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甲硫咪唑与左甲状腺素联合治疗儿童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

李咏梅;牛敬宪;申利靖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儿童, 左甲状腺素, 甲硫咪唑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甲硫咪唑与甲状腺素联合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两组讨论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80例,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甲硫咪唑治疗,研究组接受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8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2.5%(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可考虑联合甲硫咪唑和甲状腺素药物,疗效突出,安全性高,应用价值大.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各39例.心理组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氧分压(PaO2)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组的PaCO2以及PaO2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作者:刘巧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咀嚼能力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咀嚼能力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抽取收治的104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空白组.空白组不做处理,分别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常规口腔修复治疗、二氧化锆修复体口腔修复治疗,对咀嚼能力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均疗效显著;观察组优良率、修复后咀嚼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氧化锆修复体用于口腔修复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咀嚼能力的改善.

    作者:张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于艾滋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94例艾滋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47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为心理组.将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依从性统计良好、较好、较差、极差分别为心理组35例、21例、1例、0例;对照组则为12例、23例、8例、4例,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心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可明显改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效果理想.

    作者:邓燕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针灸在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对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84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和非穴位真针刺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好,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头痛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度,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春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对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

    目的:就临床微生物检验对指导临床细菌耐药性监测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送检的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分析耐药菌检出情况.结果:分别检出了大肠埃希菌236株,铜绿假单胞菌125株,肺炎克雷伯杆菌2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9株以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0株,(其间还检出了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肠球菌等)检出率分别为:20.5%、8.3%、18.6%、9.5%、5.2%.经过对各类检出菌株对临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分析,发现各菌株对β内酰胺酶类的耐药性比较高,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对控制临床细菌耐药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巴明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抗生素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抗生素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按照其是否使用抗生素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症状指数.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指数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周泗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给予氯吡格雷、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使用 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早期给予氯吡格雷、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使用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选取我院中脑梗死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早期的氯吡格雷、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在治疗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两组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实验组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对脑梗死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丁苯酞联合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前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4例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关于医院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医院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前后医院对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的对比,从艾滋病的知晓率以及对艾滋病病人或者感染者的态度两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大学生以及高中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要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程度低,且医院经过健康教育之后大学生、高中生以及初中生对感染艾滋病的妇女给幼儿哺乳、共用主注射器、男性同性恋、注射免疫蛋白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大幅度提升.结论:医院对于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医院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可以在大大的提高青少年对于艾滋病的正确认识,有效的避免艾滋病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采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中选取120例,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采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延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门诊注射室护理中护患沟通方法探究

    目的:探讨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采取护患沟通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44例.实验组采取护患沟通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33例(75.00%),实验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1例(2.27%)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采取护患沟通的护理方法,能够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吴欣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60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一致的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30例进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痊愈20例,有效9例,对照组痊愈11例,有效1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胫骨骨折的治疗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有疗效高、创伤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敖亮;李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拉贝洛尔治疗的效果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至两组,研究治疗组患者采用拉贝洛尔进行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尿蛋白改善情况和分娩结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水平和尿蛋白含量大致相同,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尿蛋白含量虽然均有改善,但研究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研究治疗组患者的分娩结局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论:将拉贝洛尔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明显,大幅度改善了患者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代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00例湿疹患者综合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了解湿疹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对200例湿疹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效治疗+护理干预后,188例治愈,12例显效好转.结论:为湿疹患者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辅以皮肤护理、饮食干预等均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耿丽;黄小林;汪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强化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模拟医学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伴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与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妇产科教学已经落后现代教育教学要求,随之而来的是模拟医学教育,有助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提高,有着较大应用价值.就此,本文着重对模拟医学教学在妇产科教学的应用价值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张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系统教案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期间系统教案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6年42例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明确护理教学方式后,对照组(21名):应用传统教学法完成护理教学;观察组(21名):应用系统教案法完成护理教学;终就两组实习生针对教学方案表现出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实习生教学方案满意度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教师针对实习生选择系统教案法完成临床护理教学,对于教学方案满意度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共收集74例手足口病患儿参与,其均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炎琥宁治疗,观察组在炎琥宁用药基础上行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体征及症状改善情况,患儿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部疱疹等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经统计学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炎琥宁单独用药,有利于患儿康复,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曹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miRNA检测技术进展及其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miRNA是近所发现的一类真核细胞的非编码的小RNA,到目前来说已经能够验证在生物中存在有数百种miRNA,但miRNA作用的机制和功能还在具体的研究和讨论当中.本研究简单的针对于此分析miRNA检测技术的进展,并且分析miRNA在医学检验当中应用的相关情况,希望所得结果可以为相关检验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黄金娟;闫俊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在诊断子宫颈鳞癌 复发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析在子宫颈鳞癌复发诊断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颈鳞癌患者,所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同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所选患者进行检测,对其手术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进行分别和对比.结果:手术后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在子宫颈鳞癌复发诊断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可以为疾病复发判断提供支持.

    作者:刘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