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红
目的:本文主要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作用进行的探究,并对其在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我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50例及同期使用其他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50例患者作为探究主体,按照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50例喹诺酮类患者为实验组,50例其他抗菌药物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能够起到较好的抗菌作用,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因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并合理使用.
作者:刘志坚;石坚如;陈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颜面部再发性皮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比较两组颜面部再发性皮炎临床疗效;鳞屑、瘙痒、红斑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EOS和IgE、角质层水分.结果:观察组颜面部再发性皮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鳞屑、瘙痒、红斑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EOS和IgE、角质层水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OS和IgE、角质层水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角质层水分,改善血清学指标.
作者:舒大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采用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药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月经量及月经持续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在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理想,安全可行,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翠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护理对子宫全切除术女性自尊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子宫全切除术患者80例,分为例数均为4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社会支持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女性自尊水平、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且自尊水平、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行社会支持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女性自尊水平、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赵玲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黄疸光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分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30例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光疗结局与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光疗后,实验组患儿哭闹时间、光疗中断情况以及抓伤发生情况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7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黄疸光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光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伟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产程护理干预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头位难产产妇,运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此100例产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运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则运用产程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难产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以及疼痛与麻醉时间.结果:两组难产产妇运用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产妇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产妇更优(P<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运用产程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妇的产生时间,缩短疼痛与麻醉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伴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与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妇产科教学已经落后现代教育教学要求,随之而来的是模拟医学教育,有助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提高,有着较大应用价值.就此,本文着重对模拟医学教学在妇产科教学的应用价值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张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依照乱数表法择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80例手术患者进行对照实验,予以40例对照组常规管理,另40例实验组采取前馈控制管理.对比二者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和临床满意度等各参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P<0.05).结论: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更满意.
作者:罗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30例,2016年1月~2018年1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65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纳全面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面护理可有效改善胆结石患者病情,加快机体恢复,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陈秋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就诊的64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并且实验组患儿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帮助患儿恢复一定的肢体运动能力,并且能够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更加值得被推广.
作者:万娜;胡天兰;袁曼;陈靖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第一时间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抢救成功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和实践.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化学发光法(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116例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行ELISA、CLIA检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b、HBsAg、HBeAg、HBcAb、HBe-Ab),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结果:CLIA测定HBsAg、HBcAb阳性率64.65%、67.24%较ELISA法高(P<0.01),其他三项无显著差异性(P>0.01);CLIA法检测HBsAg、HBcAb指标灵敏性较ELISA法显著高(P<0.01).结论:CLIA法测定HBsAg、HBcAb项目灵敏性更高,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依据,促疾病治疗.
作者:周运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诊断中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随机选取同期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人员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横径为(46.9±4.6)mm,左房横径为(31.7±5.1)mm,E峰为(71.3±14.5)cm/s,A峰为(81.5±18.6)cm/s,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人员的部分左房、左室功能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人文关怀与现代护理模式应用于自体韧带重建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择期自体韧带重建手术患者共216例,随机均分为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功能锻炼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功能锻炼效果好,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人文关怀与现代护理模式应用于自体韧带重建患者,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叶圆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以及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0例医院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其出现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1000例患者中有98例出现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引起这一问题的相关因素包括样本采集准备工作不足、样本采集过程中出现错误操作、采集之后没有妥善保管;此外还有部分患者是由于试剂以及设备等方面引起的分析前误差.结论:医学检验分析前有许多因素可引起误差,这对检验结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检验之前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分析前误差的出现,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梁胜;谢慧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调查研究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对耳鼻喉头颈外科患者治疗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80例耳鼻喉头颈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和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一年的相关并发症发病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对耳鼻喉头颈外科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小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法,观察干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分设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高血压患者48例,对对照组患者仅实施护理措施,不进行健康教育,对研究组患者既实施护理措施,又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在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干预下,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改善与控制,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进一步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更加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在实际的临床工作当中值得加强推广、应用.
作者:陆明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提高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抽取收治的89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出院前1 d,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可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杨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并实施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月临床医学进行免疫检测的患者500例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临床医学进行免疫检测的患者58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检验期间为常规质量控制期间,研究组为开展加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阶段,两组检查结果比较其各指标的变异指数.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样本各指标变异指数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的加强,大大提高检验的准确度,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更好的掌握,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古玉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胃肠道息肉患者在内窥镜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8例胃肠道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两组患者进行内窥镜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的护理干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肠道息肉患者在内窥镜治疗后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赵佳梅;王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