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青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25、HE4、CA72-4和CA19-9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妇科确诊的卵巢癌患者70例作为癌症组、良性囊肿患者60例作为良性组及该院健康体检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三组血清CA125、HE4、CA72-4和CA19-9水平.探讨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能力.结果:癌症组CA125、HE4、CA72-4及CA19-9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良性组的CA125和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E4、CA72-4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明显高于CA125和CA19-9(P<0.05),与HE4及CA72-4无显著差异(P>0.05).癌症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各单项检测诊断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A125、HE4、CA72-4及CA19-9单项检测诊断卵巢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7.1%、72.9%、48.6%和32.9%,均显著低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88.6%(P<0.05).结论:血清CA125、HE4、CA72-4和CA19-9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晓凤;隋海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提高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51例进行观察(2017年1月~2018年1月),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2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基础护理,针对治疗组26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焦虑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3.85%)明显低于常规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4.00%),两组相比:P=0.037.结论:针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刘荣华;张琴英;陈兴梅;朱红芬;吴梅;方郦瑶;周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诊的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隔之间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次住院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开展心脏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再次住院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阿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银环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31例银环蛇咬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37例银环蛇咬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救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紧急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6.77%)高于对照组(81.08%,P<0.05).结论:在银环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中采取急救护理路径可提高急救效果,可缩短急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体会分析护理工作中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和总体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胎便转黄时间和黄疸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总体有效率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新生儿黄疸患儿肠道排出胆红素,缩短黄疸发生时间并增加总体有效率,具有临床和护理工作应用价值.
作者:柯香兰;林云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90例普外科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进行总结.结果:提取的9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比64.44%(58/90)、革兰阳性菌占比35.56%(32/90);药敏试验提示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多重耐药情形明显.结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为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类型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王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采取护患沟通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44例.实验组采取护患沟通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33例(75.00%),实验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1例(2.27%)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采取护患沟通的护理方法,能够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吴欣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及不同方法的动态观察解释.方法:本文对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对乙肝病毒结果解读分析,并对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归纳总结.结果:通过分析乙肝不同的检测方法会有不同结果,这需要我们了解方法学的原理及乙肝动态观察解释.结论:不论用那种检测方法都要保证检验质量,做出及时、准确、有效的检验结果,并对结果做出合理解释.
作者:何英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患者临床资料,就GnRH-α与米非司酮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均较为显著,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更小.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患者接受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年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对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进行介入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此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得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临床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舒适护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宫颈癌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两组宫颈癌患者护理后所得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与不良反应率明显较对照组宫颈癌患者更优(P<0.05).结论:介入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后,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华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深入研究给予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7年1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6例.期中观察组患者对其在术后实施营养支持及全面性的辅助治疗,并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其护理措施及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优质的护理服务后在手术的15天内,接受治疗的患者经过抽血化验发现胰腺分泌激素都已达到正常范围值内.并且都由胃肠内静脉输液逐渐过渡为肠外营养支持,均开始使用流质食物,治疗中无死亡例数.对照组术后给予的常规治疗病情则无显著变化.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于对照组的.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术后接受综合性的全面营养支持护理方法及饮食护理后,可有效减少患者病痛,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于240例病患实施调查分析.结果:对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血压正常患者显著的低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P<0.05;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较低,较高的指标包括尿酸、肌酐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到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的独立性因素为地区、糖尿病病程、血压水平.结论:影响到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因素较多,应该加强分析.
作者:姚建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本院诊治的76例消化不良型腹泻患儿,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成常规组、干预组,前者给予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的前提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总疗效大于常规组,P<0.05,统计学意义形成;两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剂与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能获得确切的效果,可使患儿临床症状得到快速改善,值得推荐.
作者:项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后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前路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和V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之前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之后的VAS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玉辉;肖杰;邹伟;周昌俊;张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小组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4月未成立中医护理小组的100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而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成立中医护理小组的100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12.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情况、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支持等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中医护理小组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满意度,临床意义较为深远,可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曹彩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采用颅内血肿抽引流术对脑出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再行手术室护理,探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脑出血80例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所有脑出血患者均进行颅内血肿抽引流术治疗,之后行不同的护理措施:手术室护理、常规护理,对应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组间的护理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5.00%)、术后生活质量评分(86.32±5.03分)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数据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0.00%、术后生活质量评分:70.12±5.03分),P<0.05,差异显著.结论:脑出血患者进行颅内血肿抽引流术治疗的同时配以手术室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丁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传染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共收集传染科疾病患者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本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本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护理后本组患者SAS以及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传染性疾病患者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可在临床中针对该种护理模式进行推广.
作者:孙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联系.方法:选取接受神经外科治疗的124例患者及130例正常无AITD疾病的人群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AITD患者与正常人群25(OH)D3的差异及维生素D对AITD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1)患病GD组和患病HT组患者25(OH)D3均显著低于正常组.(2)治疗后GD1组25(OH)D3显著低于GD2组,TRAb显著高于GD2组,HT1组25(OH)D3显著低于HT2组,HT1组TGAb显著高于HT2组,HT1组TPOAb显著高于HT2组.结果都非常显著.结论:AITD初发患者伴低维生素D水平,补充活性维生素D可降低其自身抗体水平.
作者:郑琼;高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将7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给予患者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蔡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人文关怀与现代护理模式应用于自体韧带重建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择期自体韧带重建手术患者共216例,随机均分为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功能锻炼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功能锻炼效果好,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人文关怀与现代护理模式应用于自体韧带重建患者,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叶圆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