌燥、咽喉不适、排痰困难、恶心呕吐、睡眠质量差等均是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普遍出现的症状,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不适症状.结论:将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应用于普外术后胃肠减压患者中,可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有效改善作用,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章铃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抗血小板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0例冠脉搭桥术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4年8月 ~2016年8月,分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样本容量30例,甲组采纳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乙组采纳氯吡格雷治疗,丙组采纳阿司匹林治疗.比较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结果:与乙组、丙组桥血管远期通畅率比较,甲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甲乙两组血管远期通畅率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采纳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提高桥血管远期通畅率,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苏升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 ~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0例,分组依据感染范围为基准.将全身感染的4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将局部感染的40例新生儿作为参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检测(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微生物培养),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结果:比对两组患儿的PCT阳性率、CRP阳性率和微生物培养阳性率,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儿的血清PCT和CRP,前者较比后者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疾病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可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奠定基础,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李东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谈儿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混合式PBL教学法的运用

    用抽签手段进行随机抽取某学校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160名,把学生随机分成PBL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PBL组学生运用PBL教学手段,对照组则使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手段.结果显示,PBL组学生的病例分析题记忆题、理解题和总分均数都高过对照组.PBL组学生对提高能力、掌握学习、课堂气氛、应用知识、交流水平与教学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在儿科护理实践教学中PBL教学的应用成效良好,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杨春红;杨少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年5月 ~2017年5月,将其依据中心随机原则分两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临床方案为主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综合护理(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指标、护理满意程度指标.结果: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护理后,其治疗效果达到92.00%,满意程度达到98.00%,和对照组相比优势较大,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方案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当中,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且护理满意程度非常高.

    作者:陈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患者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患者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有效性.方法:本次所选88例产妇均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对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4例采取常规硬膜外麻醉,研究组44例患者则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的有效性.结果:在T2、T3时段,研究组MAP明显比参照组小,CO明显比参照组大,组间比较显示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总值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患者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改善产妇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作者:宋具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策略

    目的:探讨后入路脊柱手术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柱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治疗组患者采用风险评估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后入路脊柱手术中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需要加强规章制度保障和医护人员护理知识的培训,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预防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作者:杨小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无创机械通气用于COPD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用于COPD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3月 ~2017年9月收治的30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及观察组(加用无创机械通气)各150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呼吸异常纠正时间、有创机械通气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可提高COPD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独用及与宫瘤消胶囊合用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独用与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 ~2017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65.62%),研究组患者中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比例为12.50%,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比例为40.62%,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高于单独应用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马建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肺功能改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ICU护士心理压力影响因素分析与合理解压方式探究

    目的:观察分析ICU护士心理压力影响因素,探究其相应解压方式.方法:随机选取我市5家医院ICU病房的综合护士展开问卷调查,分析其压力来源.结果:ICU护士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工作对象、工作超重、工作环境三大方面.结论:应逐步增加护士编制,合理调配护士人力资源,改善ICU护士工作环境,设立ICU护士心理咨询中心,从而有效帮助护士解压.

    作者:宋伟伟;刘晓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护理.方法:将124例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围手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中实施人文关怀干预.结果:手术结束时,对照组患者的体温及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心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干预,能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教学做一体化,护理专业信息化教学说课设计及课堂实施以人体解剖学《肺的解剖》为例

    笔者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介绍对《肺的解剖》这节课的分析与设计.

    作者:陈娴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比较

    目的: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 ~2017年6月间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各49例.A组采取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B组采取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碎石成功率为95.92%,B组为93.88%,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均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结石,但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创伤相对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郑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 ~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选择同期收治的4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用康妇消炎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治疗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势.

    作者:罗永秀;田顺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iCCO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将PiCCO监测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依据监测方式不同区分2014年1月 ~2017年1月本院救治的5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并分组处理,1组有25例患者,PiCCO监测措施用于实验组患者,常规监测措施用于参照组患者,观察2组患者的早期复苏达标统计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早期复苏达标统计值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值,统计学检测结果为P<0.05,统计学显著对比意义具备.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采取PiCCO监测措施展示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刘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接收的正常体检者血液标本78例,分为三组,其中一组制备为溶血标本,一组制备为脂血标本,一组为正常标本,各26例.结果:溶血组CK、BUN、AST、ALB、TBIL等指标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脂血组GLU、TBIL、AST、ALT等指标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溶血、脂血现象发生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范诗浪;范邦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影响个体预后的因素及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影响个体预后的因素及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方法:从2015年1月 ~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入院时、入院后4周、入院后三个月的Bar-thel指数、ADL功能状况、Fugle-Meyer进行测评评分,对患者个体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研究,后得出,影响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个体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多发性的卒中,并且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个体预后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多发性卒中、病灶部位等,对患者及时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