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阳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30例临床观察

赵鸿;谢静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温阳通络方, 心肾阳虚
摘要: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温阳通络方+西药基础治疗,对照组只予西药基础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的改变及硝酸甘油停减量进行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改善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停减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有明显疗效.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归脾汤治疗安定类药物依赖型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归脾汤治疗安定类药物依赖型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舒乐安定;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归脾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30 d后观察患者的日间功能影响,药物使用总量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日间功能影响发生率83.3%,治疗组发生率5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安定类药物使用总量为(62.3±22.1) mg,治疗组为(49.4±19.6) m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有效率70.0%,治疗组为9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归脾汤治疗安定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有效,并能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影响,降低药物的使用量.

    作者:谭奔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实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在2011年全省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省卫生厅在湘潭市召开全省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总结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经验,部署社区卫生工作.国家和我省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对中医药都有具体和明确要求,借参加这个会议的机会,就如何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实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促进我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快速发展,谈一些个人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作者:邵湘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刘伟胜教授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指导哮喘预防的经验

    刘伟胜教授在哮喘防治方面具有了丰富经验,善于运用治未病理念指导疾病的预防,提出寒热有别,避寒为先;防治宿痰,去除夙根;调摄饮食,谨和五味;情志调畅,病安从来;动静结合,形神合一;药膳食疗,日常固本;以及体质调养,溯本求源的哮喘预防原则.

    作者:林嬿钊;韩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3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thel指数评分都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可以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素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脉型颈椎病头痛9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以针刺颈椎病穴治疗,对照组以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均在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8%,对照组为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椎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变化比治疗前明显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颈椎病穴可明显改善颈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引起的头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蒋学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正清风痛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2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2例.其中治疗组予以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片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ESR、CRP、CD4+T、CD8+T等指标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对照组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能明显改善A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AS活动期炎性标志物,纠正AS患者免疫低下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用之于AS的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柴廉明;范伏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27例治疗小结

    老年患者因血管条件差, 为了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同时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临床常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因此静脉留置针在留置期间的并发症也相继出现,尤其是静脉炎的发生.近年来我科采用自制赶痛散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桂程丽;程彩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参芪通络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5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通络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参芪通络汤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分析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心绞痛、硝酸甘油用量、中医证候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守岗;彭小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8例小结

    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外固定架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仁松;朱剑熹;杨?;吴龙海;田仁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消瘤汤联合D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例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拟消瘤汤联合DP方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DP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0.0%,对照组有效率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arnofsky评分对比,治疗组评分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消瘤汤配合化疗能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气调、瘀化、毒解,有形之肿块缩小、消失或缓解.

    作者:何伟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关节炎中药贴剂的制备研究

    目的:考察制备关节炎中药贴剂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综合评分指标(包括感官、初黏性、剥离强度),重点考察高岭土(A)、药粉(B)、甘油(C)与中药浸膏(D)对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A2B1C1D2.结论:以高岭土∶药粉∶甘油∶浸膏=0.4∶0.2∶0.05∶0.5的处方配比所制的贴剂黏度好,贴敷感觉好,成型性好.

    作者:熊颖;陈土荣;施佳平;吴雪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蜂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蜂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各20例,分别予蜂针加MTX(甲氨喋呤)、MTX、强的松加MTX治疗,30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并对一般症状、体征、ESR、CRP、RF等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改善RA患者症状体征、降低活动期指标水平总有效率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中医寒湿痹阻证候总有效率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蜂针疗法能有效治疗RA,改善寒湿痹阻型中医证候,且较其他药物疗法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邓鸣;张炜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眩晕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浊中阻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眩晕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眩晕方治疗;对照组予以西比灵胶囊治疗,疗程30 d.治疗后进行两组主、次症状及体征积分及总积分比较与疗效评价,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方和西比灵胶囊对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体征均有一定疗效,眩晕方疗效优于西比灵胶囊,两种药物都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康乐;陈辉强;翁凤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自制复方黄连液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及别嘌醇片,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用自制复方黄连液持续冰敷,两组均在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缓解肿胀程度、疼痛指数及压痛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连液具有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可改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使局部炎症更易于缓解或消散,从而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局部症状得到迅速改善.

    作者:陈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法探讨

    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医学的根本.目前,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亟待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创新.本文试从培养目标、方法与途径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相关对策.

    作者:唐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方在胃脘痛治疗中的应用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其发病原因大多为寒邪客胃、肝郁犯胃、食滞伤胃等.临床表现为痛、痞、瘀等见证.在临床治疗中,运用<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小建中汤、四逆散等经方确有较好疗效,值得探讨.

    作者:周赛男;杨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应用概况

    通过查阅近几年有关痰热清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从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传染病3方面综述了该药用于临床观察的疗效,认为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抗炎、抗病毒、清热、解毒、化痰等功效,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红英;刘小阳;杜万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二色补血草多糖脱色工艺研究

    目的:对二色补血草多糖进行脱色研究,筛选优的脱色方法.方法:采用活性炭法、双氧水法、大孔树脂法,反胶束法对二色补血草多糖进行脱色研究.结果:双氧水法是一种相对优化的脱色方法,工艺条件为:温度55 ℃,时间2 h,pH值=8.5,样液比1.5,实验结果,多糖色素脱除率:87.75%,多糖保留率:87.97%.结论:双氧水法是一种好的脱色方法.

    作者:张丽华;赵鹏;杜永鹏;李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芒针温灸结合电针加TDP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45例

    自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芒针温灸结合电针加TDP的方法,共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9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痹证的诊断依据[1]进行诊断.患者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则痛剧,局部畏寒怕冷,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紧者诊断为风寒湿阻型痹证.凡具备以上条件,且患者以膝部症状为主者诊为类风湿性膝关节炎.

    作者:龙海鹏;徐伟辉;罗雅萍;刘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夹板不同体位固定对Colles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对比小夹板中立位与旋后位固定对Colles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280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旋后位固定5周,对照组中立位固定5周;指导患者握拳及早期主动前臂旋转锻炼,随访12周,按Cooney腕关节评分系统观察患肢腕关节功能康复.结果:治疗组治疗5周及在随访12周伤肢腕关节功能康复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Colles骨折患者采用旋后位体位固定有利于患肢腕关节功能.

    作者:曹谦;曹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