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护理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及对照60名于2014年07月至2016年11月间进入该社区妇幼保健院的早产儿,30名A组早产儿展开常规哺乳干预,30名B组则展开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护理干预,对两组早产儿胃肠功能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喂养方式之后,研究组早产儿在呕吐、腹胀、便秘情况、全肠道喂养时间等几个方面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采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护理,有利于促进肠胃功能吸收,提高喂养成功率.
作者:缪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病毒性脑炎的CT和MRI诊断,为诊断病毒性脑炎患儿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选取在该院收治的10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均为54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CT阳性检测率、MRI阳性检测率.结果:CT组阳性率为77.78%(42/54),MRI组阳性率为92.59%(50/54),CT组阳性率显著低于MRI组(P<0.05).结论:MRI在诊断病毒性脑炎患儿过程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能够很好地诊断且评估患儿的病情.
作者:孟锦;吴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患者到医院就诊,大多数对就诊环境陌生,不知去哪个科室,需咨询门诊导医,导医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医院,因而在门诊分诊室护理人员需应用良好的沟通技巧,解答患者的疑问,给他们一个好的印象.
作者:谢男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哮喘病患者72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年龄小于60岁的哮喘病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病程(17±6.2)年、吸烟史52例,呼吸道感染32例,常年反复发作35例,重症病例38例,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和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和治疗有效率为(48.6%),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哮喘临床表现为病程长、吸烟史长、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肺功能差,或者合并阻塞性肺气肿,预后较差,要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李云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在足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具体运用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5年2月份至2016年2月份接收治疗的45例足部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指导,从而提高患者对足部骨折疾病以及相关护理知识的认知,使患者改变不合理的行为习惯,从而养成良好、健康的行为,达到尽早康复的目的.结果:通过对足部骨折患者进行相关骨科护理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对足部骨折患者采取骨科护理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得到明显的提高,该方法值得广泛的推广.
作者:翟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在日常手术中仍然居高不下,这即给患者带来生理痛苦,也为使得医疗资源增长,所以笔者就手术室压疮形成过程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正确的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干预建议.
作者:赵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咳嗽患者采用中药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 12月收治的500例慢性咳嗽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50例,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胶囊治疗)和对照组(2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225例(90%),对照组治疗有效195例(78%),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胶囊治疗慢性咳嗽可取得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可有效缩短患者病程,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方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难治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小肠出血患者24例,对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将其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两组,其中开机腹组患者14例,腹腔镜组患者1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指数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中有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指数等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在难治型消化道出血的精确定位诊断和手术处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对于微小病灶的消化道出血仍有不足.
作者:任唯杰;杨明雷;尹维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胃癌是我国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同时也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致死性癌症.该病通常被认为是中老年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但受吸烟过度、饮食不当、酗酒、生活不规律或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青年人胃癌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新发胃癌病例趋于年轻化,由于该病早期无典型临床表现,误诊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预后较差,加之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认知不足,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严重威胁青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证实,青年人胃癌的恶性度高,转移较早,且预后较差.本文对不同性别青年胃癌患者床病理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明确影响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卫星;杨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进行体检的老年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固醇(TC).根据病例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脑梗死(n=30)、中度脑梗死(n=30)和重度脑梗死(n=20),比较三组患者之间外周血Hcy水平的差异.结果:病例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hs-CRP、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梗死组患者血Hcy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脑梗死组患者(P<0.05),中度脑梗死组患者血Hcy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脑梗死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患者外周血Hcy水平表达较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徐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肺炎患儿,按照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患儿在给予综合性护理,一周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w后实验组有21例患儿治疗显效,对照组有18例患儿治疗显效,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肺炎患儿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作者:岳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常规护理对照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而观察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之后,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并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病情,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许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因时护理和全期护理理念联合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未实施联合应用前的患者12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作为对照组,于2015年8月~2016年3月实施联合应用的1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在因时护理和全期护理理念联合应用下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5个月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为(40.36±2.19)分、功能评分为(44.20±1.82)分、畸形评分为(3.22 ±0.35)分、关节活动度评分为(4.21±0.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因时护理和全期护理理念联合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显著,能广泛推广.
作者:吴祝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接受该院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手术室管理,研究组给予手术室风险管理,对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总发生概率为3.6%,常规组风险事件总发生概率为17.9%,可见研究组出现风险事件的总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不仅可以预防风险事件,还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失眠患者时使用右佐匹克隆配合心理疏导效果.方法:收集失眠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心理疏导,将两组临床疗效及PSQI(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PSQI评分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失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右佐匹克隆配合心理疏导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显著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雪婧;杜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ATP荧光检测法评估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将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回收至供应室去污区,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手工清洗、消毒干燥后采用ATP荧光检测法来评价其清洗质量.结果: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100件腹腔镜器械,其中26件器械RLU值≤2 000,合格率26%;经改进后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的腹腔镜器械100件清洗合格率90%.结论:用ATP荧光检测法来评价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弥补了裸眼目测的局限性,为改进清洗流程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蒋松云;范淑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移动医疗App+微信群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均进行延续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延续护理中运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在Fual-meyer和Barthel指数、SF-36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模式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可取的显著效果.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脑梗死面积变化及神经功能保护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 (P <0.05).观察组治疗后梗死面积及C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可缩小脑梗死面积,对改善临床预后有重要价值,且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蔡秋伶;杨益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采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药物头孢他啶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 (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治疗重症肺炎,不仅能提高临床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任树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气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9月至次年9月期间于笔者医院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70例患儿,按治疗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仅使用布地奈德的半数惠儿归入对照组,加用孟鲁司特钠的半数患儿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在疗效上研究组(97.14%)高于对照组(77.14%),在肺功能改善状况上则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气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可以有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作者:刘志峰;申雅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