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艳春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时候,对照组喊着接受常规化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形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在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时候,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复发率均高于观察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时候,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于时雨;田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黄体酮联合绒促性素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另外90例同种疾病患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单独应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孕8周内、孕9-12周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同时评定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参照组与观察组孕8 w 内的 HCG、E2、P 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但观察组孕9~12 w 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P <0.05),且其足月分娩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流产率及新生儿畸形率则显著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黄体酮联合绒促性素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安全有效,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全面普及价值。
作者:甘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增强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选取该院45名护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7名,对照组18名,实验组行分层管理,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知识理论、操作水平的考核情况与管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分层管理后知识理论、操作水平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与满意度,值得医院采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颈椎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各种类型的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推拿治疗,特殊情况才会采取手术治疗。推拿治疗在实施过程中风险较小、疗效显著、相对实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也多见。本文将阐述推拿治疗在临床上应用的方法,从方法的使用中总结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点和缺点。
作者:王和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与效果。方法:选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 PITC 策略期间进行抽血检查的478名人员,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时期的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478名人员,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对象艾滋病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HIV 检测率为85.6%,对照组为66.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 HIV 检测阳性率为5.1%,对照组为0.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 PICT 策略,有助于提高艾滋病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秀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大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大内科患者共165例,经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大内科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大内科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及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恢复状况、心理情绪状态以及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躯体功能恢复状况、心理情绪状态以及自理能力方面都不同程度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大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宜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推广。
作者:游晓阳;周定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并且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肉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其治疗前,治疗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疗效比较好,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袁茜;彭侃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于品管圈护理在提升肿瘤内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当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以该院肿瘤科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品管圈,来进行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的调查以及分析,并且通过探讨相关的因素,并且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的建立,来对于品管圈建立前后手卫生已从性的变化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与实施品管圈以前相比,实施品管圈以后,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前面的61.54提升至,90.41%整体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护理方式对于提升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传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临床观察综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早期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8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对照,观察组患者在膝关节 Lysholm 评分[(74.2±8.9)分>(56.2±13.1)分]、ROM(关节活动度)[(93.8±16.2)°>(72.4±21.6)°]以及疼痛 VAS 评分[(1.41±0.86)分<(2.85±1.24)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加强综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的重要性。方法:该院新消毒供应室自2013年开始投入使用,所有复用医疗器械均送往消毒供应室进行统一清洗和消毒处理,评价比较新消毒供应室投入使用前后的清洗评分与包装评分;同时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至今的4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013年之前的4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结果:新消毒供应室投入使用后的清洗评分与包装评分均显著高于投入使用前(P <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保障医疗安全,减少院内感染的有效手段,应得到重视。
作者:汤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2日至2016年5月12日到该科进行分娩的120例产妇,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接受产科人性化护理相应方案。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以及伴随的产后焦虑程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焦虑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利于产妇产后恢复,有效防止其产生产后抑郁症状,同时可一定幅度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覃红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院前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8.36±2.15)min,等待手术时间(10.82±2.85)min,两组患者在急救时间和等待手术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者治愈率83.33%,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率,加强院外急救,缩短入院急救时间和手术等待时间,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进行治疗的6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1%(34/35),对照组为67.6%(23/34),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可度,具有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霞;范修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儿科收治的82例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其中41例常规组为病毒感染患儿,另外41例实验组为细菌感染患儿,对两组患儿均进行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检测,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含量均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进行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相关的判定依据,便于后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建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剖腹产术后产妇腹胀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剖腹产术的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在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腹胀、并发症发生率为5.71%、5.71%,对照组为37.14%、20%;观察组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剖腹产术后产妇腹胀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冯洁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 CRRT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 CRRT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单纯 CRRT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四项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谷丙转氨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CRRT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志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护理要点与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门诊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分析其护理要点,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加强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77.14%,P <0.05)。结论:采用加强护理方式干预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将相应的护理措施融入其中。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安全问题的比例。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便秘或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坠床或跌倒的方面,观察组的发生机率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当中,针对安全隐患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安全问题的几率,对于患者的康复较为有利。
作者:蒋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妇科确诊并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均分为 A 组50例与 B 组50例。A 组患者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措施,B 组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措施,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A 组手术所需时间明显低于 B 组,且前者总有效、满意度明显高于后者(P <0.05),而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在一定程度上均有疗效,但前者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手术用时短且患者满意度高,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栾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6例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对本研究中的36例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随访率100.00%。长愈合时间8周,短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7周;未出现针孔感染的病例,除1例患者因骨缺损及伸指肌腱行植骨术未行肌腱修补且拇指近节粉碎性骨折而有指间关节活动不利,其他患者的手功能均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周立健;李春江;张凤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