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长青;王晓岳;孙清元;许露;方烨
目的:建立HPLC对奇应内消膏中山奈所含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含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Inertsil ODS-3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50:50);检测波长:309 nm;柱温:室温.结果: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57%.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奇应内消膏中山奈所含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史自东;刘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复方七芍降压片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的降压作用及对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影响.方法:采用二肾一夹(2K1C)法建立RH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复方七芍降压片高剂量组、复方七芍降压片中剂量组、复方七芍降压片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应用尾袖法检测大鼠血压,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复方七芍降压片能降低RHR血压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具有降低RHR血压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有关.
作者:范瑜洁;张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对15例拇指软组织缺损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7月,平均3月.皮瓣血运、质地良好,外形修复理想,受伤拇指的长度得到保留,拇指感觉恢复.术后经功能锻炼,配合中药熏洗,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于拇指软组织缺损,尤其在合并多指损伤时,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完成对裸露组织的覆盖,可避免受创拇指有效长度的进一步短缩和恢复理想的感觉.
作者:李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还少丹对SD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丙二醛(malo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老年药物组、老年对照组及青年对照组SD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GSH-Px活性及MDA含量,GSH-Px活性测定采用DTNB法,MDA含量测定采用TBA法.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大鼠血清及肝中GSH-Px的活性下降,而MDA的含量升高(P<0.01);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药物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的GSH-Px活力增高,MDA的含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还少丹能明显升高实验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说明还少丹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谭峰;刘群良;张月娟;阳力争;胡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味二妙散治疗原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加味二妙散治疗,对照组采用理疗治疗.结果:两组治疗5天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2%,对照组为81.5%,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二妙散治疗原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伍崇武;王文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为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现行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是否符合我国当前中药学工作实践的需要,通过对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校生及用人单位等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对中药学专业方向的设置与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调整了中药学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体系.
作者:李小翚;吴清和;王利胜;杨慧清;刘淑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0例131只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其中治疗组80例81只眼使用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0例50只眼使用西药口服治疗,10天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7%,平均治愈天数24.3天;对照组有效率为82.0%,平均治愈天数36.3天,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显效快,治愈率高.
作者:江志华;陈志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九味排石汤对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九味排石汤,结合辨证和运动治疗泌尿系结石76例.结果:总有效率86.8%.结论: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石排石、运脾除湿的良好作用.
作者:肖政华;杨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回顾本院5年内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7例,采用动力性髋螺钉(DHS)手术治疗及牵引治疗,结合中医三期辨证治疗.术后随诊,髋关节采用Parker活动评分法,膝关节按Merchan评分标准,手术组168例,Parker评分为(7.0±1.8)分,Merchan评分优47例,良98例,可21例,差2例,优良率86.3%;牵引组19例,Parker评分为(6.6±2.5)分,Merchan评分优2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63.2%.表明保守或手术方法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都有良好的疗效,其中采用动力性髋螺钉(DHS)较牵引治疗效果为优.
作者:杨晓光;张志海;何铭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642例新生儿病房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2例住院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72例,医院感染率为11.21%,主要是呼吸道感染(45.83%)、胃肠道感染(25.00%)、皮肤软组织感染(16.67%)、脐部感染(9.72%)、其他(2.78%).感染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革兰氏阳性(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链球菌为主.结论:加强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加强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菌素,是预防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郑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的:观察银杏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将13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注射液,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分别为24.0%,76.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有明显疗效.
作者:康承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舌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舌痛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中药汤剂结合维生素类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好转4例;对照组痊愈0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赵志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妇炎洗液中小檗碱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以Kromasil KR100-5 C18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48:52,每100 ml含0.1g十二烷基磺酸钠),检测波长365nm,样品用流动相稀释后进样分析.结果:小檗碱在0.2~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1%,RSD为1.51%.结论:本方法能准确、快速测定妇炎洗液中小檗碱的含量.
作者:喻红专;彭学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脑心清分散片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甲醇-水(10:90)(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6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原儿茶酸在30~60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8.52%(n=5).结论:本测定方法为脑心清分散片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胥新元;彭艳梅;胡薏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银杏酸的色谱分离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氯仿提取,SiO2/Ag+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法从银杏外果皮中分离得到3种银杏酸单体,应用光谱技术鉴定了其结构,并建立了银杏叶制剂中的银杏酸含量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通过结构确证,分离得到的3种单体银杏酸-Ⅰ(C13:0)、银杏酸-Ⅱ(C15:1)、银杏酸-Ⅲ(C17:1)结构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在总银杏酸中所占比例高.结论:本法确立了银杏酸的分离纯化方法和银杏叶及其制剂中银杏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用3种单体作为对照品来定量分析能更准确测定银杏酸含量.
作者:赵月珍;陈正收;徐瑾;周应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虽以多系统受累为主要特点,但在病程的某一时期,可以是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的损害为突出表现,以致易被误诊为肾炎、心包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癫痫或关节炎等.有时发作与缓解交替,少数可持续缓解多年.我科收治1例误诊为感染性发热、肺部感染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慧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采用番泻叶合碳酸氢钠以沸水泡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108例,结果药后排气排便快者为30min,慢者为4h,平均2h,停药后无1例再次出现腹胀.文章对其药理机制进行了讨论.
作者:马连胜;沈勤耀;罗金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观察运用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给42例顽固性失眠患者肌肉注射薄芝糖肽注射液.结果:治愈22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失眠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昊;刘思源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总结青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直视微创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此类病例128例,其中44例采用常规摘除术,84例采用X线标记定位,直视微创手术并随访.结果:平均随访2.5年,根据Makai标准评定,微创组优良率97.6%,常规组优良率86.4%.直视微创术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方法(P<0.01).结论:直视微创术治疗青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使竖脊肌被干扰度降到低,椎管内疤痕粘连少,避免小关节功能紊乱,大限度地保留椎间孔的高度,确保腰椎骨性结构的稳定性.
作者:周云;罗保林;隆牧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乌鸡地黄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0845~0.2535μg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3,平均回收率为98.15%,RSD为1.05%(n=6).结论: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够控制产品的质量.
作者:苏连彩;邝裕兴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