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实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在2011年全省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邵湘宁

关键词:中医药, 特色优势,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服务功能, 工作会议, 卫生工作, 服务工作, 服务发展, 湘潭市, 卫生厅, 快速发, 总结, 药都, 经验, 健康, 机会, 国家, 参加, 部署
摘要:同志们:今天省卫生厅在湘潭市召开全省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总结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经验,部署社区卫生工作.国家和我省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对中医药都有具体和明确要求,借参加这个会议的机会,就如何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实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促进我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快速发展,谈一些个人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炎中药贴剂的制备研究

    目的:考察制备关节炎中药贴剂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综合评分指标(包括感官、初黏性、剥离强度),重点考察高岭土(A)、药粉(B)、甘油(C)与中药浸膏(D)对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A2B1C1D2.结论:以高岭土∶药粉∶甘油∶浸膏=0.4∶0.2∶0.05∶0.5的处方配比所制的贴剂黏度好,贴敷感觉好,成型性好.

    作者:熊颖;陈土荣;施佳平;吴雪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方在胃脘痛治疗中的应用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其发病原因大多为寒邪客胃、肝郁犯胃、食滞伤胃等.临床表现为痛、痞、瘀等见证.在临床治疗中,运用<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小建中汤、四逆散等经方确有较好疗效,值得探讨.

    作者:周赛男;杨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脉型颈椎病头痛9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以针刺颈椎病穴治疗,对照组以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均在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8%,对照组为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椎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变化比治疗前明显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颈椎病穴可明显改善颈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引起的头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蒋学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食用白糖护理阻止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0例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提高,预防措施的完善,妇产科腹部切口的严重并发病已很少见,但肥胖妇女的增多,剖宫产率的增高,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常有发生,以致引起切口延期愈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采用食用白糖护理的方法有效地阻止了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良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张崇泉教授治疗中风经验

    张崇泉教授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有了3个方面:气血亏虚,痰瘀阻络;气虚及阴,气阴两伤;阴阳逆乱,脏腑失调.据此拟定了治疗中风的4种方法: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益气活血,清肝泻火法;益气养阴,平肝潜阳法;益气活血,健脾养心法.并附临床验案资证.

    作者:赵瑞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温阳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温阳通络方+西药基础治疗,对照组只予西药基础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的改变及硝酸甘油停减量进行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改善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停减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有明显疗效.

    作者:赵鸿;谢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刺反阿是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1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反阿是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例,采用针刺反阿是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反阿是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具有明显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潘长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直肠炎35例

    目的:观察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加味白头翁汤灌肠,对照组予康复新灌肠,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直肠炎疗效确切.

    作者:卜伟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艾灸联合西比灵治疗血管性头痛3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西比灵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治疗组灸百会、风池、阿是穴,每次治疗30 min,2次/d,7 d为1个疗程;配合每天早、晚口服西比灵5 mg.对照组每天早、晚口服西比灵5 mg,两组连续治疗4疗程.结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9.0%,治疗组为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与西比灵联合使用是治疗血管性头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学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温胆汤防治肿瘤化疗所致呕吐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胆汤防治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不同病种选用不同化疗方案,两组化疗前30 min采用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加用温胆汤治疗.21 d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止呕效果、呕吐缓解时间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6.7%(P<0.05);呕吐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分别为(0.50±0.26)d、(1.93±1.07)d(P<0.05);生活质量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提高稳定率分别为80.0%、60.0%(P<0.05).结论:温胆汤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功效;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施智严;劳高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电子胃镜及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连续用药2个月后复查电子胃镜.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胃镜检查结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63.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西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冯宗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40例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结膜下注射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加味荆防败毒散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单纯予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17.8±4.6)d,与对照组(17.8±4.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荆防败毒散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明确,治愈率高,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光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盆炎清方结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盆炎清方结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头孢唑肟钠和替硝唑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盆炎清方,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子宫体和附件增厚、活动、压痛等的变化,下腹腰部胀痛,带下量、色、质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和80.4%,愈显率分别为65.2%和39.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炎清方结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朱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药肺纤方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肺纤方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放射性肺损伤诊断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接受直线加速器治疗后,对照组采取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采取口服以中药肺纤方为主方治疗.3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放射性肺损伤的评定及分级、毒副反应、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客观疗效和放射性肺损伤的评定疗效分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组中医症候总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放疗后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纤方具有一定的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可改善肿瘤客观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放疗毒副作用.

    作者:胡作为;李林;熊汉香;郭志伟;明国联;蔡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3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3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均采用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并记录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79.4%,并有效地改善了心律,从而改善或治愈了缓慢型心律失常.结论: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效果明显.

    作者:李鸣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拟痛风关立消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痛风关立消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和血沉的影响.方法:将8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应用自拟痛风关立消汤治疗;对照组41例应用秋水仙碱片和别嘌呤醇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血尿酸和血沉变化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自拟痛风关立消汤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水平,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陈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痹祺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并伴有高血压患者59例(治疗Ⅰ组);同时选取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无高血压患者58例(治疗Ⅱ组);两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选取伴有高血压的RA患者28例为对照组(基础治疗药物同Ⅰ、Ⅱ组,但不加用痹祺胶囊).观察Ⅰ、Ⅱ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观察Ⅰ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高切黏度(BGH200)、全血低切黏度(BGL3)、血浆黏度(PGLUTI)、红细胞聚集指数(ARBC)、血小板数(PLT)及血沉(ESR)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12周后,治疗Ⅰ组血压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Ⅱ组血压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和对照组血压均有下降,治疗Ⅰ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Ⅰ组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指标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痹祺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高黏状态,对RA伴有高血压者的血压有降低作用.

    作者:吴启富;接红宇;丁朝霞;鲁莹;孙德华;苏晓;陈薇薇;唐华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3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thel指数评分都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可以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素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对编写《岭南常用中草药》教材的思考

    对编写<岭南常用中草药>教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并从编写内容的选择、体例的确定以及编写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岭南常用中草药>教材编写的具体设想.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到较为理想水平,并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同时予以中药泡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6.6%,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活血解毒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作者:王效非;张红;魏淑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