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敏
目的:为评价正清风痛宁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46例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3个月随访有效率分别为80%和57%,6个月分别为68%和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甘文;刘华文;欧泽云;袁艳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文章概述了湖南省名老中医詹镇川在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中,通过严谨的辨证、独特的处方用药、灵活的正骨手法,治愈了许多特殊的骨伤病例;介绍了他勤求古训、广闻博识,又不断创新,融中西医于医疗实践中的学术思想.
作者:肖运生;肖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多糖因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文章综述了植物多糖在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抗炎、抗溃疡、降血糖、降血脂、抗凝血及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作者:邓小云;丁登峰;戴美红;向大雄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采用手法复位、U型石膏外固定及中药内服、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复杂型桡骨远端骨折12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1年,优良率达91.7%.本方法具有容易掌握、便于推广、经济实用、疗效好等特点.
作者:孟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文章根据近年文献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包括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对本病的治疗存在的问题如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疗效评定尚缺乏统一标准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者:赵春梅;王小云;杨洪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文章总结了彭述宪主任医师从肝论治胸痛、噎膈、胃脘痛、腹痛、便秘、麻木验案6则;并分析了其选方及治疗机理.
作者:彭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以拔伸手法为主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以拔伸手法为主,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12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74.2%.结论:拔伸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作者:李准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丹钩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8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采用丹钩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脑血流图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分别为77.1%和66.7%,两组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钩汤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平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普通针刺疗法,两组均配合适当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95.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方法和普通针刺方法在治疗单纯性肥胖方面疗效相当,但是患者对穴位埋线易于接受且能坚持.
作者:熊健;左珊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IABP在心脏直视手术后的疗效,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观察10例心脏直视手术后的患者应用IABP增强心肌收缩力,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肌供血,准确了解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制订严密的护理方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9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1例患者因脱机困难,心、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于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使用IABP后可改善心脏及全身情况,提高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率,而心脏直视手术应用IABP的观察与护理是对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邹冬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对<生药学>教学进行大胆探索与锐意创新,提出理论联系实际、药名联系实物的指导思想与理念,构建本学科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运用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策略和编码策略,激发与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与记忆成效,并辐射到全体同学,使他们以快的速度、少的精力获取较多的信息,达到持久记忆.
作者:许友毅;全世建;谭树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58例,分别采用化瘀通络汤66例和腰痛宁治疗,两组病例均给予牵引、卧硬板床休息.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6例,总有效率为92.42%,对照组分别为23例、79.34%,经统计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湘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文章综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其在中医证候研究、中药功效研究及复方研究、中医舌诊研究和中医脉象研究四个方面的应用.
作者:尹耀慧;金益强;易振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恢复期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1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和络泰粉针剂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作静脉滴注.共观察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和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余蓉;陈潮;何淑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熄风通络止痛汤口服.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8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分别为4例、6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蒋福生;刘淑云;邹伟;单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有利于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体系,为有关部门和院校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和咨询法对3个省、9个县、27个乡(镇)、81个村的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查分析和可行性论证.结果:接受调查的农村在职中医药人员1968人中,80%以上的被调查者个人收入低、学历低、水平低等,急需在职教育培训.结论: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利于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的政策体系.
作者:袁长津;邵湘宁;姚旭;徐超伍;魏高文;聂绍通;杨文洲;刘克耀;刘庆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消癥益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消癥益肝片,对照组口服大黄虫丸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LT、AST均显著下降( P<0.05或0.01),较对照组为优(P<0.05);两组治疗后GLB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HA、C-IV 、LN、PⅢP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其中HA、LN、C-IV下降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癥益肝片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症状体征,具有减轻肝脏炎症活动性,促进肝功能恢复,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的作用.
作者:贺劲松;周大桥;高辉;童光东;彭立生;陈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金土冲剂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金土冲剂治疗寻常型痤疮120例,并与维胺脂胶囊对照观察60例.两组均按2周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48例,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分别为6例、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土冲剂是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有效复方,可降低痤疮的复发率.
作者:王建湘;朱明芳;边鲜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列散瘀胶囊对实验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癃闭舒组和前列散瘀胶囊低、中、高3个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丙酸睾丸酮皮下注射引起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连续给药30天,称取动物体重,采用心脏采血,将动物处死,摘除前列腺各叶,称取前列腺湿重.计算大鼠前列腺指数,每例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检测大鼠血清bFGF含量.结果:大鼠体重、前列腺重量及前列腺指数比较:损伤模型组大鼠体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轻(P<0.05),而前列腺重量明显增加(P<0.01),前列腺指数明显升高(P<0.01);前列散瘀胶囊高剂量组与损伤模型组相比,前列腺重量明显减轻(P<0.01),前列腺指数明显下降(P<0.01).bFGF浓度比较:损伤模型组大鼠血清bF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损伤模型组相比,前列散瘀胶囊高、中剂量组和癃闭舒组大鼠血清bFGF浓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散瘀胶囊能降低实验大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及血清bFGF浓度.
作者:席建元;贺菊乔;周亮;刘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凉血脱敏汤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用凉血脱敏汤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对照组口服开瑞坦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总有效率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凉血脱敏汤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郭建辉;曹毅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