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丽娜;李湘琴;张颖
目的:研究急诊胃镜下洗胃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进行洗胃治疗的12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于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胃镜下洗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而言,于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胃镜下洗胃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苏利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急诊血标本及血交叉标本采集送检漏扫码率.方法:收集急诊血标本及血交叉标本采集送检扫描条形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及效果.结果:制定了急诊血及血交叉标本采集送检的规范化流程,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急诊血标本采集漏扫码率较原来下降23.1%,送检下降36.5%,血交叉标本采集漏扫码率较原来下降11.8%,送检下降21%.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降低急诊血标本及血交叉标本采集与送检漏扫码率.
作者:吴沈雅;戴韻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对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角色适应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对就诊的80例患者分别给予差异化的护理服务,并对其恢复情况和角色适应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优质护理研究组的一期创口愈合角色适应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优质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并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角色适应,对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克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利普刀手术治疗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探讨,观察综合护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6例采用利普刀手术治疗的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护理研究组与护理对照组,两组人数均等各38例.对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在不同护理措施的干预下,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和护理对照组相比,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利普刀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加强推广与实践.
作者:李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措施.方法:选取阴道分娩产妇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对产妇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对产妇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第三产程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与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后,产妇第三产程、术后2 h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其自身出血量,为产妇生命安全提供可靠性保障,提升其自身生存质量的同时,改善护患关系,使得护理满意度得以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门诊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调查,找出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程度.方法:采用自制问卷随机对门诊100名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并对有关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对用药原因的知晓率较高,但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低.结论:门诊护士应关注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加强健康教育,从而提高门诊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万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TSH垂体腺瘤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异常增殖,常见于30~60岁,发生率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别,临床罕见.近运用超敏TSH技术和诊断医师不断提高,TSH瘤报道病例逐年增加.表现为甲亢同时又TSH增高伴垂体瘤,蝶鞍增大、视野缺损.由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临床极易误认为是甲亢,按治疗甲亢方法治疗而使病情加重和延误,及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丽娟;杨青;岳江红;杨雷;张怡;曾志;师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直视下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的效果.方法:选择计划生育中心84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夫妻双方身体健康,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患者,行开腹直视下输卵管吻合术.结果:随访84例患者,80例患者复通,复通率为95.23%,其中宫内妊娠患者69例(82.14%),出现宫外孕患者7例(8.33%).结论:直视下行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术具有价格低、高成功率的特点,适合医疗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黎会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护理疗法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50)以及对照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放松训练护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GI-SI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实施放松训练护理疗法可进一步改善其焦虑症状.
作者:张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服务),每组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基础护理合格率.结果: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以及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中具有显著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邓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慢性病是不构成传染,并具有长期积累形态损害疾病的总称,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有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由慢性病引起死亡的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因此对于慢性病防治必须要加以重视.而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组织,在慢性病管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但现下的社区慢性病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中笔者提出以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工作思路.
作者:邵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行气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收治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患者共60例,以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西药单用和与行气化瘀中药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24 h DSD和24 h SSD.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 DSD和24 h SS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行气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保证血压稳定.
作者:夏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痛风结石为黄白色隆起,其大小不一,初生时质软,后来随着纤维增多,逐渐坚硬如石.随着尺寸增大,痛风结石的危害日益增加,可导致关节僵硬、畸形、破溃等,结石处皮肤菲薄、发亮.任何部位的痛风结节都可能自行破溃,经皮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且瘘管难以愈合[1].本文针对一例痛风结石引起皮肤破溃的处理,探讨如何治疗痛风及护理痛风结石病人.
作者:蹇婷婷;郑惠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在制药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生物制药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药物的药效,还能够提高药物生产工艺水平.本文对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阐述其发展趋势.
作者:徐厚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改善术后胃肠功能,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研究对象术后采取一般常规护理,6h后开始协助床上翻身一次/2 h,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观察组给以一般常规护理,同时应用三组穴位按摩方案来促进患者改善术后胃肠功能,比较肠鸣音出现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肠鸣音出现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穴位按摩改善术后胃肠功能,对妇科患者腹部手术后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雷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儿童结节性硬化的头颅CT诊断价值,总结诊断经验.方法:2011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共对50例儿童结节性硬化症进行头颅CT检查,回顾性分析.将35例有脑损害症状的对象纳入观察组,15例无明显的脑损害症状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T检查情况.对比整体CT、MRI检查的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CT阳性率、结节影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质/髓质异常率、陈旧性脑血管病病灶、脑白质发育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进行MRI检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对象都发现异常的征象,阳性率100.0%%(25/25)高于单独CT检查46.0%(2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主要表现为低信号结节影、脑功能异常.结论:儿童结节性硬化的头颅CT诊断可以发现结节病灶,辅助诊断,分析脑损伤症状的病因;但CT并不能明确所有的病灶,对脑功能改变的诊断效果差,无法有效的评估疾病对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本文总结19例新生儿食管闭锁修补术后吻合口漏的护理.重点是仔细观察疾病过程,保持胸腔引流通畅,根据疼痛评分,给予适当的疼痛干预及管理,足够的营养支持,预防和治疗感染.加强疼痛的干预及管理,可降低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海虹;楼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着生物药物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不同品种的药物.因此对药物的质量必须进行保障,而对药物进行质量控制是重要直接的方法.然而,单单使用原有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已经不能有效的对新药物的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对分析方法进行改进,以达到不断进步的生物药物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韩秀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高危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收治的妊高症高危患者86例,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3,予以安慰剂)和治疗组(n=43,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比较两组妊高症发生率、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妊高症发生率比较上,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PT、TT、APTT、Fib、D-D等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高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降低妊高症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尹天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措施干预模式对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模式,实验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干预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VAP发生率为1.67‰;对照组VAP发生率为18.33‰.对照组VAP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593,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措施模式,预防性护理措施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即预防性护理措施干预模式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刘素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