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刘怡
对近年来乳腺增生病的中医外治法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药物敷贴、针灸、推拿、物理疗法等.分析了各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发现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不仅可行,而且有良好的疗效和明显的优势,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朱琦;卞卫和;李永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外洗方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2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6例,治疗组采用自制中药外洗方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7%,对照组总有效率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中药外洗方与甲硝唑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丁亮莲;尤昭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30例,对照组9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观察两组中医症候改善、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2%,对照组为4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无破溃者安全有效.
作者:王小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中医名医诊区不同患者的心理认识,认为采取有效的心理沟通,帮助患者提高对中医诊治的认识来消除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从而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温丽;陈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下肢深部组织难以忍受、难以形容的非痛性不适感,休息时加重、运动后减轻,以夜间为甚的感觉-运动性疾病.是由Willis在1685年首次提出,1945年由Ekbom详细报道,为临床上常见病之一.笔者以活血通络、调和营卫的方法,应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国栋;冷贵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从体外细胞分子水平、在体动物肿瘤模型及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等3个层次综述了黄芪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研究显示该药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其他化学合成药联合使用时可降低其他化疗药的毒副作用,同时增强其抗肿瘤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黄芪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田庆锷;李焕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备受历代医家所重视.脾胃和合理论奠基于<内经>,立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本文以<内经>有关论点为依据,参考后世医家论说,对脾胃和合的重要性进行尝试性阐述.
作者:杨涛;冯兴志;李浩;王雷;孟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拟肾瘀通腑汤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血肌酐(Scr)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III、IV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肾瘀通腑汤,1剂/d;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50 mg/d,包醛氧淀胶囊8粒/次,3次/d.两组均30 d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值.结果:治疗后UAER、Scr、BUN、UA组内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肾瘀通腑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可降低UAER、Scr、BUN、UA,延缓病程进展.
作者:欧春莲;洪秀琴;陈汉娜;李丽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选用氨水刺激法、足跖肿胀法及疫苗致热法研究评价肺炎冲剂的临床药效.方法:选用小鼠、大鼠及兔等动物模型,用氨水刺激法、足跖肿胀法及疫苗致热法分别选模后,与利君沙对比,研究肺炎冲剂的作用.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肺炎冲剂可显著延长小鼠咳嗽发作潜伏期及减少咳嗽发作次数,减轻大鼠足跖炎症肿胀度和降低致热兔体温(P<0.05),且肺炎冲剂大剂量组较利君沙组更能延长咳嗽发作潜伏期、减轻炎症肿胀及退热作用(P<0.05).结论:肺炎冲剂具有宣肺平喘、化痰止咳、解热抗炎的作用.
作者:李新莉;赵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6例,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健脾理气方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疗程4周.疗程结束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学指标(症状积分)、总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安全性较好.结论:健脾理气方可以有效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者:胡学军;黄穗平;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自2008-2010年,笔者采用刺五加注射液联合超声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紧张性头痛,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神经病学>中相关诊断标准[1],排除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癫痫、脑外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头面部神经痛、眼科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作者:李兴兰;蔡少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方式的逐渐西化,人口老年化进程加速,糖尿病的发病率亦逐年提高.1980年我国30万全龄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 而2007-2008年全国11省市4.2万人的调查发现,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9亿,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2].
作者:沈桂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芪贞颗粒剂治疗重型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重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中药组(A组)、单纯西药组(B组)、中西药组(C组),分别接受相应治疗,3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的含量.结果:(1)3组经药物治疗后,其中C组与A组、B组脱发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皮质醇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疗法治疗肝肾不足型重型斑秃均有效,其中芪贞颗粒剂联合泼尼松治疗肝肾不足型重型斑秃临床疗效显著,芪贞颗粒剂能降低肝肾不足型重型斑秃患者血清皮质醇的含量.
作者:席建元;贺菊乔;李小鹏;袁轶峰;谢明峰;祁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活血方治疗肝肾亏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1例,给予补肾填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钙尔奇、罗盖全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填精活血方治疗肝肾亏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辉军;段祖珍;廖康汉;谭宁;黄胜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治疗,对照组35例单用美西律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在综合疗效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7.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西律组,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利平;蒋少华;熊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平台,<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模式.方法:以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依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果和高等院校内部现有的校园网络,建立起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平台.结果:采用<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平台的班级作业习题、笔试考核效果好,学生对该网络教学平台具有明显的赞同倾向.结论:该教学平台可以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齐宝芳;齐宝玲;王朝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外伤性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笔者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电针配合灸法治疗外伤性面瘫7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灵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石榴皮多酚得率.方法: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及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电磁搅拌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和乙醇水溶液单相体系浸取等方法得到的石榴皮醇层提取液、水层提取液中石榴皮多酚的浓度,计算出多酚得率.结果: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和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浸取的石榴皮醇层液浓度及多酚得率、多酚总得率较高.结论: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石榴皮多酚得率较高.
作者:周安存;汤金梁;冯务群;李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从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其他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治疗本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并减少复发,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也作了探讨.
作者:朱莎莎;金小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创建特色优质护理病房的效果与经验.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和省卫生厅<湖南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创建优质护理病房活动,将活动开展前后的基础护理工作、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使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使用量大幅度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基础护理与健康教育也得到了加强.结论: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创建特色优质护理病房切实可行,可帮助医院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中医特色.
作者:郑朝晖;张娟;陈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