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斌;陆卫娟
目的:探讨湖南药用植物菝葜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方法:以湖南金刚藤主产区的15个菝葜材料为研究对象,用RAPD技术对其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在建立适合菝葜植物的PCR-RAPD反应体系的基础上,从45个随机引物(10 mer)中筛选出14条,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正式扩增,共获得14张DNA指纹图谱,144条DNA谱带,其中有135条为多态带.建立了基于RAPD的菝葜植物亲缘关系树形图.结果:成功地将湖南金刚藤主产区的菝葜植物划分为明山类、会同类、靖州类、雪峰山类和鸡公界类的菝葜归为会雪类、靖鸡类和明山类.会雪类与靖鸡类与明山菝葜相比较,会雪类与靖鸡类的亲缘关系又较近.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湖南省不同菝葜类型之间亲缘关系,这个研究结果是国内外首次对湖南不同菝葜类型之间亲缘关系的报道.
作者:仇萍;盛孝邦;彭琦;魏然;刘春林;黄宇明;张光贤;宋思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分析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势,提出要与时俱进,增添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完善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创新方法,实现政治工作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作者:卓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介绍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定义、功能及其主要模式,包括异步虚拟参考咨询、实时虚拟参考咨询和合作化的虚拟参考咨询.指出了图书馆实施虚拟参考咨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赵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激发中医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方法:对比两种教学法的效果,并利用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结果:中医内、儿科学与文献检索课相结合的教学法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中医内、儿科学与文献检索课具体相结合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作者:符逢春;刘百祥;陈卫平;刘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近年来文献的查阅与整理,总结本病的病因病机有正虚感邪、燥盛成毒、血虚血瘀、气阴两虚,女子冲任失调5个方面.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单方、单味药及针刺等疗法的使用,能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要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中药对干燥综合征的影响,并制定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标准.
作者:史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醒脑通络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川芎、冰片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含量测定葛根素在0.210~1.0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1.0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有效的控制醒脑通络胶囊的质量.
作者:王凡;张丽;郑伶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五磨承气汤为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0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30例用自拟五磨承气汤为主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对照组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五磨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袁永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肾复康胶囊中大黄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4.6 mm×100 mm),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大黄酚在0.1645~5.2634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8%,RSD%为2.83%(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邹文光;颜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另选择门诊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组;治疗组25例用中药加味玉屏风散汤剂治疗,对照组25例用氨茶碱、酮替芬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采血,检测血清IgE水平.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儿童(P<0.05),加味玉屏风散治疗能降低患儿血清Ig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升高,加味玉屏风散治疗能降低CVA患儿血清IgE水平.
作者:帅明华;郭春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制定喉咽清含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土牛膝、马兰草、天名精,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中主要化学成分齐墩果酸的含量.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λs=520 nm,λR=700 nm,Sx=3;灵敏度:中;展开剂:环己烷-三氯甲烷-醋酸乙酯(20:5:8).结果:本方法能准确对土牛膝、马兰草、天名精进行定性鉴别;齐墩果酸在1.008~6.04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喉咽清含片的质量标准.
作者:李娟;肖志勇;朱绍雄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加强手术室监测管理,及时采取灭菌措施,使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等灭菌合格率明显提高,减少了手术切口感染的机会,创造了良好的医疗环境.
作者:姚小红;黄秀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灌Ⅰ号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按文献[3]所报道的方法复制SD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动物不给药物;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于造成缺血前12 h、造成缺血时和再灌注时于腹腔内各注射生理盐水1 ml;复灌Ⅰ号药物干预组(Ⅰ-IR组)于造成缺血前12 h、缺血时和再灌注时腹腔各注射复灌Ⅰ号注射液1 ml.各组大鼠于相应时间点切取约1000 mg右侧腓肠肌中部肌肉,用于骨骼肌MDA、SOD、MPO的检测;切取左后肢腓肠肌行干湿重比值的检查;大鼠下腔静脉穿刺取血,取血清MDA、SOD、MPO、NO检测.结果:(1)MDA的检测结果:IR与Ⅰ-IR各组MDA含量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8 h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复灌Ⅰ号干预各组在相应时间点均较IR组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OD的检测结果:IR与Ⅰ-IR各组血清和骨骼肌SOD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h内其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3)MPO的检测结果:IR与Ⅰ-IR各组血清和骨骼肌MPO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h内随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升高,而Ⅰ-IR各组在相应时间点上均较IR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骨骼肌干湿重的检测结果:IR与Ⅰ-IR各组骨骼肌水肿明显,8 h内水肿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NO的检测结果:在再灌注后2 h时高,8 h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IR与Ⅰ-IR各组NO含量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灌Ⅰ号注射液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SOD降低的程度、降低PMN的游出数量、降低血清中NO的含量、减轻组织水肿程度.
作者:朱付平;熊光仲;范志英;袁锋;李艳艳;陈丹;龚志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骨的生成,发育,强弱,盛衰均与肾有密切关系.众多研究表明补肾法能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成骨分化,骨髓间质干细胞是多能细胞,通过诱导可分化成为骨、软骨、脂肪、肌腱,这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更完善地阐释补肾法的理论依据,对防治骨质疏松症,骨坏死,骨缺损等也有重大价值.
作者:李显澎;范海蛟;樊粤光;刘建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行关节腔注射,并配合内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1例,治愈19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6%.并对本病的发病与疗效机理进行了讨论.
作者:甘文;袁艳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通过查阅近10年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报道,发现本病辨证重在从脾胃、肝脾论治,成方验方有多种剂型,外治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亦取得较好疗效,心理干预治疗尚处在探索中.
作者:张小利;张丽霞;刘克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结合临床实际,就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论述,包括心理护理、药物化疗引起的胃肠反应护理、静脉保护对策及化疗药液渗漏或静脉炎的护理、骨髓抑制的护理、其他特殊反应的护理等.
作者:邓惠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咳喘膏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迁延期及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采用膏药穴贴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150例,并设玉屏风口服液130例为对照.抽取部分治疗组患儿在穴贴前后作IgA、IgG测定.结果:治疗组显效116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显效89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85.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敷贴前后IgA明显升高.结论:穴贴膏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再次感冒机会,起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作用.
作者:孙斌;陆卫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增食合剂治疗小儿厌食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多酶片治疗,治疗组用增食合剂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6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食合剂治疗小儿厌食证疗效较好.
作者:袁洞君;成锦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病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LBY-N6A自动清洗旋转式黏度仪等测定慢性肺心病血瘀证患者、非血瘀证患者与健康成人的血流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血瘀证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全血的高切、中切、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及血浆黏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全血高切、中切和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均较非血瘀证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增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慢性肺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对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预防和治疗慢性肺心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湘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浏阳市中医医院2004~2006年中药饮片的销售及变化情况,比较各类药物的应用.方法:利用数据库技术及医院网络软件统计分析了该院中药饮片销售金额及排名等.结果:3年中补益药、清热药、活血祛瘀药、化痰止咳药和解表药位居前5位.结论:医院药品总销售在不断上升,但中药饮片销售额呈起伏趋势,中药饮片总体价格在上涨,库存周转率在不断提高.
作者:孔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