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慧芳
目的:观察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方法治疗下的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实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两年(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78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卵巢早衰患者给予综合治疗的方法,即指导患者口服坤泰胶囊、补佳乐、黄体酮胶囊;对照组39例卵巢早衰患者则口服补佳乐、黄体酮胶囊.治疗后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FSH、LH等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上,综合治疗方案下的观察组39例患者治疗有效性明显优于对照组39例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西药物综合治疗下的卵巢早衰患者临床实效性确切.
作者:叶枝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诊治的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以后的NIHSS、ADL评分以及平均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张广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结果:优质组的有效率为94.1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9.41%,并且,治疗后优质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常规组,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娜;徐巍;刘菲;才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手术中预防切口发生感染的临床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1月份至2016年11月份治疗的骨科创伤手术患者220例进行本次医学探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1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切口清创消毒处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消毒处理措施的基础上在术前和术中对切口进行控制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通过预防控制后,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0.94%,对照组患者中术后有9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8.95%,两组对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防切口感染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切口的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铭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随机分组的两组脑瘫患儿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存在精细运动障碍的脑瘫患儿精细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住院治疗的40例有精细运动障碍的脑性瘫痪儿童进行穴位注射配合作业疗法,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Peabody精细运动评定量表评估结果提示两组间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能显著提高脑性瘫痪惠儿的精细运动能力.结论:在作业疗法的基础上,穴位注射能显著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
作者:马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呼吸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促进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对该院呼吸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送检的临床标本3301份,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从呼吸科送检的3301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08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93株,占15 3%;其中标本分布主要为痰液66株、血液8株、尿液4株、胸水2株、肺泡灌洗液10株、脓1株、切口分泌物1株及胆汁1株,各自比例为71.0%、8.6%、4.3%、2.1%、10.7%、1.1%、1.1%、1.1%;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敏感性高,敏感率为100%.结论:呼吸科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多来自下呼吸道,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专科医院2016年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提高处方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从该院2016年医院信息系统中对门诊处方进行分层抽取,每天抽取10张,将药品说明书作为使用依据,对超说明书药物种类、疾病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共抽取3 650张处方,所占我院2016年门诊处方总数的1.39%;其中326张(8.93%)为超说明书用药处方;适应证超说明书情况多,发生比例占到60.12%,其次为给药频次超说明书(19.02),适应人群超说明书(13.19%);抑郁症超说明书处方张数多,所占抽样比例的24.03%,其次为强迫症(11.73%)和躁狂症(11.11%);超说明书的主要药物为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卡马西平、拉莫三嗪、丙戊酸钠.结论:我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需要对超说明书处方加强分类点评,改进初级职称医师超说明书用药现状.
作者:邹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完成医学院校教育之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的培训[1,2];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3].皮肤性病学不同于内外科,它是一门形态科学,大的特点是直观性强,大多性皮肤病以皮损表现直接诊断,经过3年的带教现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如下:
作者:胡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与常用抗生素配伍禁忌所致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0例,将其作为甲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配伍左氧氟沙星治疗;选择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30例,将其作为乙组,给予炎热清注射液配伍克林霉素治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甲组发生的不良反应类型有过敏性休克、头昏恶心、呼吸困难,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乙组发生的不良反应类型有过敏反应、腹泻、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常用的抗生素配伍使用时需注意配伍禁忌,科学配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样本,以45例为一组,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两组患者均视病情对症治疗,治疗方法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及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10.17-+2.91)、抑郁评分(11.25±3.38),较护理前相比,评分下降显著,较对照组相比,患者焦虑与抑郁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更好.研究组患者用药(100%)饮食(93.33%)运动(91.11%)复查(95.56%)依从性更强.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画着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后,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早期营养支持中,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满意度更高,对比明显(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循证护理后,缓解了患者的痛苦,患者满意度高,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所以,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儿治疗中行臀部肌肉注射的佳方法,并且分析其护理措施.方法:本次以2016年11月01日至2016年11月15日间进入该院儿科的患儿作对象,从中抽选出302例患儿进行分组观察,注射方式均选择臀部肌肉注射,予以随机分组:常规组150例行一般护理,而综合组152例则行综合护理,对2组患儿恐惧程度、家长满意度等进行分析、对照.结果:常规组150例恐惧程度(40.22±6.75)分,综合组152例(29.87±4.23),(P<0.05);常规组家长满意度79.33%(119/150),综合组是96.71%(147/152),(P<0.05).结论:对于接受臀部肌肉注射的患儿,在注射中通过予以综合护理,除了能对[J]1儿恐惧程度有效控制外,还能提升其家长满意度,所以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作者:卜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预防性护理方案应用于防范化疗患者出现静脉炎的价值.方法:研究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于该院接受化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56例患者分组观察:28例常规组用药期间行一般护理,28例治疗组用药期间则行预防性护理,对两组内静脉炎症状的发生状况进行观察.结果:28例常规组内有6例(21.43%)静脉炎患者,28例治疗组中有1例(3.57%,P<0.05).结论:当患者应用化疗药物时,为防止出现药物外渗情况出现,从而导致静脉炎形成,需于用药期间给予患者配合落实预防性护理,以进一步提升其用药环节的安全性.
作者:徐小丽;龚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胃癌是我国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同时也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致死性癌症.该病通常被认为是中老年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但受吸烟过度、饮食不当、酗酒、生活不规律或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青年人胃癌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新发胃癌病例趋于年轻化,由于该病早期无典型临床表现,误诊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预后较差,加之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认知不足,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严重威胁青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证实,青年人胃癌的恶性度高,转移较早,且预后较差.本文对不同性别青年胃癌患者床病理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明确影响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卫星;杨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褥期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60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对产褥期产妇进行整体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金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目前经常使用三种类型的梅毒检验和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三种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对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人员都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梅毒检验检测方法进行检验,主要采用了TPAP检测法、TRUST检测法、ELISA检测法,分别分析这三种检测方法在检测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结果:通过本文对梅毒患者和非梅毒患者的对比研究,其中TPAP检测法和ELISA检测法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都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准确性较高,在采用TRUST开展检验和检测工作的过程中效率较低,在临床检测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使用.结论:通过本文对三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研究,在开展梅毒检测的过程中ELISA检测技术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大范围和大批量的检测,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开展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应当综合使用者三种技术,这样才能够在建设的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杜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以及防护措施.方法:对我院近五年中的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的防护措施.结果: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物、物理和化学三方面.结论:加强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专业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制定完善的防护制度,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监管和监督,规范操作流程,有效保护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安全.
作者:杨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独活组以及美洛组,每组各40例,美洛组采用美洛昔康片口服治疗,独活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以及体征.结果:独活组患者治疗前的主要症状、体征与美洛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主要症状、体征与美洛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对近1年来在唐县人民医院诊治的16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本组162例病例中,合并胎盘早剥及胎死1例,孕产妇死亡0例,死产0例,早产新生儿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提高高危妊娠检出率、随诊率及住院分娩率,大程度减少并发症,从而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孙惠淼;田婷;李曙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喂养方式的不同对疾病发生率和病程的影响,促进母乳喂养方式的广泛普及.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该院820例4个月以内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病婴儿180例,健康婴儿640例,分析婴幼儿喂养方式的不同与疾病发生率、病程的关系.结果: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发生疾病的概率和病程均显著低于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P<0.05);城市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农村(P<0.05).结论:婴儿的喂养方式与疾病发生率关系密切,其中母乳喂养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缩短患儿的病程,临床上应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作者:黄智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