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湘;杨宏军;丁家巍
目的:探讨CT评价天麻钩藤汤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天麻钩藤汤内服,同时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于治疗第14天和第21天复查CT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14天和第21天两组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明显缩小,两组比较,其血肿体积缩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缩小的差异第21天时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能为天麻钩藤汤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杨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刺对家兔实验性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再狭窄组(24只).再狭窄组应用PTCA球囊导管对实验兔行双侧髂动脉内膜剥脱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术后1个月髂动脉造影示50%以上狭窄者再行PTCA球囊扩张术,建立再狭窄模型成功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成模型组、针刺组、普罗布考组,每组8只.自术前2 d至术后14 d为1疗程,针刺内关(双)、厥阴俞(双)、心俞(双)、膻中、足三里(双)等穴.标本石蜡切片,免疫组化,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观察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P53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针刺组P53基因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能抑制再狭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P53基因表达,调节平滑肌凋亡,可能是针刺预防动脉再狭窄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雷磊;孟琼;朱伟;张国民;张新春;蒋哲;黄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克林澳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克林澳和银杏叶注射液,对照组单独给予克林澳治疗,两组其他治疗相同,以治疗第14天时的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1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标准观察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14 d前后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及各项血脂指标改变.结果:治疗组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各项指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澳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异常.
作者:李丽娟;李巧薇;林耀波;谭少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文章从多媒体CAI课件辅助教学、角色扮演和PBL教学3个方面简要探析了<急救护理学>的一些非传统教学方法,以强化护理专业学生的救治质量,提高护生的急救意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作者:黄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益胆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为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室温.结果:绿原酸在10-10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为0.3%.结论:本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益胆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四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并探讨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四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共计37例,其中肱骨11例,尺桡骨6例,股骨9例,胫腓骨11例的原因分析,分别采用坚强内固定或弹性内固定或软组织修复+植骨或BMP+中药等综合治疗.结果:随访1.6年,四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松动,其次是螺钉的安装方法不当;而局部皮肤缺损或感染或神经损伤为次要原因,除1例胫骨下段再次骨不连者再次移植带血管的腓骨方可愈合外,其余病例术后均已骨性愈合,有效率达97.3%.结论:骨不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为手术方案选择不妥.应采用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或软组织修复+微创植骨(减少骨不连处的血管损伤)或BMP+中药等综合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雷春湘;杨宏军;丁家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配合激光汽化减压(PLDD)治疗血虚寒凝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1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阳和汤加减配合PLDD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右旋布洛芬、牵引、理疗治疗.治疗后4周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8.5%;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加减配合PLDD治疗血虚寒凝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哲享;陈江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多见,治疗不及时常影响疗效.笔者通过手法整复及夹板外固定,内服中药,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收到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慎;曹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女性绝经前、绝经后血虚证患者的效果.方法:77例女性血虚证患者按证候积分均衡后分为绝经前组(35例)、绝经后组(42例),分别采用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4周,评价各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与66.7%,两组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绝经前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绝经后组,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前证候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女性绝经前、绝经后血虚证患者疗效确切,且对绝经前患者疗效更佳.
作者:盛正和;陈柳芳;黄艳霞;刘毅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鲜桔皮、青皮、陈皮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能.方法:考察醇提法、微波辅助醇提法中时间、温度、物料比、桔皮种类等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稳定的自由基DPPH与提取物进行反应,研究其自由基清除率.结果:醇提法和微波辅助醇提法的佳提取工艺分别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h、乙醇体积分数70%及料液比1:25和微波功率325 W、提取时间7.5 min、乙醇体积分数70%及料液比1:25.鲜桔皮、青皮、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87.5%、86.6%和85.2%.结论:得到了两种提取方法的佳提取工艺,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可以大大地缩短提取时间,青皮、陈皮、鲜桔皮的提取率依次递增,3种桔皮中提取物均对DPPH有抑制作用,其中鲜桔皮的清除自由基活性能力高.
作者:曾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提高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评估表和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分别对病区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和评估,并通过历史对照比较分层管理的效果.结果:采用分层管理后不管在基础护理质量(t=2.959,P=-0.003)、病房管理质量(t=3.203,P=0.001)还是护理文件书写质量(t=10.293,P=0.000)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并且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也有所提升(t=6.011,P=0.000).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舒欢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刮痧、火罐疗法配合万应止痛膏治疗风寒湿型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6例风寒湿型痹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在刮痧及拔罐处外涂万应止痛膏,对照组176例在刮痧及拔罐处外涂凡士林,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计分明显减少,临床痊愈108例,好转54例,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8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痧、火罐疗法配合万应止痛膏,能显著缓解风寒湿型痹证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月娟;刘梨;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总结20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治疗和护理.阐述健康教育、消毒隔离、口腔及饮食护理、皮肤护理、高热护理、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的要点,并介绍了呼吸、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认为正确治疗加及时护理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作者:胡婷;倪连芳;高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氨苄青霉素静滴和复方新诺明、痢特灵口服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结合西医对症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愈率与治愈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痢疾疗效较好.
作者:顾艳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国内外对苦瓜研究发现其含有三萜类、植物甾醇、苷类、甾体类和肽类等多种降血糖活性成分.苦瓜的果汁、水、醇及醚等多种提取物具有降糖作用.多项研究表明苦瓜的上述成分可通过抑制葡萄糖在小肠黏膜的吸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类胰岛素作用、保护胰岛β细胞并促进β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以及免疫调节作用来降低血糖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作者:祁朝阳;宋进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头穴动留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头穴动留针1 h,隔天1次,共治疗3个月.治疗主穴取顿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对照组口服维思通片.采用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为疗效评定标准,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3.4%,与对照组的60.0%疗效相当.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YGTSS量表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发声性抽动和整体损害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动留针与口服药物治疗相比,总疗效相当,但对于某些症状的改善更具优势,并且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
作者:徐世芬;朱博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降脂护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组用降脂护肝汤治疗,对照组用脂必妥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变化情况及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护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减轻患者症状,疗效可靠.
作者:刘中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综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临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T、APTT、TT和FIB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够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临床出血率,提示丹参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彭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复方桉油精滴丸中桉油精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甲基硅橡胶(SE-30)为固定相,载体为白色硅藻土(80-100目),涂布浓度为10%,3 mm填充柱,直径0.3 mm,柱温80℃,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160℃,前进样口温度120℃,载气:氮气,流速20 mL/min,空气500 mL/min,氢气50 mL/min.结果:桉油精线性范围为0.07-0.35 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87%,RSD%为2.35%.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复方按油精滴丸中按油精的含量.
作者:罗秀琼;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以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愈率治疗组分别为100.0%、70.0%,对照组分别为86.7%、23.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比穴位注射治疗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无副作用,可以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欧家寅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