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凤平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我院收治的7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5.64±1.86)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贫血率为14.29%,反复出血率为5.71%,显著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止血时间,降低患者贫血率及反复出血率,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1例降主动脉破裂休克患者急诊行胸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抢救护理体会

    血管外科学会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心血管外科学会将动脉瘤定义为:动脉的永久性、局限大直径小于5.5 cm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年发生率为1%,直径为5.5~5.9 cm的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年发率为9.4%,直径为6~6.9 cm的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年发生率为10.2%,直径大于7 cm的动脉瘤6个月内破裂发生率为32.5%,大于7 cm时需要紧急手术修复.降主动脉破裂的后果是及其可怕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可达71%~77%,包括院内和院外死亡;相较而言,行开放手术后的死亡率为2%~6%[1].2017年5月本科室收治了一例降主动脉破裂,发生休克,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进行气管插管抢救,由120送入院.入院后,进行积极抢救,完善术前准备,当日在局麻下行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经过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卢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麻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开始降温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短(P<0.05).结论:将麻黄汤加减治疗应用于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时,能显著缩短开始降温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疗效确切,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中存在的不合格因素以及完善策略.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3750例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分析血液标本在临床检验中的不合格的因素,与此同时提出相应的几点应对措施.结果:3750例血液检测标本中有195例的血液标本检验不符合相关标准,其中因为样本量过少造成的有68例,抗凝不全造成的有52例,凝血造成的有23例,溶血导致的有21例,容器使用不当导致的有15例,送检不够及时导致的有15例,输液同侧采集导致的有1例.结论:造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为受检者准备不足、容器使用不正确、没有及时送检、凝血、溶血、抗凝不全以及样本少等诸多因素;在经过总结分析这些因素后,逐步完善相关规定,增强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平及素养,避免出现血液采集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发生.

    作者:张娜;曹先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贯穿于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全过程,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传授相关知识,有助于患者建立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公众健康的责任感,排除不良因素,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无论对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有重要的意义[1].2017年通过对1204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气胸、肺癌、乳腺癌及肋骨骨折等疾病治疗、护理及康复的认识,增强了遵医行为,降低了并发症及伤残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将健康教育贯穿于胸外科临床护理整个过程,可提高患者掌握康复锻炼的技能、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从而使疾病得到尽快康复.

    作者:高慧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参照组32例一般护理和研究组32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观察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相对比参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且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护理中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古丽孜热·艾再尔;麦尔哈巴·艾尔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方法及预后评价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56例2017年9月~2018年9月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采取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内科药物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之后的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因子和血气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疗效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之后的ApacheⅡ评分更好,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和血气评价指标接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和血气评价指标改善的程度更大,P<0.05.结论:内科药物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好,可更好改善炎症因子和血气评价指标.

    作者:张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泼尼松不同减量方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使用波尼松不同减量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周知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2009年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移行减量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6~12个月复发情况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时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尼松移行减量治疗方式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敬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状态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状态及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F-36、SAS、SDS评量表对其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进行调查,而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经护理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SDS、S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护理前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堪忧,应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其生活水平,并稳定患者情绪状态.

    作者:杨晓先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孕妇学校对孕期妇女剖宫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孕期的孕妇学校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2468例经过系统参加孕期孕妇学校后分娩或常规产检的临床路径下分娩产妇的剖宫产率、难产率、阴道分娩率、产程的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率及孕妇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孕期孕妇学校,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率平均明显降低(P<0.01),经过系统参加孕期健康宣教,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时间比经常规临床路径产检后的初产妇短(P<0.05).结论:经过系统的孕妇学校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升.

    作者:张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子宫大出血中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的相关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大出血患者在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中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选择我院生产的82例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止血护理模式)和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的治疗和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产时两组的出血情况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产后2 h和产后24 h,观察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0.12±9.56)min低于对照组(65.26±13.69)min,(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82.9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产褥病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21.95%(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宫缩乏力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止血护理模式,并且可以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唐亚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住院患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种种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使用头脑风暴法,对儿童静脉输液中药物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研究管理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作者:顾小丽;张丽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甲状腺全切手术后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的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手术后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钙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全切手术的186例患者按照手术范围不同分为A组(105例,进行甲状腺全切术)和B组(81例,进行甲状腺全切联合周围淋巴结清扫术),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PTH及血钙水平.结果:术后各时间点两组PTH、血钙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PTH及A组血钙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各时间点A组PTH值显著高于B组(P<0.05),血钙略高于B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均有低PTH、低血钙及低钙血症发生,但发生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随着甲状腺全切手术范围的扩大,发生低PTH和低血钙的概率增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合理选择术式,同时术后患者PTH和血钙可作为低钙血症的潜在预测指标.

    作者:王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98例结肠黑变病临床及内镜检查分析

    目的: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及其与结肠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7年1月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9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较中青年更易发生MC,40岁以上组占86.7%(85/98),男女比约为1:1.7;98例MC患者中87例(88.8%)有便秘史,其中68例(78.2%)有服用泻药史;MC患者Ⅲ度服泻药时间明显长于Ⅰ度与Ⅱ度(P<0.05),而Ⅰ度与Ⅱ度MC患者服泻药时间无差别(P>0.05).结论:结肠黑变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可能与长期便秘及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可能与结肠肿瘤有关.

    作者:李红纳;王凤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冠心病与PPARγ启动子甲基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启动子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50例造影后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5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血脂水平、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高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PARγ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PARγ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PARγ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作为冠心病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燕诗琪;曹桂秋;罗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恶性胸腔积液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恶性胸腔积液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5年的7月~2018年的5月诊治的80例恶性胸腔积液病患,纳入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护理干预和基础护理,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VAS评分及止痛药剂量均更低;干预组自主排痰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更短,组间数据互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予以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其减轻护患疼痛症状,有效改善呼吸功能,促进其及早恢复.

    作者:卢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足显微外科19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手足显微外科患者的效果,并作出总结.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2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92例手足显微外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所选取的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手足显微外科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郑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尼莫地平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情况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9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加护理,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加针对性护理,比较其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尼莫地平再加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琴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谵妄18例护理体会

    目的:主要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谵妄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18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谵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9例,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9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评价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谵妄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睡眠时间为(5.3±0.6)h,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睡眠时间为(4.1±0.5)h,P<0.05;同时在比较两组患者的DRS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为(28.6±1.3)分,对照组患者评分为(36.4±2.2)分,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谵妄患者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推广.

    作者:曾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心脏康复护理在心梗介入治疗后的实施效果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心梗介入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分析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分析组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脏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分析组患者的各项心脏康复指标都优于观察组,差异值P<0.05,视为有意义的统计对比结果.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在心梗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何玮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寰枢椎脱位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摘要目的 探讨寰枢椎脱位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方法:记录和分析21例易复型寰枢椎脱位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接受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联合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 d及术后1年JOA评分、SAC均高于入院时,C2-7 Cobb角、C2-7 ROM、椎管狭窄率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显著(P<0.05).结论: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联合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易复型寰枢椎脱位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显著.

    作者:张迪;邓俊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