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芽百合质量的研究

童巧珍;周日宝;高彦宁;贺又舜;王朝晖

关键词:龙芽百合, 水分测定, 灰分测定, 浸出物测定
摘要:目的:对龙芽百合的质量进行研究.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水分测定第一法,附录IX K灰分测定法,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龙芽百合的水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和总灰分的含量.结果:测得15批中药材龙芽百合的水分平均含量为11.35%;总灰分平均含量为3.07%;冷浸法和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分别为20.51%和36.6%;60%乙醇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21.81%.结论:中药材龙芽百合的含水量不得超过14.0%,总灰分含量不得高于3.60%,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9.00%,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7.50%,60%乙醇浸出物量含量不低于19.0%.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对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颌间牵引复位,牙弓夹板钢丝结扎固定,术后应用丹参注射液.结果:术后1年骨折线消失,骨质透光影一致,髁状突外型接近正常,开口度、面型及咬合关系均满意.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本病,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愈合时间短,并且可避免手术造成的创伤及并发症.

    作者:邹丽华;胡革;伍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银杏叶片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为74.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改善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心电图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其机理可能是与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粘度,改善冠脉循环,增加心肌供血有关.

    作者:夏仪莹;张崇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试论医学院校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学院校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现状,浅述了要培养医学院校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可以通过对学生设定目标,建立阶梯式的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形式,开发学生的潜能来提高语言能力.

    作者:郑湘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针刺麻醉下行拔牙术28例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针刺麻醉与利多卡因局部阻滞麻醉下行拔牙术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麻醉拔牙的麻醉效果.方法:将54例拔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麻醉组(简称针麻组)28例,采用针刺麻醉,西药麻醉组(简称药麻组)26例,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阻滞麻醉.对针麻效果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并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针麻组优良率96.43%,药麻组优良率92.31%,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麻组术中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麻醉使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拔牙术,具有镇痛作用,且安全简便、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故可作为临床拔牙术的麻醉方法之一.

    作者:唐云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龙芽百合质量的研究

    目的:对龙芽百合的质量进行研究.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水分测定第一法,附录IX K灰分测定法,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龙芽百合的水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和总灰分的含量.结果:测得15批中药材龙芽百合的水分平均含量为11.35%;总灰分平均含量为3.07%;冷浸法和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分别为20.51%和36.6%;60%乙醇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21.81%.结论:中药材龙芽百合的含水量不得超过14.0%,总灰分含量不得高于3.60%,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9.00%,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7.50%,60%乙醇浸出物量含量不低于19.0%.

    作者:童巧珍;周日宝;高彦宁;贺又舜;王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应用正清风痛宁加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n=40)单纯行膝关节腔注射正清风痛宁,B组(n=40)膝关节注射正清风痛宁后加物理疗法(中频、强化中频).结果:治疗10天后,A、B两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0天后,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B组的疗效为优.结论:正清风痛宁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在此基础上加物理疗法其疗效更优于单纯使用正清风痛宁.表明康复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关节功能的重要环节.

    作者:彭小玉;夏爱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穿山甲加减排石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碎石后50例临床观察

    观察穿山甲加减排石汤在超声碎石后的排石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法,将100例经超声碎石后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服用穿山甲加减排石方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抗炎、输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穿山甲加减排石方运用于超声碎石后的排石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新朝;邱晓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健脑益智合剂的研制及葛根的选用

    目的:探讨健脑益智合剂的配制和质控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薄层色谱法对健脑益智合剂的研制及葛根与粉葛根所含葛根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粉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较野葛根低约8~10倍.结论:健脑益智合剂宜选用含葛根素高的野葛根.

    作者:王晓梅;阳利龙;李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膜后隙在急性胰腺炎螺旋CT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腹膜后隙在急性胰腺炎螺旋CT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CT室56例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结果:本组5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中,44例累及腹膜后隙,主要CT征像有:胰周蜂窝织炎、肾筋膜增厚积液及破裂、肾周及肾旁后间隙内条索状小片状及弥漫浸润灶等.结论:腹膜后隙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受累范围和程度特别是肾旁后间隙和双侧肾筋膜的受累往往反应了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符合率大于70%.

    作者:李松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60例体会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胫骨平台骨折60例,采用单侧支持钢板、双侧支持钢板、L-TCP支持钢板、螺钉及植骨手术治疗,术后加强支持对症治疗及中药煎水外熏洗、CPM机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60例随访3~30个月,经综合评分:优45例,良9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0%.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应解剖复位,内固定牢靠,尽早功能锻炼是获得满意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向军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54例小结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配合抗菌药物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附睾炎8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用喹诺酮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李山山;潘明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开展医院人性化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文章阐述了医院内部实行制度化管理,转变观念,沟通和谐医患关系和建立服务长效机制,从而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作者:徐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移植术后移植肾破裂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移植肾破裂病人的护理,分析了移植肾破裂的原因,且从预防措施、严密观察病情、移植肾破裂的护理、心理护理四个方面提出了护理对策.

    作者:关丽华;全小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创三棱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86例临床观察

    采用微创三棱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86例,结果在3~6月内全部愈合,后出现股骨头塌陷1例,轻度股骨头坏死8例.总有效率达89.2%.

    作者:范和平;范花平;范卫平;曾鹏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2 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 例确诊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参附注射液60ml静滴,每日1次,14 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客观检查指标方面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较单用西药治疗疗效为优.

    作者:张华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诊断和治疗问题.对CSM正确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非手术和手术等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入路、减压方法、植骨与内固定的选择,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和治疗有效率.

    作者:李木清;姚共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2例混合痔术后创面注射加中药液坐浴的临床观察

    目的:用亚甲蓝布比卡因混合注射混合痔术后创面,加中药液坐浴观察对术后的肛门疼痛及创面愈合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术后在创面注射的基础上加中药液坐浴,对照组40例用0.1%高锰酸钾液坐浴,观察两组术后的肛门疼痛,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均为临床痊愈,但治疗组对术后肛门疼痛改善效果明显,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的愈合时间为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改善肛门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阿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肛瘘121例临床观察

    采用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肛瘘,治愈率100%,平均疗程25.6天,随诊1年无1例复发.而采用常规低位部分切开,高位部分橡皮筋挂线的低切高挂手术治疗的患者,治愈率97.5%,平均愈合时间40.5天.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方法与传统挂线术比较,具有痛苦小,恢复快,不易复发,无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葛华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针刀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8例小结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96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8例,予局封后小针刀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8例,予局封后手法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治愈33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中治愈17例,总有效率为79.1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局封后予小针刀配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内服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周志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42例小结

    采用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方法治疗尖锐湿疣42例,结果治愈3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2%.并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机理进行了讨论.

    作者:沈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