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艺真
目的:研究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该科接诊的宫外孕病患7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70例病例随机等分成A组和B组.A组联合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B组单用甲氨蝶呤.观察两组血清β-HCG水平的改善情况,比较治愈率.结果:A组治疗后的血清β-HCG水平为(1307.15±152.03)IU/mL,明显比B组的(1741.28±178.62)IU/mL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治愈率为97.14%,明显比B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宫外孕病患联合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有助于其血清β-HCG水平的降低,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严惠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了76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分别对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相比对照组患者有了明显的改善,且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在化疗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颜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明原因肺部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不明原因肺部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病理证实均为肺部病变,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45例.电子镜组采取电子支气管镜诊断,CT组则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诊断,对两组诊断不同疾病结果与诊断后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CT组与电子镜组诊断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与肺癌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组诊断支气管狭窄要明显低于电子镜组(P<0.05);CT组诊断后存在严重气胸,与电子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道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肺部病变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有不错价值,但各有利弊,临床诊断可结合二者综合评估.
作者:王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协调性以及连续性,从而帮助患者在今后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方法 通过对于文献的参考,采用描述性统计对于结果进行得出.结果:通过调查发现,五成以上的病患有以上疾病,七成患者在当期就医,五成以上去过两家及其以上的医院,而乡镇方面则治疗效果较差.上级医生将病患推荐给下级医生的只占四成,其中只有四成的下级医生会继续对于已有的诊疗信息进行应用.结论:农村高血压患者在农村医院的就诊率上升,但由于当前农村医院的协调性以及连续性较差,因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于农村医院的整合.
作者:陈中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浓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小儿麦粒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130例小儿麦粒肿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有65例患儿,对照组应用常规浓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研究组应用高浓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2.3%,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2.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3.8%,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1%,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麦粒肿应用高浓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可获得显著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肖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对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洁灭菌流程管理工作进行思考,为人员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流程,对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文中,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许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波结合阴道给药治疗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的58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宫颈炎康栓阴道给药结合宫颈微波治疗,观察其疗效并随访复发率.结果:58例中,19例治愈(32.7%),显效30例(51.7%),有效6例(10.3%),无效3例(5.3%),总有效率94.7%.结论:微波结合阴道给药治疗宫颈糜烂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郑治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的临床效果与方法.方法: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病人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50例.观察病人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病人则使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结论: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崔娇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考察第二适应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新兵下连20天后,使用SAS和SDS量表进行测查,随后进行问卷调查和回访.结果:541名新兵SAS得分为(38.8±4.72)分,SDS为(43.1±6.47)分.重点关注人员为34人,占全体人数的6.3%.结论: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对于体质弱、能力差的个别新兵应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心理支持,保证新兵的心理健康.
作者:余炯枚;丁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联合顺铂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癌肿病灶缓解率(82.5%)与对照组(77.5%)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联合顺铂治疗后,使得治疗效果均明显增高,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徐振刚;刘江涛;王世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采取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9例,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4例,给予常规药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尼莫地平药物治疗,治疗1个月后,采取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对患者痴呆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尼莫地平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痴呆整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沈珺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行重点护理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常规组和重点组,各58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重点组行重点护理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舒适度以及膀胱痉挛的恢复情况.结果:重点组痉挛评分、痉挛程度以及痉挛时间均优于常规组,重点组舒适度56例(96.55%)显著高于常规组46例(79.31%),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行重点护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膀胱痉挛程度,同时,还能够缩短痉挛持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毛晚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在目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医疗卫生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对乡镇卫生院的相关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纵观我国乡镇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必须根据不足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促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下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工作更好的进行.
作者:马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舒适护理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日至2015年2月20日期间的4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基础心衰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上加舒适护理项目,对比两组之间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心衰护理成效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和护理成效为95%,而对照组的满意度和护理成效为8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基础护理+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度很高,舒适护理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唐嘉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大小的胰岛素笔用针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直射之后,对患者局部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共200例用采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组各100例[1].首先,由我院护士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不同大小注射针注射,并在3 d末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并对针头型号调换后采用相同方式再次进行评估.之后两组患者在家应用所学方法进行自行注射.两组首先都采用31G×5 mm的胰岛素笔用针头注射胰岛素,在半年后,观察组则采取32G×4 mm的胰岛素笔用针头注射,结果在一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患者的使用感受,以及局部疼痛感受.结论 观察组患者在应用32G×4 mm的笔用针头注射后,局部疼痛感得到了减轻.
作者:胡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措施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所有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6 w后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从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方面来看,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患者的生活质量来看,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P<0.05).结论:对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要想更好的改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可以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
作者:席春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在脑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CT诊断,结合脑出血患者的CT诊断结果,分析影响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在82例脑出血患当中,基底节、丘脑、脑叶、小脑以及多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58.54%、19.51%、13.41%、7.31%以及1.2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血部位、出血量患者的生存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而出血量越低,其患者的生存率越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的CT诊断结果对于疾病的临床治疗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帮助患者健康尽快脱离危险,更好的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陈海军;李小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呼吸机属临床ICU常用急救、生命支持设备,可以此设备缓解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且因呼吸衰竭致死的患者数量亦随之减少.但若呼吸机应用中未能严格管理与维护,则极易引发患者产生诸多潜在性并发症,这亦说明要不断加强呼吸机应用中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提高呼吸机的应用安全性及临床救治成功率,降低临床风险发生率.
作者:袁华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进行外科手术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坚强内固定系统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可吸收的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临床感染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7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感染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感染率为27.5%,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口腔颌面骨折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可吸收类型的内固定系统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钟开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与脑电图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该院2014年至2016年所收治的30例PDD患者,使用日本光电4418K型脑电图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在30例患者中,患者脑电图表现α波前移/泛化有5例、α波不对称有4例、α波慢化有4例、额区θ波增加有7例、正常图形有10例,异常率为66.67%.脑电图异常和患者年龄以及病程有关,和患者性别无关.结论: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迟缓等方面,而针对PDD患者脑电图其主要表现为α波前移/泛化、α波不对称、α波慢化、额区θ波增加等方面.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