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临床医学超声

杨炳钰;赵文昌;王惠玲

关键词:超声波, 超声医学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高频探头的问世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的进步,超声影像早已成了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关键组合内容,伴随这一科技的逐步改变,给临床病例的深入评断及诊治供应了相当权威的确保.接下来我们自根本着手,简要阐述当今超声在临床医学里面的运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药物治疗急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胃炎应用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的200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口服雷尼替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概率为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0%,P <0.05);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两组概率均较低,对比性不强(P>0.05).结论:相比而言,雷尼替丁应用于,急性胃炎中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疼痛,且安全性较高,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程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BO血型初筛错误原因调查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ABO血性初筛错误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比较初筛血型和实验室检测血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血型初筛错误率为0.19%,2016年初筛错误率与2012、2013、2014、2015年对比差异均明显(P<0.05);初筛错误血型中占比例较多的为:22例A型误定成B型,占17.74%,16例B型误定成O型,占12.90%,15例AB型误定成A型,占12.10%;初筛错误例数由大至小依次为流动献血车、组织单位采血、固定献血车及站内体采科.结论:采血工作人员需负有高度的责任心,并努力提高操作技能,方可有效的减低ABO血型初筛错误发生率.

    作者:莫黎;唐芸芸;李跟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ATP荧光检测法评估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将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回收至供应室去污区,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手工清洗、消毒干燥后采用ATP荧光检测法来评价其清洗质量.结果: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100件腹腔镜器械,其中26件器械RLU值≤2 000,合格率26%;经改进后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的腹腔镜器械100件清洗合格率90%.结论:用ATP荧光检测法来评价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弥补了裸眼目测的局限性,为改进清洗流程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蒋松云;范淑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沟通技巧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

    患者到医院就诊,大多数对就诊环境陌生,不知去哪个科室,需咨询门诊导医,导医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医院,因而在门诊分诊室护理人员需应用良好的沟通技巧,解答患者的疑问,给他们一个好的印象.

    作者:谢男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舒适护理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病患110例,利用投掷子法,把110例病例等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实验组行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对照组为16.36%.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为(8.7±3.5)d,对照组为(14.2±3.6)d.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病患进行舒适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鲁宪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全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社区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外,还配合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对全科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应用行为量表对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全科知识知晓率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组间差异统计学显著(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全科护理中,可提高患者对全科知识的治疗率,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妇产褥期的整体护理探析

    目的:探讨产妇产褥期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60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对产褥期产妇进行整体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金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科护理在45例足部骨折患者中的运用和体会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在足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具体运用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5年2月份至2016年2月份接收治疗的45例足部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指导,从而提高患者对足部骨折疾病以及相关护理知识的认知,使患者改变不合理的行为习惯,从而养成良好、健康的行为,达到尽早康复的目的.结果:通过对足部骨折患者进行相关骨科护理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对足部骨折患者采取骨科护理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得到明显的提高,该方法值得广泛的推广.

    作者:翟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胃肠损伤分级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诊疗标准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按AGI分级诊疗标准分成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24 h和48 h肠内营养喂养率、7d内热量达标率、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患者24 h和48 h喂养率、7d内热量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3)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7d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诊疗标准可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入院后更好的接受肠内营养,从而降低住院期间感染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的规范化实施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良平;刘建林;朱宇;张志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螺旋CT在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螺旋CT在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30日的30例胼胝体发育不全的患者,包括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等.30例患者全部采用西门子Emotion16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常规颅脑CT平扫,层距和层厚为4.8毫米,由三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判断,必要时进行多平面重建,通过重建图像显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程度.结果:30例患者中出现有1例出现脑穿通畸形,1例出现巨脑回,1例出现半球间蛛网膜囊肿,3例出现结节性硬化,2例出现脑灰质异位,5例合并胼胝体脂肪瘤,10例出现纵裂池靠近第三脑室,18例第三脑室扩大、上移和两侧脑室体部平行分离,有14例出现枕角扩大,有10例出现双侧侧脑室额角狭小的状况.结论:螺旋CT在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严重胼胝体发育不全的患者有典型的CT表象,确诊率高,能够直接显示部位和程度,直观易懂,有利于临床诊断.

    作者:邱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佐匹克隆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失眠患者时使用右佐匹克隆配合心理疏导效果.方法:收集失眠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心理疏导,将两组临床疗效及PSQI(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PSQI评分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失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右佐匹克隆配合心理疏导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显著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雪婧;杜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西医药治疗同时配合中药善散汤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西医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惠儿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肺部啰音、咳嗽、咽红、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治愈率(80.6%)、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41.7%、72.2%,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惠儿肺部啰音、咳嗽、咽红、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相对于单纯西药治疗咳嗽消失时间更短,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曾庆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钼靶X线及超声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索钼靶X线及超声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150例疑似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钼靶X线及超声检查.结果:钼靶X线检查单方面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灵敏性(分别为60.91%、50.00%、60.91%)和超声检查单方面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灵敏性(分别为64.55%、52.50%、64.55%)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而将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实施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灵敏性(分别为98.18%、97.50%、98.18%)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钼靶X线联合超声检查在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中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刘梅;刘亚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美罗培南对临床疗效、血清CRP及降钙素原的效果影响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美罗培南对临床疗效、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每组均占据43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治疗,对实验组采取美罗培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与76.74%(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CRP与PCT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0%与6.98% (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美罗培南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其血清C RP、PCT水平,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谢灿果;丁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四肢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肿胀正常率(92.9%)高于护理前(28.6%),且患者疼痛率明显降低,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情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肢体肿胀情况改善,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肢体尽早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儿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及护理

    目的:研究小儿治疗中行臀部肌肉注射的佳方法,并且分析其护理措施.方法:本次以2016年11月01日至2016年11月15日间进入该院儿科的患儿作对象,从中抽选出302例患儿进行分组观察,注射方式均选择臀部肌肉注射,予以随机分组:常规组150例行一般护理,而综合组152例则行综合护理,对2组患儿恐惧程度、家长满意度等进行分析、对照.结果:常规组150例恐惧程度(40.22±6.75)分,综合组152例(29.87±4.23),(P<0.05);常规组家长满意度79.33%(119/150),综合组是96.71%(147/152),(P<0.05).结论:对于接受臀部肌肉注射的患儿,在注射中通过予以综合护理,除了能对[J]1儿恐惧程度有效控制外,还能提升其家长满意度,所以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作者:卜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信息系统对医院传染病上报管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研究医院在应用信息系统前后评价其在传染病管理规范、信息报告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影响效果.方法: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平台实施前后的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宁夏桌医院的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均得到了提升.结论: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规范了传染病的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传染病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作者:王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三仁汤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三仁汤在复发性口腔溃疡、口渴症、发热、鼾症中的应用,并针对病因、患者情况、处方等作了详细的探究.

    作者:赵云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门诊优质护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

    目的:分析门诊优质护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该院门诊科未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6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实行护理风险管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风险因素,制定对应的解决策略,探究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意义.结果: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实验组门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机率为4.44%;参照组门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机率为22.22%,实验组门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机率明显降低参照组,与参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比对,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实验组门诊科护理满意度为97.78%;参照组门诊科护理满意度为80.00%,实验组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比对,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门诊科优质护理工作之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门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机率,还可提升患者整体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余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心理状态的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透治疗.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5例.一组尿毒症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血透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心理状态(SAS、SDS)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尿毒症患者在护理后,血透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尿毒症患者,不仅可降低血透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张池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