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带教模式在新生儿病房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苏小云

关键词:人性化带教模式, 新生儿病房, 实习护生,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带教模式在新生儿病房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来该科的88名实习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名.实验组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临床带教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综合考核成绩、护生和带教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综合考核成绩平均为(91.48)分,对照组(84.41)分,实验组护生满意率为83.6%,对照组的55.2%;实验组带教满意率为100%,对照组66.7%,对比两组实验数据,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拥有更适于临床工作的综合素质,具备临床实战能力;带教满意率高,人性化模式带教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值得运用开展.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单脐动脉胎儿心脏畸形超声筛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刍议超声筛查对单脐动脉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意义.方法:2012年7月至2016年9月以存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就诊我院并行胎儿心动描记术检查的675例孕妇超为研究对象,为便于研究我们按有无存在单脐动脉而将其分为三组,将检查结果提示仅存在单脐动脉的的65例作为Ⅰ组,将单脐动脉(SUA)同时伴随其他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的13例作为Ⅱ组,将不存在SUA但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的597例作为Ⅲ组,将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情况作以比较.结果:Ⅰ组胎儿存在心脏畸形的有7例(10.8%)多于Ⅲ组22例(3.7%),Ⅱ组胎儿存在心脏畸形的有5例(38.5%)明显多于Ⅰ组及Ⅱ组(P<0.05).结论:相比单纯单脐动脉与不存在单脐动脉但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胎儿,SUA与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并存胎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要高,建议SUA与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并存胎儿尽早接受常规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以便及时确诊.

    作者:代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康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康复护理干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在不同护理方式下,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效果.方法:将该院接诊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自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失眠、排尿困难、穿刺处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除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还能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王志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前来该院做无痛胃肠镜检查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予以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护理,记录患者在静脉麻醉下实施无痛胃肠镜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情绪测试表、接受复查情况,观察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生命特征的指标状况.结果:所有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全部通过,成功率为100%,在检查后10分钟内生命特征均得到恢复.检查前、中、后三个阶段患者血压、心率、血样饱和度的波动和变化幅度较为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检查后患者不良情绪评分相较于检查前明显更低,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出现率,提高患者对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成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比分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

    目的:就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以及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对于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瘢痕面积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的各项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进行良性乳腺肿物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缩小瘢痕面积,还能够进一步避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于推广.

    作者:周艺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长期失眠对心电图的影响及相应中医辨证分析

    目的:探究长期失眠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以及其中医辩证的特点.方法:择取该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长期失眠患者组成研究组,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2例健康者组成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28.5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电图传导异常发生率、节律异位发生率、心肌肥厚发生率、ST-T改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长期失眠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可从中医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调节.

    作者:雷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镇静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目的: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镇静临床效果及护理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ICU病房应用机械通气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32例在咪达唑仑基础上给予丙泊酚联合镇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镇静治疗后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对比(P>0.05),但观察组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镇静深度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效果佳,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余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与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美托洛尔缓释片,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2)两组心绞痛治疗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丹参多酚与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肯定,可以减少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

    作者:黄一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预后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间该科接诊的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病患100例,利用抽签的方式,对100例病例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应用综合护理,乙组应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等指标.结果:甲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比乙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遵医行为明显比乙组好,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中积极应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预后.

    作者:胡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应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视野,随机划分成两组,观察组实施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功能训练,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BI、NHISS评分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差异明显.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交功能、情感功能及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激光、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脑卒中患者,能全面改善肢体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是值得推广的康复诊疗技术.

    作者:陈文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门诊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经改善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所起到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5年3~12月底62位入住的患者,并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终对比两组患者所反馈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优质护理后以96.77%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的90.32%,差异比较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满意度(90.32%)较对照组(77.42%)高.结论:经改善提高的优质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进度,并有效的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周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和派瑞松乳膏联合治疗湿疹的疗效评价

    目的:剖析复方甘草酸苷片与派瑞松乳膏联合治疗湿疹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间该科门诊接收的湿疹病患104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104例病患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有52例病患.实验组行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派瑞松乳膏治疗,对照组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经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单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的总有效率为90.3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湿疹病患进行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派瑞松乳膏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病情控制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师叶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给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78例进行研究,选取时段为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9例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而另39例给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Child-Pugh评分、ALB、TBIL、AST、ALT水平明显较优,2组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给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裴大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T对脑出血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T在脑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CT诊断,结合脑出血患者的CT诊断结果,分析影响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在82例脑出血患当中,基底节、丘脑、脑叶、小脑以及多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58.54%、19.51%、13.41%、7.31%以及1.2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血部位、出血量患者的生存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而出血量越低,其患者的生存率越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的CT诊断结果对于疾病的临床治疗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帮助患者健康尽快脱离危险,更好的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陈海军;李小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偏瘫、失语的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偏瘫、失语的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偏瘫、失语的脑梗塞患者5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发现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提高(P<0.05).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发现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偏瘫、失语的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彩色B超筛查胎儿畸形佳检查孕期选择的研究

    目的:探讨孕期利用彩色B超筛查胎儿畸形的佳时期.方法:对该院2014以来经彩色B超进行胎儿畸形筛查的1800例孕妇资料进行统计,分别统计晚孕期和中孕期的胎儿畸形检出率,同时对中、晚孕期胎儿畸形漏检率进行统计分析,终确定胎儿畸形佳检查孕期.结果:在彩色B超检查的1800例孕妇中,共筛查出胎儿畸形7例,胎儿畸形超声检出率为3.89‰.中孕期与晚孕期分别检出胎儿畸形5例(2.78‰)与2例(1.11‰).胎儿畸形漏诊、误诊共计3例,超声漏误诊率为1.67‰,其中孕中期漏误诊1例(0.56‰),孕晚期漏误诊2例(1.11‰).结论:中孕期是彩色B超筛查胎儿畸形的佳孕期.因此,中孕期产妇应当接受全面详细的彩色B超胎儿畸形筛查,必要情况下晚孕期产妇应进行复查.

    作者:陈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术中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率、血压、手术满意度的观察

    目的:探讨术中采用心理疏导后,对剖宫产产妇焦虑度、手术满意度、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行剖宫产的初产妇,进行常规护理的35例为对照组,采用心理疏导的35例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产妇焦虑度、手术满意度、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关注剖宫产产妇的焦虑心态并采用心理疏导,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有效降低麻醉和手术期的应激状态.

    作者:周小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9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成三组,腰麻麻醉为SA组,硬膜外麻醉为EA组,腰硬联合麻醉为CSEA组,观察三组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SA组、EA组(P<0.05);CSEA组麻醉后5、10 min时的MAP均低于SA组、EA组(P<0.05);CSEA组麻醉后5、10 min时的HR均明显高于SA组、EA组,30 min时HR低于SA组、EA组,对比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起效时间、麻醉消失时间与SA组、EA组相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廖年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冠心静胶囊在女性心律失常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冠心静胶囊治疗女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方法:将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1例心率失常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5例患者使用稳心颗粒治疗,实验组56例患者使用冠心静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病状明显得到缓解,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频发室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室上性心律改善总有效率、室早二联率改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冠心静胶囊能有效改善女性心率失常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相对更少,安全性较高,且能促使患者耐受性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雨;张小琼;王伟红;付晨阳;王彬;陈伟;石奇松;王喜卓;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ICC导管在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血液病化疗患者12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7%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具有一定的优势,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风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