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海涛;李玉龙;马轩祥;应隆安;郭伟国;徐绯
本研究提出一种用模糊ART神经网络进行心律失常分析的方法.确定用于描述QRS波群特征的若干属性,提取其特征,模糊化处理后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模式矢量.神经网络为三层结构,经过竞争学习,对QRS波群进行自动分类.分类结果用MIT-BIH数据库进行了检验,证明本方法非常有效,30min数据的分析时间小于2s,满足实用要求.
作者:王宏山;杨军;俞梦孙;成奇明;赵显亮;向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定量地研究兔胸主动脉在冻结相变温区的膨胀情况,本研究采用热机械分析仪(TMA)分别研究了低温保护剂(CPA)和冻结速率对兔胸主动脉冻结相变过程中膨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0℃/min降温速率所对应的大膨胀量约是3℃/min的4倍,5℃/min的1.4倍,而且,降温速率越大,相应的热膨胀系数也越大;(2)含5%DMSO血管所对应的大应变值比较接近不含DMSO时的大应变值,但含有15%DMSO的血管在冻结相变过程中的大线性应变只有0%的1/2左右,并且,保护剂浓度越大,血管冻结相变热膨胀系数也就越小;(3)在研究生物材料冻结膨胀应力时,不能简单地将生物材料的冻结膨胀量按照生物材料水分含量的冻结膨胀量来计算,而是要充分考虑降温速率、生物材料的组成成分等因素.
作者:胥义;周国燕;高才;华泽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脑功能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已在脑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中通常需要将同一被试的多种模式成像结果或同一模式的时间序列结果结合起来分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几幅图像的严格对齐问题,即所谓的图像配准.在模拟退火算法和其它工作的基础之上,较好的解决了图像配准中的连续变量全局优化问题,通过基于点的配准方法,实现了时间序列脑功能图像的高精度配准.
作者:付宇光;唐焕文;计明军;钟明军;唐一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分析了经冲击波处理的羟基磷灰石粉末的活性,比较了由经过冲波处理的羟基磷灰石粉末及未经冲击波处理的羟基磷灰石粉末烧结得到的两种陶瓷在模拟体液中的溶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冲击波技术处理羟基磷灰石,能达到使羟基磷灰石粉末细化与均化的目的,并在粉末内产生晶格畸变,提高烧结活性及强度,由这种粉末制得的陶瓷在模拟体液中溶解较弱,性能更加稳定.
作者:廖其龙;杨世源;郑昌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一种基于复数实时自回归模型(AR模型)的时频分在使用TMS320V549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验装置上实现实时计算用以提高血流信息显示质量.该实验装置还包括了一个240×320LCD彩色图形显示器和一个热敏打印机.双向多普勒信号的同相(In-phase)和正交(Quadrature)分量直接算出.双向用多普勒时频分布可以实时地在LCD上以256色显示,也可以用13个灰度级用热敏打印机输出.在实验中,用AR模型计算的多普勒时频分布与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计算的时频分布相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复数AR模型的多普勒时频分布估计可以在使用TMS320V549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多普勒实验装置上实时实现.这种方法具有对多普勒斑点的低敏感性和相对较高的频率分辨率等优点.它的实现表明在分析多普勒超声信号方面可以较好的取代现有的STFT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作者:张榆锋;郭振宇;王威廉;周屹;施心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壁滤波是彩色血流成像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但是任何壁滤波器都会对血流参数的估计引入偏差.本研究针对回归型壁滤波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偏差补偿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补偿效果,而且信噪比越小,补偿效果越明显.
作者:冯乃章;沈毅;刘志言;翟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局部植入组织工程生物填充材料是整形、重建外科治疗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海藻酸钙凝胶微球,通过一定工艺进一步制备了以海藻酸钙凝胶微球为主体的软组织填充材料;通过小鼠背部皮下注射动物模型,考察了填充材料在体内的吸收性;初步分析了该材料在体内的吸收机理.结果表明:在阻止或延缓材料在体内吸收方面,与凝胶相比,微球的作用明显;微球的平均粒径与材料在体内的吸收性存在一定的关系;海藻酸钠纯化并不显著影响该填充材料在体内的吸收性;微球可以完整地从体内回收;植入后组织学观察正常.综上所述,海藻酸钙凝胶微球有作为软组织填充材料的潜力.
