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荣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方式,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妇科手术护理,实验组在给以常规妇科手术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干预、术中干预、术后干预三部分,采集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道恢复排气时间、疼痛评估、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肠道恢复排气时间、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疼痛评估四个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实施甲波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100例该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5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实施阿奇霉素治疗,对50例观察组患儿实施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退热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各种不适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谭舒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220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11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心理状态总评分(151.2±12.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65.4±18.9)分,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08例(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98例(89.09%),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
作者:邓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患者临床急救方式与护理体会.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急救措施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统计患者临床急救率.结果: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过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后,成功抢救患者57例,抢救无效死亡患者3例,其抢救成功率达95.0%.结论: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控制毒物吸收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呼吸顺畅、迅速清除毒物是临床急救的关键.此外,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在预防不良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方法,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对本病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率由13.9下降至5.2%.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燕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PV对宫颈炎发展到宫颈癌整个进程的检测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患者各40例,分别设为A组、B组与C组.B组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20例,Ⅱ级4例,Ⅲ级16例.三组共计120例患者均经过严格操作后取样行HPV检测.结果:经过临床检验,A组HPV阳性4例,阳性率为10.00%,B组阳性19例,阳性率为47.50%,C组检测阳性30例,阳性率为75.00%.C组HPV阳性率较A、B组更高(P<0.05),B组HPV阳性率较A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对于宫颈炎发展到宫颈癌整个进程中的检测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对于防治工作的开展、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金松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在阴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该科接收的72例阴道炎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各组均36例.实验组接受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对照组接受甲硝唑治疗.两组用药后均随访3个月,观察其病情变化,比较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为25.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取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对阴道炎者进行施治,可增强临床疗效,减少疾病复发风险.
作者:董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盆底肌锻炼提高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改善疼痛程度的分析.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发生尿潴留的产妇共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78 85%),对比差异明显(P<0.05).经Ridit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R=0.629,95% CI=(0.562,0.698),研究组R=0.370,95% CI=(0.309,0.431),两组区间无重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能较好的提高产妇尿潴留的护理疗效,改善患者的尿道口疼痛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汤虹芳;吴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移动医疗App+微信群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均进行延续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延续护理中运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在Fual-meyer和Barthel指数、SF-36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模式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可取的显著效果.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诊分诊中应用的效果并做出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该院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并抽取资料完整的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急诊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得出的相关数据全部收集记录好并作比较.结果:①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97.00%)>对照组(76.00%);②患者投诉率对比:研究组(3.00%)<对照组(8.00%);③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研究组(1 00%)<对照组(4.00%);护理满意度、患者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诊分诊中应用的效果显著,值得加强推广应用.
作者:施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92例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每组46例.A组给予循证护理,B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其止血时间、出血次数、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的止血时间少于B组,出血次数多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均较好,可将二者相结合,以便取得佳的护理效果,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为适用的护理方式.
作者:谢宗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采用乙二醇加氯化铵法制作大鼠肾结石模型,观察肾复康的防治作用.方法:大鼠连续5 w喂饲乙二醇加氯化铵复制肾结石模型,用肾复康按2.8、1.4、0.7g生药/kg的剂量同步灌胃给药5 w,观察肾复康对模型动物尿量、血清生化和肾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连续给药5 w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精神、饮食活动等好于对照组,肾复康大、中、小剂量组大鼠的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钙含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肾复康对由乙二醇引起的大鼠肾结石形成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增加尿钙和肾组织钙的排泄,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起到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
作者:金艳盛;任元庆;丁永芳;丁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将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案,随机将患者分成应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60例)以及应用加强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护理的研究组(60例),分别观察及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以及调查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投诉率情况.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明显的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优势(P<0.05);同时,两组间的投诉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期间,通过应用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的护理方式,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焦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干预在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所产生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康复中心收治的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持续8个星期的早期康复训练方案,并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标准以及Fugel-meyer积分评估标准,判断治疗后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对恢复肢体功能所产生的临床效果,分析干预前后SAS及SDS分数对比.结果:66例患者经康复训练干预后,其治疗总有效率达92.4%;66例患者干预后SAS及SDS评分相对于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恢复情况与康复训练提早程度具有一定的正比关系,而且还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慧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四肢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肿胀正常率(92.9%)高于护理前(28.6%),且患者疼痛率明显降低,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情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肢体肿胀情况改善,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肢体尽早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接受该院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手术室管理,研究组给予手术室风险管理,对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总发生概率为3.6%,常规组风险事件总发生概率为17.9%,可见研究组出现风险事件的总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不仅可以预防风险事件,还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螺旋CT在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30日的30例胼胝体发育不全的患者,包括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等.30例患者全部采用西门子Emotion16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常规颅脑CT平扫,层距和层厚为4.8毫米,由三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判断,必要时进行多平面重建,通过重建图像显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程度.结果:30例患者中出现有1例出现脑穿通畸形,1例出现巨脑回,1例出现半球间蛛网膜囊肿,3例出现结节性硬化,2例出现脑灰质异位,5例合并胼胝体脂肪瘤,10例出现纵裂池靠近第三脑室,18例第三脑室扩大、上移和两侧脑室体部平行分离,有14例出现枕角扩大,有10例出现双侧侧脑室额角狭小的状况.结论:螺旋CT在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严重胼胝体发育不全的患者有典型的CT表象,确诊率高,能够直接显示部位和程度,直观易懂,有利于临床诊断.
作者:邱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儿治疗中行臀部肌肉注射的佳方法,并且分析其护理措施.方法:本次以2016年11月01日至2016年11月15日间进入该院儿科的患儿作对象,从中抽选出302例患儿进行分组观察,注射方式均选择臀部肌肉注射,予以随机分组:常规组150例行一般护理,而综合组152例则行综合护理,对2组患儿恐惧程度、家长满意度等进行分析、对照.结果:常规组150例恐惧程度(40.22±6.75)分,综合组152例(29.87±4.23),(P<0.05);常规组家长满意度79.33%(119/150),综合组是96.71%(147/152),(P<0.05).结论:对于接受臀部肌肉注射的患儿,在注射中通过予以综合护理,除了能对[J]1儿恐惧程度有效控制外,还能提升其家长满意度,所以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作者:卜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疏导的护理策略.方法:将120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纳入的时间段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来对其进行分组,单号为A组(n=60),给予心理疏导护理;双号为B租(n=6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中,出现便秘、复发性出血等不良反应的有3例,占5.0%,B组中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8例,占30.0%,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差异显著(P<0 05).结论:对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心理疏导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在进行护理干预时,要注意对患者进行精神和认知上的指导,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病情,配合治疗,才能有更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徐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进行体检的老年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固醇(TC).根据病例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脑梗死(n=30)、中度脑梗死(n=30)和重度脑梗死(n=20),比较三组患者之间外周血Hcy水平的差异.结果:病例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hs-CRP、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梗死组患者血Hcy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脑梗死组患者(P<0.05),中度脑梗死组患者血Hcy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脑梗死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患者外周血Hcy水平表达较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徐苗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