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例湿疹患者综合护理要点分析

耿丽;黄小林;汪海燕

关键词:皮肤科, 湿疹, 心理情绪, 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湿疹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对200例湿疹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效治疗+护理干预后,188例治愈,12例显效好转.结论:为湿疹患者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辅以皮肤护理、饮食干预等均利于患者预后.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磁共振增强联合DWI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肝脏肿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增强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60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影像学检查,对照法为单纯磁共振增强检查,观察法为磁共振增强检查联合DWI技术,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予以统计比较.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60例肝脏肿瘤患者中病灶共80个,对照法诊断符合率为93.75%(75/80),低于观察法的81.25%(6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增强联合DWI技术的临床价值更高,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纪寒翔;孙立红;齐力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护理小组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小组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4月未成立中医护理小组的100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而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成立中医护理小组的100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12.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情况、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支持等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中医护理小组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满意度,临床意义较为深远,可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曹彩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肿瘤患者化疗PICC血管通路的建立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老年肿瘤患者化疗PICC血管通路的建立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接诊的老年肿瘤患者8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PICC置管处理,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综合分析本组的护理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者例数.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置管后并发症,占总比例的13.75%,当中有5例为局部过敏反应、1例为导管堵塞、1例为导管移位、1例为机械性静脉炎、3例为穿刺点感染.结论:通过对PICC血管通路的建立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全面落实无菌操作原则,可显著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此外,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处理,能够帮助其减轻痛苦,确保血管通路建立治疗能够顺利开展.

    作者:周晓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问题及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于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对常规护理措施(常规组,46例)及风险护理措施(实验组46例)在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故发生率与投诉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为(2.5%),未发生投诉事件.常规组组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是(10%),投诉率是(7.5%),其二者之间进行存在,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的存在.结论:在开展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采用风险护理的相关措施,能够实现对于手术室风险的有效预防,使得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与投诉率得到有效降低,所以要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4月本院接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118例,以电脑随机双盲法为分组依据,将118例病患等分成两组:A组、B组各有59例.A组予以社区护理干预,B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压控制的效果,比较遵医率等指标.结果:A组干预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按时服药、饮食控制等方面上的遵医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对老年高血压病患施以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血压控制的效果.

    作者:万景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的60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0例,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得到缓解,但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3.67±0.25)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2±0.69)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290(96.66%)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205(68.33%)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热依拉·吾修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对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和开胸肺叶切除治疗临床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安全性、彻底性以及术后生存情况比较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于临床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临床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安全性跟术后生存情况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淋巴结清扫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临床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淋巴结清扫效果理想,提升患者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跟推广.

    作者:张峰亮;刘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miRNA检测技术进展及其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miRNA是近所发现的一类真核细胞的非编码的小RNA,到目前来说已经能够验证在生物中存在有数百种miRNA,但miRNA作用的机制和功能还在具体的研究和讨论当中.本研究简单的针对于此分析miRNA检测技术的进展,并且分析miRNA在医学检验当中应用的相关情况,希望所得结果可以为相关检验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黄金娟;闫俊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药物流产后加服生化汤缩短阴道出血时间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流产后加服生化汤的阴道出血情况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治疗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均注射宫素治疗后,观察组予生化汤口服治疗14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及流产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均流产成功,对照组患者有1例患者流产失败,观察组的流产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阴道出血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小腹疼痛、神疲懒言和面色?白等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加服生化汤治疗后提高了患者成功流产率和阴道出血总有效率,降低了患者阴道出血量,缩短了阴道出血时间,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作者:刘梅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产程护理干预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产程护理干预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头位难产产妇,运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此100例产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运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则运用产程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难产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以及疼痛与麻醉时间.结果:两组难产产妇运用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产妇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产妇更优(P<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运用产程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妇的产生时间,缩短疼痛与麻醉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两种治疗方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价值,为妇产科手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72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6例患者接受传统治疗,观察组加行红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实验对象伤口愈合时间、愈合效果.结果:组间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伤口愈合效果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照射治疗缩短了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时间、提高愈合效果,具有妇产科实施价值.

    作者:陈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采取手工清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分析中选择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应用的100件管腔器械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毛刷、多酶浸泡以及超声清洗的联合清洗,实验组患者予以多酶浸泡、蒸汽清洗以及超声清洗的联合清洗,分析对比两组管腔器械经手工清洗的清洗合格率.结果:实验组管腔器械清洗合格率96.00%对比参照组患者的清洗合格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酶浸泡、蒸汽清洗以及超声清洗的联合清洗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中具有显著作用,可提升清洗合格率.

    作者:孙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

    目的:探析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择取我院小儿内科收治70例急性腹痛患儿,对其临床诊断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应方法进行处理,对疾病原因进行总结.结果:70例患儿均得到有效诊断与治疗,无漏诊、误诊现象.结论:小儿内科急性腹痛发生原因相对复杂,需要对患儿疼痛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再与临床诊断结果相结合,确诊后行对应治疗.

    作者:罗洪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普通针刺联合灸法与闪罐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普通针刺联合灸法与闪罐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面瘫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普通针刺联合灸法与闪罐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30)和普通针刺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中痊愈17例,显效7例,好转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单独治疗组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25/30).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普通针刺联合灸法与闪罐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较普通针刺单独治疗显著.

    作者:梅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对开颅手术患者术前应激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开颅手术患者术前应激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10例开颅手术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纳入55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性护理为基础行预见性护理,总结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颅手术手术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何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参照组40例患者采取基础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40例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掌握高血压防护知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上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在高血压防护知识了解、治疗依从性和生活管理上,研究组评分也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老年高血压病患中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性,提高治疗依从性,达到长期效果的稳定.

    作者:杨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黄疸光疗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黄疸光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分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30例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光疗结局与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光疗后,实验组患儿哭闹时间、光疗中断情况以及抓伤发生情况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7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黄疸光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光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伟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及依从性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受术后化疗的宫颈癌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50例(护理干预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结果:化疗前后,观察组患者QLQ-C30量表各项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化疗后的QLQ-C30量表各项评分明显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化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尉晶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作用进行的探究,并对其在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我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50例及同期使用其他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50例患者作为探究主体,按照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50例喹诺酮类患者为实验组,50例其他抗菌药物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能够起到较好的抗菌作用,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因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并合理使用.

    作者:刘志坚;石坚如;陈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综合化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03月收治的13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研究护理方法期间,对照组(67例):选择一般基础护理方法展开;观察组(67例):选择一般基础护理+综合化护理方法展开;终就两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满意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病情控制时间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满意程度(77.61%)以及并发症发生率(13.43%)对比,观察组(98.51%)、(1.49%)获得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住院时间以及病情控制时间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选择综合化护理方法加以干预,于满意程度提高、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时间以及病情控制时间减少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好转.

    作者:陈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