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骨折患者的中医饮食调护

尹梅君

关键词:骨折, 中医, 饮食调护
摘要:文章根据骨折患者临床表现及三期生理心理特点,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采用辨证施护的原则,对骨折患者饮食从四气五味调配,三因制宜原则施护及调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作用;方法:将88例本病患者分为艾灸组46例,中药组42例,艾灸组治疗以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肾俞、肝俞、脾俞、丰隆等穴,每日或隔日1次;中药组辨证治疗,内服中药.结果:艾灸组46例,有效35例,其中15例已怀孕,有效率76.08%;中药组42例,有效32例,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治疗不孕症有肯定的疗效.且较之中药有操作简单、经济、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势.

    作者:黄进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象皮生肌膏的制备与质量标准

    目的:研究象皮生肌膏的制备,建立象皮生肌膏的质量标准.方法:将当归、人参、生地、土鳖虫、天龙等中药制成软膏剂,对当归、人参、生地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本品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相应位置具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空白对照无干扰.结论:该制剂的制备方法可行,能保证制剂质量,检验方法能准确、方便地进行定性鉴定.

    作者:刘金玲;左美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力臂反弹撬拉固定架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与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运用经皮穿针力臂反弹撬拉固定架的方法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2例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皮穿针力臂反弹撬拉固定架固定的方法,对照组采用DHS手术固定的方法,对两组患者从治疗效果、创伤大小、操作的复杂程度、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快慢、对骨骼远期的干扰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0.62%,对照组为89.21%,两组优良率相当;治疗组的创伤小、操作简便、费用较低、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快、对骨骼远期的干扰小.结论:采用力臂反弹撬拉固定架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方法优势显著.

    作者:高书图;陈洪干;李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复杂型桡骨远端骨折12例小结

    采用手法复位、U型石膏外固定及中药内服、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复杂型桡骨远端骨折12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1年,优良率达91.7%.本方法具有容易掌握、便于推广、经济实用、疗效好等特点.

    作者:孟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学龄前患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术后护理

    对108例学龄前患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进行术后监护护理.经过对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呼吸、循环生理解剖特点的分析,总结出患儿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术后镇静、用药支持是保证术后顺利与疗效的关键;同时也了解了循环稳定、心理护理在患儿术后监护的重要性.

    作者:侯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脏器的超声观察

    文章报道了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对盆腔脏器进行超声检查的观察结果.发现术后盆腔的二维声像、卵巢、输卵管、膀胱等脏器声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临床判断术后情况变化及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方湘治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论化学实验基本素质的培养与设计能力的提高

    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学类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基础.为了培养提高药学类专业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在化学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学生化学实验基本素质,化学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才有可能落在实处.

    作者:冯务群;周安存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国内对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其疗效得到肯定.针对CRF发生的各个环节,国内外学者对大黄及其提取物治疗CRF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作者:周刊;卢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康复医学的发展及其文献分类

    文章阐述了康复医学发展及其文献概况,提出了其文献的大量涌现,使现有的该类文献的类目体系难以适应.建议调整现行的康复医学类目,设立了一个能满足现代康复医学需要的分类体系,既有利于读者检索和利用,也便于资源共享与交流.

    作者:郑荣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从补肾活血法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之探讨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和治则治法,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病机是卵子发育延迟和排出障碍,主要病理基础是肾虚血瘀,补肾活血法是中医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并提供了临床常用的补肾活血方药.

    作者:伍娟娟;李克湘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吴忠文主任医师治疗疑难杂症验案四则

    文章介绍了吴忠文主任医师治疗硬皮病、顽固性呃逆、产后尿潴溜、扩张性心肌病四则病案的诊治方法,认为首先是抓主要的病、征,跳出囿于病名的圈子,然后予以综合辨证.

    作者:李永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彭述宪从肝论治诸病治验选录

    文章总结了彭述宪主任医师从肝论治胸痛、噎膈、胃脘痛、腹痛、便秘、麻木验案6则;并分析了其选方及治疗机理.

    作者:彭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谈护士与癌症病人的沟通技巧

    护士与癌症病人的信息交流,应用技巧性沟通,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优良的治疗环境,对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安全感,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鸿;熊家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广东匙羹藤乙醇提取物降血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广东匙羹藤乙醇提取物(GIAE)对多种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小鼠模型以及正常小鼠,在口服给药后,测定各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结果:GIAE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肾上腺素、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小鼠也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结论:GIAE对多种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余其卢;李东东;王定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消脂胶囊中大黄素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消脂胶囊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 Hypersil-ODS C18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大黄素在40~400 n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1%,大黄素与其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消脂胶囊中大黄素含量测定.

    作者:周晋;贺福元;刘文龙;伍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病理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更新教学思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文章还介绍了CAI课件的制作方法与网络教学.

    作者:刘艳红;周建华;李景和;邓征浩;曹慧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消癥益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癥益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消癥益肝片,对照组口服大黄虫丸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LT、AST均显著下降( P<0.05或0.01),较对照组为优(P<0.05);两组治疗后GLB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HA、C-IV 、LN、PⅢP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其中HA、LN、C-IV下降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癥益肝片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症状体征,具有减轻肝脏炎症活动性,促进肝功能恢复,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的作用.

    作者:贺劲松;周大桥;高辉;童光东;彭立生;陈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2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普通针刺疗法,两组均配合适当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95.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方法和普通针刺方法在治疗单纯性肥胖方面疗效相当,但是患者对穴位埋线易于接受且能坚持.

    作者:熊健;左珊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痹证6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痹证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辨证分型,分为风寒湿痹证组39例和风湿热痹证组26例进行治疗.结果:风寒湿痹证组近期治愈10例,总有效率为94.9%;风湿热痹证组近期治愈2例,总有效率为73.1%.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痹证有明显疗效,尤以风寒湿痹效果更佳.

    作者:黄光怀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降脂茶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降脂茶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确诊为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降脂茶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用55例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1.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茶合辛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明显,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的中药制剂,2药合用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好.

    作者:罗树梅;辛振杰;黎海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