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

刘晓岚;林志瑜

关键词:面瘫, 针灸, 中医护理
摘要:对8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进行针灸、中药治疗和辨证施护.结果:痊愈36例,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8.7%.提示针灸、中药治疗和辨证施护对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20例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病毒唑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8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严小大;陈立中;张慧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脑梗死继发癫痫64例脑电图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脑梗死继发癫痫临床疗效并进行脑电图分析.方法:对脑梗死继发性癫痫64例患者观察梗死部位与癫痫发作类型、首次发作时间、治疗预后并进行脑电图分析.结果:脑叶梗死6例(62.5%),基底节区梗死10例(15.6%),腔隙性梗死6例(9.4%),多发性梗死8例(12.5%),全面性发作16例(25.0%),单纯部分性发作36例(56.2%),复杂性发作12例(18.8%).经抗癫痫药物治疗后所有病例均控制了癫痫发作,其中溶栓病例疗效优于其他病例.结论:脑梗死继发性癫痫皮层病灶明显多于深部病灶,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见.首次继发性癫痫发作时间多在脑梗死急性期.超早期溶栓可提高疗效.

    作者:邹志平;刘远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与汤剂保留灌肠治疗终末期肝病内毒素血症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肝病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大黄煎剂传统汤剂为对照,比较与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保留灌肠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疗效无差异,两者均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血ETM 及NH3 (P<0.01或P<0.05).结论: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1/3剂量组的有效性更接近传统汤剂组.

    作者:吕长生;陈斌;蔡光先;伍玉南;朱文芳;杜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眩晕症60例

    目的:探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眩晕症患看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痊愈49例,显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60例,痊愈30例,显效17例,无效13例.结论: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眩晕症疗效确切且速效廉价,无毒副作用.

    作者:范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医药院校留学生全英语教学体系建设探讨

    全英语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建设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另外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办学途性、教学计划、教材建设、教学环境等内涵建设也直接决定着全英语教学的成败.

    作者:何文智;杨军辉;陈安;蒋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整合素αv、β3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初探

    文章介绍了整合素的结构及生理作用以及整合素αv、β3的研究概况,探讨了整合素αv、β3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它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影响孕卵着床,导致PC0S患者有孕发生.整合素αv、β3的存在标志着子宫内膜对胚胎的良好接受性.

    作者:唐媛;谈珍瑜;尤昭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注射药物的作用机理探讨

    骶管注射疗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用药以局麻、营养神经和抗炎药物居多,但具体用药选择及配伍差异较大,故对其药物机理加以探讨,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王金库;翟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体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组(32例),B组为体针组(32例),观察两种针法治疗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值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5 d,血清CRP、IL-6和TNF-a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15 d 时,A组的血清CRP、IL-6和TNF-a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减少急性脑梗塞的炎症反应及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治疗急性脑梗死.

    作者:皮敏;饶晓丹;曹雪梅;吴立雄;彭君华;刘远声;于海波;杨卓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剂量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的早期影响

    目的:探讨大剂量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的早期影响.方法:随机将66例慢性肺心病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大剂量参麦注射液静脉输入60 ml/d,15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两组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各腔室大小及心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右心腔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肺动脉压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右房右室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大剂量参麦注射液在治疗早期即可明显减低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力,改善右房右室心功能.

    作者:雷光春;吴纯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形成的研究进展

    深静脉栓塞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本病的预防性治疗已被临床医生重视,文章从西医预防、中医预防、机械式预防3个方面阐述了本病当前的治疗进展,提出应努力建立完整性、系统性的术前评估体系,并制定出佳治疗方案.

    作者:石金霞;姚共和;杨少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学影像学新生适应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院医学影像学本专科生大一阶段专业学习与个人发展状况.方法:围绕专业选择、学业进步以及自我规划、评价等方面对78名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医学影像学专业新生存在明显的专业顾虑和适应障碍.结论:为使医学影像学专业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应特别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以帮助他们尽快树立专业信心和培养专业感情.

    作者:黄柏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探讨和介绍在药学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并指出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是一种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的有效模式.

    作者:王定勇;许素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清开灵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痰热内闭型脑出血8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痰热内闭清窍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8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清开灵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彭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的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从而选择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佳内固定方式.方法:对95例患者分别采用髓外固定组(角钢板组、DHS组)、髓内固定组(Gamma钉组、PFN组)方式治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比较各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与髓外固定组相比,髓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Gamma钉或PFN)具有损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邹晖;罗亮成;李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概况

    文章对近年来采用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述评.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归类,从不同疗法、综合疗法、特殊疗法3方面总结论述,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肯定针灸在治疗小儿脑瘫中的重要作用,尤以头针为主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

    作者:翟伟;常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谭新华教授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根据临床诊治的实例,总结了谭新华教授运用中医中药辨证分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阴虚火旺证、肾虚不固证、湿浊内阻证、肝气郁滞证7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证经验.

    作者:黄绍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复肝煎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36例

    采用愈肝煎加减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36例,结果治愈30例,显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医学发展的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贯穿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线,是中医学进一步完善、丰富、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应该成为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作者:张燕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三期论治吉兰-巴雷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早期以四妙散加减,中期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晚期以虎潜丸加减.观察30 d及60 d疗效.结果:治疗组30 d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8.0%、96.0%,高于对照组的75.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d时显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三期论治吉兰-巴雷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龚道华;闫伟;姜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慢性结肠炎患者的辨证施护

    回顾性调查我院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35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结合辨证施护、饮食调理、情志护理等,获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达95.4%,明显提高了本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陈晓玲;陈丽萍;宫育卓;周淑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