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程护理干预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李智

关键词:产程护理干预, 头位难产, 分娩结局, 疼痛
摘要:目的:研究产程护理干预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头位难产产妇,运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此100例产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运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则运用产程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难产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以及疼痛与麻醉时间.结果:两组难产产妇运用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产妇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产妇更优(P<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运用产程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妇的产生时间,缩短疼痛与麻醉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治疗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一次性根管治疗法与多次根管治疗法对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科门诊医治牙髓病患者100名,随机分为一次性根管疗法组(观察组),多次根管疗法组(比照组),每组各有50位患者.根管治疗完成后观察一年,两组的临床医治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医治结果的总成功率显著大于比照组(第6个月随访92.00%vs 76.00%,第12个月随访88.00%vs 72.00%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根管疗法医治牙髓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缩短医治时间、成功率高,临床医治结果值得确定.

    作者:冯劲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 贫血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为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为25例,两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后均进行静脉推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比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计数.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相较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贫血治疗效果较差,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辜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特点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特点.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3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进行相关检查并对首发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肝脏疾病首发症状肝脏疾病占42.15%,肝区不适占18.42%,较比腹胀13.16%、黄疸10.53%,上消化道出血7.89%,肝脾肿大7.89%症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症肝损伤发生自身免疫性的肝炎,以及原发性肝硬化的患者较多,临床应充分认知,给予积极的治疗.

    作者:韩月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解读乙型肝炎病毒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及不同方法的动态观察解释.方法:本文对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对乙肝病毒结果解读分析,并对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归纳总结.结果:通过分析乙肝不同的检测方法会有不同结果,这需要我们了解方法学的原理及乙肝动态观察解释.结论:不论用那种检测方法都要保证检验质量,做出及时、准确、有效的检验结果,并对结果做出合理解释.

    作者:何英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银环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银环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31例银环蛇咬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37例银环蛇咬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救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紧急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6.77%)高于对照组(81.08%,P<0.05).结论:在银环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中采取急救护理路径可提高急救效果,可缩短急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参照组40例患者采取基础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40例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掌握高血压防护知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上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在高血压防护知识了解、治疗依从性和生活管理上,研究组评分也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老年高血压病患中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性,提高治疗依从性,达到长期效果的稳定.

    作者:杨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两种治疗方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价值,为妇产科手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72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6例患者接受传统治疗,观察组加行红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实验对象伤口愈合时间、愈合效果.结果:组间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伤口愈合效果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照射治疗缩短了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时间、提高愈合效果,具有妇产科实施价值.

    作者:陈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颜面部再发性皮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比较两组颜面部再发性皮炎临床疗效;鳞屑、瘙痒、红斑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EOS和IgE、角质层水分.结果:观察组颜面部再发性皮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鳞屑、瘙痒、红斑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EOS和IgE、角质层水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OS和IgE、角质层水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角质层水分,改善血清学指标.

    作者:舒大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引入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多样性护理方式干预,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多样性护理方式干预的空腹血糖为(6.53±1.24)mmol/L,餐后2 h血糖为(9.12±1.36)mmol/L,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53±0.36)次/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引入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龙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安全防护措施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安全防护措施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检验科工作的人员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对他们进行安全防护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检验科的安全防护情况.结果:检验科在应用安全防护之后的人员感染率低于应用前,两者具有显著统计性差异(P<0.05).结论:在检验科应用安全防护可以有效降低人员感染率,适于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OOK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观察

    目的:研究COOK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8例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分别为39例.对照组产妇采用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观察组产妇采用COOK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和产褥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7.69%和2.56%,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不产生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产褥感染率对于对照组产妇的产褥感染率,两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5.12%和12.82%,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不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足月延期妊娠产妇采用COOK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引产安全有效,能够改善产妇和婴儿的结局,能够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阿力腾才次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门诊注射室护理中护患沟通方法探究

    目的:探讨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采取护患沟通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44例.实验组采取护患沟通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33例(75.00%),实验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1例(2.27%)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采取护患沟通的护理方法,能够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吴欣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传染科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传染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共收集传染科疾病患者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本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本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护理后本组患者SAS以及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传染性疾病患者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可在临床中针对该种护理模式进行推广.

    作者:孙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黄秀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剖宫产10例,早产3例,新生儿窘迫2例,妊娠期高血压6例,产后出血或感染3例,空腹血糖值为(4.16±1.57)mmol/L,进餐后2h的血糖值为(6.46±1.35)mmol/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良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陈新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JCI标准下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JCI标准下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强化专职人员及感染管理组织的建设,以科学监测为依据、感染管理为手段,不断运用先进的工作思路及方法,创建前瞻性及主动性监测模式,进一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作者:吴红英;杨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经验总结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儿科收治88例肺炎患儿为对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各44例,甲组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乙组在阿奇霉素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且乙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甲组短,两组指标对比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与阿奇霉素联用于治疗小儿肺炎,可促使患儿症状尽快消失,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磁共振增强联合DWI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肝脏肿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增强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60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影像学检查,对照法为单纯磁共振增强检查,观察法为磁共振增强检查联合DWI技术,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予以统计比较.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60例肝脏肿瘤患者中病灶共80个,对照法诊断符合率为93.75%(75/80),低于观察法的81.25%(6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增强联合DWI技术的临床价值更高,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纪寒翔;孙立红;齐力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和治疗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方案.方法: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因四肢骨折在我中心进行伤残程度鉴定的患者共320例,筛选出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患者,由我中心对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造成患者骨不连的相关因素.结果:320例患者中一共有45例患者出现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情况.其中患者个体因素所致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有22例,占48.89%;由于医源性因素导致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有3例,占6.67%;因依从性差所致的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有20例,占44.44%.结论:多数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是因为依从性差,以及自身相关的因素所导致,临床医师应针对这两种因素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情况.

    作者:蔡观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普通针刺联合灸法与闪罐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普通针刺联合灸法与闪罐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面瘫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普通针刺联合灸法与闪罐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30)和普通针刺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中痊愈17例,显效7例,好转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单独治疗组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25/30).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普通针刺联合灸法与闪罐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较普通针刺单独治疗显著.

    作者:梅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