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光春;吴纯刚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早期以四妙散加减,中期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晚期以虎潜丸加减.观察30 d及60 d疗效.结果:治疗组30 d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8.0%、96.0%,高于对照组的75.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d时显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三期论治吉兰-巴雷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龚道华;闫伟;姜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从旷惠桃教授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治原则、治疗要点等几个方面,全面总结了旷惠桃教授对本病的治疗经验,并列举实例分析佐证.
作者:韩彬;兰红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医学影像学本专科生大一阶段专业学习与个人发展状况.方法:围绕专业选择、学业进步以及自我规划、评价等方面对78名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医学影像学专业新生存在明显的专业顾虑和适应障碍.结论:为使医学影像学专业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应特别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以帮助他们尽快树立专业信心和培养专业感情.
作者:黄柏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文章主要介绍了近10年来中医对甲亢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临床治疗现状,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等方面并加以总结归纳,认为中医药治疗甲亢在有效方剂的研发、完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在改善症状、调节免疫、减少副作用、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作者:陆明;朱垚;王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玉液消渴冲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玉液消渴冲剂中的黄芪、葛根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方法稳定,能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检出率高.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玉液消渴冲剂质量控制.
作者:申桂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文章对近年来采用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述评.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归类,从不同疗法、综合疗法、特殊疗法3方面总结论述,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肯定针灸在治疗小儿脑瘫中的重要作用,尤以头针为主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
作者:翟伟;常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苍牛防己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苍牛防己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3.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牛防己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玉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根据临床诊治的实例,总结了谭新华教授运用中医中药辨证分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阴虚火旺证、肾虚不固证、湿浊内阻证、肝气郁滞证7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证经验.
作者:黄绍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女性生殖道炎症是妇女的常见病,本文就其发病情况、病因病机、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见解.
作者:林洁;肖晓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骶管注射疗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用药以局麻、营养神经和抗炎药物居多,但具体用药选择及配伍差异较大,故对其药物机理加以探讨,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王金库;翟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观察组通过牵引下卧床护理法配合医师的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护理配合医师的治疗,未采用牵引.每组各30例.结果:观察组30例经治疗后,痊愈18例,显效9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牵引下卧床护理法对治疗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程秋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从中风后遗症前期、后期两个阶段阐述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使患者重塑信心,积极治疗,促进康复.
作者:李阳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从而选择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佳内固定方式.方法:对95例患者分别采用髓外固定组(角钢板组、DHS组)、髓内固定组(Gamma钉组、PFN组)方式治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比较各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与髓外固定组相比,髓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Gamma钉或PFN)具有损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邹晖;罗亮成;李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继发癫痫临床疗效并进行脑电图分析.方法:对脑梗死继发性癫痫64例患者观察梗死部位与癫痫发作类型、首次发作时间、治疗预后并进行脑电图分析.结果:脑叶梗死6例(62.5%),基底节区梗死10例(15.6%),腔隙性梗死6例(9.4%),多发性梗死8例(12.5%),全面性发作16例(25.0%),单纯部分性发作36例(56.2%),复杂性发作12例(18.8%).经抗癫痫药物治疗后所有病例均控制了癫痫发作,其中溶栓病例疗效优于其他病例.结论:脑梗死继发性癫痫皮层病灶明显多于深部病灶,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见.首次继发性癫痫发作时间多在脑梗死急性期.超早期溶栓可提高疗效.
作者:邹志平;刘远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痰热内闭清窍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8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清开灵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彭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探讨和介绍在药学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并指出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是一种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的有效模式.
作者:王定勇;许素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列癃闭通片中淫羊藿苷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18(Hypersil BDS 20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4:76);检测波长:27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淫羊藿苷在92.8~464.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8.05%,RSD%为1.06%(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前列癃闭通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易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家族链的传承在新安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严格的宗族制度为徽州医家家族链的稳固和发达提供了社会基础,而徽州宗族重教崇文,各名家深受熏陶,儒医兼修,并将医技代代相传,形成了某些独具特色的医学专科.
作者:许霞;张玉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肿痛消喷雾剂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大鼠足跖肿胀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试验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肿痛消喷雾剂能明显提高热板疼痛模型小鼠痛阀痛,抑制甲醛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且其抗炎作用与醋酸泼尼松相当.结论:肿痛消喷雾剂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杨立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肝病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大黄煎剂传统汤剂为对照,比较与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保留灌肠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疗效无差异,两者均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血ETM 及NH3 (P<0.01或P<0.05).结论: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1/3剂量组的有效性更接近传统汤剂组.
作者:吕长生;陈斌;蔡光先;伍玉南;朱文芳;杜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