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镇静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余红梅

关键词:机械通气患者, 丙泊酚, 咪达唑仑
摘要:目的: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镇静临床效果及护理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ICU病房应用机械通气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32例在咪达唑仑基础上给予丙泊酚联合镇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镇静治疗后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对比(P>0.05),但观察组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镇静深度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效果佳,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宫外孕患者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宫外孕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术后病理证实为宫外孕,随机分组,各自60例.腹部组采取经腹部超声诊断,阴道组采取经阴道超声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阴道组诊断符合率高达95.00%,腹部组诊断则为83.33%,阴道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腹部组(P<0.05).结论:超声诊断宫外孕有不错的价值,但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要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高志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T对脑出血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T在脑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CT诊断,结合脑出血患者的CT诊断结果,分析影响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在82例脑出血患当中,基底节、丘脑、脑叶、小脑以及多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58.54%、19.51%、13.41%、7.31%以及1.2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血部位、出血量患者的生存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而出血量越低,其患者的生存率越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的CT诊断结果对于疾病的临床治疗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帮助患者健康尽快脱离危险,更好的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陈海军;李小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声信息治疗仪治疗神经性耳鸣6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声信息治疗仪对于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接受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声信息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结果: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信息治疗仪对于治疗神经性耳鸣具有突出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作者:韩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有效对策.方法:选择曾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其以有效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患者临床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结论: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性临床护理干预,可使其疾病认知水平得以提升,可与临床治疗较好配合,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邓保玖;尹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脂综合指标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研究

    目的:对冠心病的患病风险以及血脂综合指标之间的联系.方法:研究以2017年1月至2017年2月间进入该院接受诊疗的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机筛选出56例确诊患者进行研究,设作观察组,同期选取非冠心病患者60例作比对组,均测定其血脂综合指标,并且观察2组测定结果.结果:56例观察组甘油三酯(TG)指数(1.90±0.55)mmol/L,60例比对组是(1.40±0.52)mmol/L,(P<0.05);观察组(TC)指数(4.90±0.68)mmol/L,比对组是(4.00±0.50)mmol/L,(P<0.05).此外,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指数、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指数、低密度脂蛋白(LDL)指数、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AIP)指数以及血脂综合(LCI)指数均显著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其血脂综合指标通常会比非冠心病患者高,且其当血脂综合指标出现异常时,就可能会加大冠心病的患病风险,所以要加强对各血脂综合指标的有效测定,在对患者患病风险准确评估的基础上,防止疾病出现.

    作者:赵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镇静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目的: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镇静临床效果及护理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ICU病房应用机械通气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32例在咪达唑仑基础上给予丙泊酚联合镇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镇静治疗后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对比(P>0.05),但观察组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镇静深度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效果佳,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余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查对制度的有效落实在防范包装差错发生的应用

    目的:探讨有效落实查对制度在防范包装工作差错事件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注重双人查对制度的有效落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认真查对,准确执行.结果:通过细化查对措施,准确落实查对制度,健全了质控环节控制,有效地防范和降低了差错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患者的干预效果

    目的: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对其临床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于在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90例谵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类,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给予集束化护理),采用重症监护瞻妄筛查表(ICDSD)对干预后的谵妄情况和治疗干预评分(TISS)进行比较.结果:在干预后,实验组的ICDSD评分和TI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往往病情较为严重,对于ICU的谵妄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患者谵妄的发生,而实行集束化护理后,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有所提高,病情逐渐恢复,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谭雪芹;孙爱梅;侯亚伟;米美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与接收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展开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照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完全依从率为79.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97.7%,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血红蛋白、肌酐水平以及尿素氮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雅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后观察.方法:选取该市三甲院在2016年13月至2017年1月共十个月的时间内收取入院治疗的被查出患有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将其依照病情程度、年龄以及性别等差异,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分为60例患者.治疗期间,治疗组使用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法,对照组则使用酶链检测法(ELISA)检测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所带来的差异.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研究组采用奥氮平药物治疗,对照则采用对照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的标志物联合检测法对比于单项酶联免疫法检测数据和情况更加清晰详细,临床应用效果甚好.

    作者:南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康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康复护理干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在不同护理方式下,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甲状腺激素水平对Graves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对Graves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Graves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预后状况分成三组,均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测定选择放射免疫法,同时,观察统计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B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C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组间差异对比(P<0.05),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以及TSH)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成正比,且预后越差.C组与A组和B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对Graves病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评估Graves病患者临床预后有辅助作用,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兆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究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抽取该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住院的3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发病6~24 h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内科组和外科组,给予内科组患者实行内科治疗,外科组患者实行外科治疗(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每组各16例,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存活率.结果:经对比,内科组患者的疗效低于外科组患者的疗效,存活率也明显低于外科组患者的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来说,实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利大于弊,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减少瘫痪的概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夏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甲状腺全切除或者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全或近全切除术治疗临床成效.方法:选择甲状腺癌患者60例,均为该院耳鼻喉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保守治疗(对照组,n=30)与甲状腺全或近全切除术(观察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选甲状腺癌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经统计具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11.9±1.4)d,对照组保守治疗后平均住院(19.9±2.7)d,组间具统计差异(P<0.05).安排平均1年随访,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5例复发,复发率为16.7%,具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甲状腺全或次全切除手术治疗,相较传统保守治疗方案,效果更为显著,对改善患者预后,防范复发具积极作用,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情志因素与胸痹中西医相关机制探讨

    随着双心医学模式不断发展,心脏疾患伴随心理障碍这一现象被广泛关注.情志因素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密切,因此,研究情志因素与胸痹相互作用的机制,对双心医学的发展及双心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彦杰;徐志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的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全程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对比(1)两组患者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2)两组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度.结果:(1)两组患者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帮助急诊危重患者缩短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时间,提高医院质量.

    作者:焦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40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系统性回顾我院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入院均后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方法,现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均成功完成,术后经过良好地护理均未出现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具有积极作用,临床护理是整个临床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治疗的结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唐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明原因肺部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明原因肺部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不明原因肺部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病理证实均为肺部病变,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45例.电子镜组采取电子支气管镜诊断,CT组则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诊断,对两组诊断不同疾病结果与诊断后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CT组与电子镜组诊断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与肺癌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组诊断支气管狭窄要明显低于电子镜组(P<0.05);CT组诊断后存在严重气胸,与电子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道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肺部病变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有不错价值,但各有利弊,临床诊断可结合二者综合评估.

    作者:王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给药途径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对不同给药途径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疗效予以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氨溴索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虽然在治疗有效率方面与静脉滴注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滴注,而且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患儿体征改善所需要的时间更短,雾化吸入这种给药途径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志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预后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间该科接诊的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病患100例,利用抽签的方式,对100例病例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应用综合护理,乙组应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等指标.结果:甲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比乙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遵医行为明显比乙组好,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中积极应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预后.

    作者:胡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