作者:许岩;王为;雄鹰;包德才;张旭朗;马小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在对口腔修复临床常见的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有限元法分析基础上,将修复体唇侧颈缘出现应力集中区域采用无限元方法进行分析,有限元与无限元区域的数据连接采用区域分解法的D-N迭代法实现.结果显示:无限元方法能计算出模型中应力集中区域任意一点应力、应变值,准确描述修复体发生金-瓷结合破坏和崩瓷、瓷裂的可能,为临床金-瓷修复体的设计与制作和无限元方法在口腔生物力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辛海涛;李玉龙;马轩祥;应隆安;郭伟国;徐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如何去除伪迹是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检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ICA去除伪迹的新方法.首先用四组线性增长的刺激声在耳道内录音,得到的波形是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和伪迹的混叠.因为伪迹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是统计独立的,而且伪迹随刺激声的变化线性增长,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随刺激声的变化非线性增长,逐渐趋于饱和,所以它们在混叠信号中具有不同的混叠系数.用ICA算法可以将各独立分量及混叠矩阵估计出来,伪迹是其中的一个独立分量.然后将伪迹的波形置零后再进行一次混叠,便达到了去除伪迹的目的.后通过与传统的DNLR方法比较,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作者:杜煜;刘琚;聂开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由断层面切片进行三维实体表面重建的改进方法,它将划分曲面、立体建模与传统的划分三角形法和局部特征匹配相结合.该方法通过在划分三角形系统中加入曲线匹配过程,以生成物体的垂直轮廓线,从而改善了Tagare等人[1]提出的三角平面建模技术.三维物体的立体建模是通过轮廓网格产生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建模系统比传统的划分三角形方法可以生成更精确、细致的图像,同时能以精细的分辨率观察三维几何特征和进行更方便、准确的三维测量.
作者:董育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在优选的超声辐照参数下,利用复频聚焦超声激活血卟啉(Hp)杀伤肿瘤细胞K562,SW-480并用MTT法检测分析了杀伤细胞的效率其初步结果为:单频超声杀伤结果时低频优于高频;复频和单频比较,复频优于单频.而且杀伤效率不是单频的代数和,而是二者和的2-3倍;由超声辐照后的孵育时间可以看出:孵育16h超声+Hp的杀伤效率高于4h.
作者:尚志远;张军平;朱旭宁;齐浩;刘全宏;张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红外光谱法组织血氧检测技术可实现对人体组织肌肉、脑组织含氧浓度的无创伤长时间连续监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光在人体组织内的强散射现象和人体组织构造的复杂性、个体差异性,现有的监测方法还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量监测.本研究通过模型实验以及蒙特卡罗仿真研究定量地分析了监测肌肉组织血氧时皮肤、皮下脂肪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可消除皮肤、皮下脂肪影响的近红外光谱肌肉组织血氧定量监测方法.经过理论分析其监测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所提演算方法还有待相关仪器开发完成后进行临床研究加以确认.
作者:林凌;谌雅琴;李刚;刘铭;王小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引言在临床虹膜诊断上,检查手段一般为裂隙灯或虹膜镜.但是,使用裂隙灯或虹膜镜会带来一些不便之处,其主要缺点有:患者眼部在较长时间内(一般长达15min~30min)受到较强的光刺激;虹膜信息通常以手工绘制的简图来保存,不利于对虹膜信息的长期跟踪研究;虹膜诊断档案需要医生填写和人工管理.因此,计算机辅助虹膜诊断系统便应运而生.它以数字图像的形式采集与保存虹膜图像;提供档案编辑与管理功能;并对虹膜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给出一些诊断信息.
作者:何家峰;叶虎年;叶妙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研究提出了恒定梯度场下磁共振快速成像的方法.这种成像方法对磁体场强的要求不高(1500高斯),在相对较低的场强下具有成像速度快、对梯度场功放要求低、全开放设计等特点.本研究从磁体设计、射频脉冲波形、扩散效应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种快速成像脉冲序列.后给出了用计算机模拟的初步成像结果.
作者:王卫东;张必达;宋枭禹;俎栋林;夏平畴;包尚联;唐孝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基于血流时域互相关估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杂波抑制算法.它依据回波分割数据段内平均功率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壁滤波器阶次,从而保证了各被测部位的滤波效果均能达到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检测血流信息.另外,该算法运算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冯乃章;沈毅;刘志言;翟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合成新型的复合生物材料框架作为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细胞外基质材料.方法:本研究采用材料学自组装技术的原理,以I型胶原蛋白为分子模板,引导钙磷盐在液相中的矿化,制备具有天然骨基质层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并以热致分相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复合三维多孔框架.结果: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具有与天然骨基质相似的成分与结构,加入聚乳酸制备成三维多孔框架,孔隙直径界于50μm-300μm.结论: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复合三维多孔框架可能作为骨组织工程良好的细胞外基质材料.
作者:张超;胡蕴玉;张曙明;熊卓;颜永年;崔福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基于头颅骨的计算机断层(CT)图像,研究了一种对头颅骨表面三角化重建的方法.首先通过交互式分割选择出感兴趣区域(ROI),提取出ROI的轮廓点并根据位置关系对轮廓点排序.然后基于局部形态佳的思想,对两相邻断层图像上的轮廓点进行三角化,从而得到具有佳几何形态的三角化表面.后用实际的CT图像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实验,验证了此种方法的快速、有效和鲁棒性.
作者:张宗华;彭翔;刘常青;胡小唐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