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娟

关键词:社区, 社区护理, 生活质量, 老年人, 高血压
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以抽签的形式进行随机分配,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75例.观察组患者运用社区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的手段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护理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平均为:140~98 mmHg,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平均为156~113 mmHg,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控制较好指标优于对照组175例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也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好控制血压,健康生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责任组长负责制在心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责任组长负责制在心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7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责任组织复杂制管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康复护理、病房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延迟出院率、循环系统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与健康教育评分与对照组(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责任组长负责制,虽然不能提高治疗护理质量,但可提高治疗、康复、病房管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周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脑损伤高危儿童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脑损伤高危儿童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损伤高危儿童的一般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早期康复治疗,对这68例脑损伤高危儿童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8例脑损伤高危儿童经康复治疗12个月后,治愈率为66.18%(45例),好转率为30.88%(21例),其早期康复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06%(66例),而无效仅2例.结论:脑损伤高危儿童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肌张力、运动发育以及异常姿势,能显著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尹鲜桃;靖敏;李博;卫彦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患者60例,按照1-60的顺序排列,其中,双数30例为治疗组,实施护理干预;单数30例为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统计护理结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输液依从性为96.8%,一次成功穿刺率为 98.2%;对照组患儿的输液依从性为79.8%,一次成功穿刺率为85.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干预作用显著,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机体不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海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下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方法研究

    在目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医疗卫生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对乡镇卫生院的相关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纵观我国乡镇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必须根据不足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促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下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工作更好的进行.

    作者:马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特点和疗效

    目的: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特点并观察修复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诊治的42例口腔修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纳入对象一般资料、修复处理类型等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42例(患牙172颗)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中,缺损牙齿122颗(70.9%),牙齿缺失50颗(29.1%);活动义齿修复32例(76.1%),固定义齿修复10例;随访修复效果良好.结论:老年口腔问题多为牙齿缺损或牙齿缺失,临床需要对其进行口腔修复处理来恢复牙齿正常咀嚼功能,其处理方式主要是活动义齿修复,其次是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后患者正确保养义齿并注意口腔卫生,能辅助提升修复治疗成功率.

    作者:刘粉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分析

    目的:针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症状的治疗进程当中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当中接受治疗的患有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患者中择取98名,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治疗干预措施,对实验组则加以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措施,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P<0.05).另外,在不良反应上,实验组的患者出现轻微的注射位置瘀斑,没有影响治疗进程.结论:在临床当中,针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赵志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无创接产技术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接产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实施无创接产的产妇298例,根据产妇镇痛的意愿分为观察组160例,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对照组138例,未采用镇痛方法.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会阴损伤情况、中转剖宫产及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组实施无创接产阴道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实施硬膜外镇痛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转剖宫产及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分娩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极大降低了女性分娩时的产痛,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降低了阴道裂伤程度及产妇的焦虑程度,且不增加中转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促进了自然分娩.

    作者:陈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ICC导管在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血液病化疗患者12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7%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具有一定的优势,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风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彩色B超筛查胎儿畸形佳检查孕期选择的研究

    目的:探讨孕期利用彩色B超筛查胎儿畸形的佳时期.方法:对该院2014以来经彩色B超进行胎儿畸形筛查的1800例孕妇资料进行统计,分别统计晚孕期和中孕期的胎儿畸形检出率,同时对中、晚孕期胎儿畸形漏检率进行统计分析,终确定胎儿畸形佳检查孕期.结果:在彩色B超检查的1800例孕妇中,共筛查出胎儿畸形7例,胎儿畸形超声检出率为3.89‰.中孕期与晚孕期分别检出胎儿畸形5例(2.78‰)与2例(1.11‰).胎儿畸形漏诊、误诊共计3例,超声漏误诊率为1.67‰,其中孕中期漏误诊1例(0.56‰),孕晚期漏误诊2例(1.11‰).结论:中孕期是彩色B超筛查胎儿畸形的佳孕期.因此,中孕期产妇应当接受全面详细的彩色B超胎儿畸形筛查,必要情况下晚孕期产妇应进行复查.

    作者:陈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11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791,P<0.05).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与实验组相比较,评分明显升高(t=2.874,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72.73%,F=11.758,P<0.05).结论:针对耳鼻喉科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马永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4年10月至 2016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通心络胶囊,并监测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93.33%)著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发作次数,且毒副反应风险较低,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蔡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传统推拿法配合牵引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ODI、VAS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庆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断进展

    心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评估疑似心肌炎患者多采用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结合来确诊.然而,由于缺乏广泛可用的、安全的、准确的非侵入性的诊断测试,真正的发病率和心肌炎的患病率是未知.本文阐述了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和诊断的新进展,希望能引导更准确的诊断方式和非侵入性的测试.

    作者:陶莉莉;杨思进;李馨;徐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研究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探讨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并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以期为今后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患有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0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手段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手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护理期间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等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在住院护理期间未发生因治疗或护理干预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事件.结论:针对患有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工作、心理护理干预等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强化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且综合护理干预具有安全性较高等优点,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绍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及效果

    目的: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入选本次研究中的340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其入选时间为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为了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入选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340例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后,效果优良率经计算后为94.12%(320/340),且术后6个月4例患者产生深静脉血栓.结论:对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荟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系统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加入系统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增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于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有效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的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乡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避孕药具的售卖地点进行随机的访问和调查,对避孕药具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关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发现,在目前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水平低下,管理的制度不合理,管理人员的分工不明确以及对育龄的情况无法进行具体的掌握等.结论:根据目前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要采取相关的具体措施进行处理,才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水平.

    作者:肖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腹症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以9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患者术后发生腹胀的临床因素,并分析给予患者适当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受试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护理,试验组(47例)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试验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导致急腹症患者术后发生腹胀的临床因素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能显著降低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曲跃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DCA循环理论在普外科带教中应用效果探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有了很快发展.近年来,随着普外科患者的增加,医疗卫生系统越来越关注普外科带教的效果,科学的、规范的、有效地普外科带教效果对可以大大提高普外科的医疗质量,介于此,在普外带教中,逐渐加强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本文将对PDCA循环理论在普外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作一探析,希望有助于我国医疗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作者:郭敏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延期愈合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延期愈合原因.方法:对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是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伤口Ⅰ期愈合10例,伤口延期愈合2例.结论:跟骨骨折常伴有软组织水肿和挫伤,不佳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处理,切口边缘坏死的危险性很高,导致伤口延期愈合或者不愈合.

    作者:陈嘉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