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辉;曹毅
护士与癌症病人的信息交流,应用技巧性沟通,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优良的治疗环境,对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安全感,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鸿;熊家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象皮生肌膏的制备,建立象皮生肌膏的质量标准.方法:将当归、人参、生地、土鳖虫、天龙等中药制成软膏剂,对当归、人参、生地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本品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相应位置具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空白对照无干扰.结论:该制剂的制备方法可行,能保证制剂质量,检验方法能准确、方便地进行定性鉴定.
作者:刘金玲;左美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拟降脂茶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确诊为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降脂茶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用55例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1.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茶合辛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明显,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的中药制剂,2药合用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好.
作者:罗树梅;辛振杰;黎海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58例,分别采用化瘀通络汤66例和腰痛宁治疗,两组病例均给予牵引、卧硬板床休息.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6例,总有效率为92.42%,对照组分别为23例、79.34%,经统计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湘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和治则治法,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病机是卵子发育延迟和排出障碍,主要病理基础是肾虚血瘀,补肾活血法是中医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并提供了临床常用的补肾活血方药.
作者:伍娟娟;李克湘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金土冲剂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金土冲剂治疗寻常型痤疮120例,并与维胺脂胶囊对照观察60例.两组均按2周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48例,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分别为6例、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土冲剂是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有效复方,可降低痤疮的复发率.
作者:王建湘;朱明芳;边鲜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运用经皮穿针力臂反弹撬拉固定架的方法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2例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皮穿针力臂反弹撬拉固定架固定的方法,对照组采用DHS手术固定的方法,对两组患者从治疗效果、创伤大小、操作的复杂程度、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快慢、对骨骼远期的干扰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0.62%,对照组为89.21%,两组优良率相当;治疗组的创伤小、操作简便、费用较低、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快、对骨骼远期的干扰小.结论:采用力臂反弹撬拉固定架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方法优势显著.
作者:高书图;陈洪干;李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滋阴除湿汤对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5例),前者给予滋阴除湿汤并配合外用派瑞松霜治疗;后者仅口服西替利嗪,外用派瑞松霜治疗,观察其症状的改变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1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分别为7例、62.2%;两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滋阴除湿汤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吴贻军;杨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对108例学龄前患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进行术后监护护理.经过对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呼吸、循环生理解剖特点的分析,总结出患儿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术后镇静、用药支持是保证术后顺利与疗效的关键;同时也了解了循环稳定、心理护理在患儿术后监护的重要性.
作者:侯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文章根据骨折患者临床表现及三期生理心理特点,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采用辨证施护的原则,对骨折患者饮食从四气五味调配,三因制宜原则施护及调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尹梅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凉血脱敏汤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用凉血脱敏汤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对照组口服开瑞坦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总有效率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凉血脱敏汤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郭建辉;曹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文章报道了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对盆腔脏器进行超声检查的观察结果.发现术后盆腔的二维声像、卵巢、输卵管、膀胱等脏器声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临床判断术后情况变化及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方湘治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健脾导滞汤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33例,分别给子健脾导滞汤、西沙必利治疗4周,观察两组病例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3%,优于对照组的87.88%(P<0.05).结论:健脾导滞汤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胡穗发;袁勇;胡志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熄风通络止痛汤口服.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8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分别为4例、6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蒋福生;刘淑云;邹伟;单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文章根据近年文献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包括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对本病的治疗存在的问题如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疗效评定尚缺乏统一标准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者:赵春梅;王小云;杨洪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有利于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体系,为有关部门和院校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和咨询法对3个省、9个县、27个乡(镇)、81个村的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查分析和可行性论证.结果:接受调查的农村在职中医药人员1968人中,80%以上的被调查者个人收入低、学历低、水平低等,急需在职教育培训.结论: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利于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的政策体系.
作者:袁长津;邵湘宁;姚旭;徐超伍;魏高文;聂绍通;杨文洲;刘克耀;刘庆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丹钩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8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采用丹钩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脑血流图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分别为77.1%和66.7%,两组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钩汤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平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痹证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辨证分型,分为风寒湿痹证组39例和风湿热痹证组26例进行治疗.结果:风寒湿痹证组近期治愈10例,总有效率为94.9%;风湿热痹证组近期治愈2例,总有效率为73.1%.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痹证有明显疗效,尤以风寒湿痹效果更佳.
作者:黄光怀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作用;方法:将88例本病患者分为艾灸组46例,中药组42例,艾灸组治疗以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肾俞、肝俞、脾俞、丰隆等穴,每日或隔日1次;中药组辨证治疗,内服中药.结果:艾灸组46例,有效35例,其中15例已怀孕,有效率76.08%;中药组42例,有效32例,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治疗不孕症有肯定的疗效.且较之中药有操作简单、经济、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势.
作者:黄进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以拔伸手法为主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以拔伸手法为主,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12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74.2%.结论:拔伸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作者:李准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