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精胰岛素和阿卡波糖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王云霞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60例;对照组选择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选择甘精胰岛素和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手指操配合中药熏洗在手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新型手指操配合中药熏洗在手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16例手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新型手指操合中药熏洗.对比两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手指操配合中药熏洗能有效的改善手外伤术后患者的手部功能.

    作者:张佳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把该院从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老年难治性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应用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应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62.2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42.22%,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高位肛瘘利用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3例,A组采用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治疗,B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创面面积.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创面面积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肛瘘采用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治疗后,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创面面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惠小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T在肺炎型肺癌及大叶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CT在肺炎型肺癌及大叶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肺炎型肺癌患者34例作为A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者34例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肺部CT诊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单发病灶分布进行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中,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比较结果为,A组患者在支气管充血、磨玻璃影环绕等比例中明显低于B组(P<0.05);但A组在血管集束、囊状透亮影等特征中比例高于B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在叶间裂特征比较上,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CT诊断肺炎型肺癌患者以及大叶性肺炎患者发现,两种疾病病灶有着较大的相似之处,因而在临床上需要采用CT诊断,能够观察到两种疾病中的差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当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世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T诊断颅脑外伤的应用及临床优势探析

    目的:研究CT在诊断颅脑外伤中的价值和优势.方法:在该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出105例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检查对颅脑外伤的诊断符合率为97.14%,仅出现3例误诊/漏诊病例.结论:颅脑外伤的诊断中应用CT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病例,利于临床医师明确颅脑外伤的类型、具体部位、病变程度等,从而早期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梁健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究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高低,对产妇的健康恢复状况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对医院整体工作能力的一种考验.因此,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等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将针对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黄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脑损伤恢复期的早期治疗和干预康复训练

    目的:分析并研究小儿脑损伤恢复期在进行早期治疗和干预康复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4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46例小儿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为小儿脑损伤恢复期,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3例.为对照组仅单纯配合运动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感知语言等综合康复措施进行干预,对两组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早期治疗和干预期为1~2个月,对两组患儿总体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脑损伤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时候,选择综合的康复干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脑瘫的发病率.

    作者:颜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54例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性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病患进行一定的研究与探讨,并依据我国的相关标准做出诊断类别划分,并统一发放了药物进行治疗,以阳性与阴性的症状表的减分率来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这54例产后首发精神分裂中一个月之内发病人数占74.07%,一个月之后发病的人数占25.93%.根据分类标准偏执型占比51.85%,青春型占比29.63%,未分化型占比18.52%.这些患者在经过药物、心理治疗之后,痊愈的患者占比50%.显效占40.74%,有效占9.26%.结论: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发病比较急,并且具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原因,21~29岁的剖腹产的首次产妇比较常发生,并且城市的发病率比农村要高,主要为偏执型,经过一些有效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后都会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淑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的:研究和分析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运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效果.方法:在该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随机选择84例患儿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儿加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实施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患儿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具有显著的效果,应不断推广使用.

    作者:贾洪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传统推拿法配合牵引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ODI、VAS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庆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这一段期间内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26例,一组为对照组26例,分别给予前瞻性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7.7%,对照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23.1%,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6.9%,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前瞻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其发生便秘,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东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DCA循环理论在普外科带教中应用效果探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有了很快发展.近年来,随着普外科患者的增加,医疗卫生系统越来越关注普外科带教的效果,科学的、规范的、有效地普外科带教效果对可以大大提高普外科的医疗质量,介于此,在普外带教中,逐渐加强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本文将对PDCA循环理论在普外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作一探析,希望有助于我国医疗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作者:郭敏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术中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率、血压、手术满意度的观察

    目的:探讨术中采用心理疏导后,对剖宫产产妇焦虑度、手术满意度、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行剖宫产的初产妇,进行常规护理的35例为对照组,采用心理疏导的35例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产妇焦虑度、手术满意度、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关注剖宫产产妇的焦虑心态并采用心理疏导,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有效降低麻醉和手术期的应激状态.

    作者:周小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常见妇科炎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常见妇科炎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60例妇科炎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资料回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阴道微波治疗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妇科炎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手段,对于患者的药物吸收率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改善患者疾病状态,提升治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该科接诊的宫外孕病患7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70例病例随机等分成A组和B组.A组联合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B组单用甲氨蝶呤.观察两组血清β-HCG水平的改善情况,比较治愈率.结果:A组治疗后的血清β-HCG水平为(1307.15±152.03)IU/mL,明显比B组的(1741.28±178.62)IU/mL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治愈率为97.14%,明显比B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宫外孕病患联合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有助于其血清β-HCG水平的降低,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严惠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血液/体液暴露后处置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血液/体液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PTSD自评量表对湖北省手术室护士进行现场调查.结果:27%的手术室护士在血液/体液暴露后未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且发生血液/体液暴露的护士SCL-90总分和抑郁、焦虑等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PTSD阳性率为18%.结论:手术室护士血液/体液暴露后紧急处理和心理健康状况都不容乐观,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给予正确指导和心理干预,形成人文关怀的组织氛围,帮助暴露者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

    作者:祁莉荔;刘金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ACS系统中IBM磁带库存储故障维修

    目的:结合PACS系统中IBM磁带库存储故障维修展开论证,提出故障的常见方式以及维修方法.探讨适合国情的PACS存储方案的设计原则和优化的选择.方法:分析磁带库等具有海量存储、自动装载功能的设备以及如光盘库等相关系统进行分析,存储容量、总量及增长比率、确定影像高速缓存以及调用频率是论证的对象.结果:比较不同类型的存储介质,分析影像及在线合适的存储方案,以及优化了的解决方法,存储规模并根据方案内的具体特点和环境的实用性,进行规模性的方式、优化的转化,并分析不同存储解决方案的针对优势.结论:在PACS系统中,对IBM磁带库存储故障进行维修,查明原因并设置解决方案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作者:陈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的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全程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对比(1)两组患者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2)两组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度.结果:(1)两组患者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帮助急诊危重患者缩短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时间,提高医院质量.

    作者:焦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预后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间该科接诊的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病患100例,利用抽签的方式,对100例病例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应用综合护理,乙组应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等指标.结果:甲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比乙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遵医行为明显比乙组好,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中积极应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预后.

    作者:胡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1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利胆、保肝等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之上予以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数据对比无差异意义(P>0.05).结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疗效突出,可有效促进乙肝病毒DNA转阴率提升,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光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