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霍燕

关键词:冠心病, 中西医联合, 心绞痛,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该院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传统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血府逐瘀汤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好转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心电图指标及心绞痛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实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一式三法”推拿治疗小儿食积发热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一式三法”推拿治疗小儿食积发热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小儿食积发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一式三法”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小儿推拿方法,观察两组患儿食积发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有效率为78.0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式三法”推拿治疗小儿食积发热效果显著,容易使患者接受,能进一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温针灸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虚寒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虚寒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翠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对比分析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近一年(2016年1 ~12月)该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治疗,以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05%相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对其使用奥美扭唑,泮托拉唑治疗,有明显效果,同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泮托拉唑治疗效果更佳有效,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苏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给予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其预后质量.

    作者:万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实施护理干预对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析

    目的:研究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7月期间在该院进行骨折手术的60例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两组,每组各有30例,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完全消肿时间和护理总有效率为(12.41±3.11)d、100%;参照组为(17.75 ±3.26)d、93%.结论: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施加护理干预措施更能加快消除患肢的肿胀时间,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刘桂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佳治疗时间分析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佳治疗时间.方法: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时间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A组(≤7 d)和B组(>7 d)患者各40例,均采用医用高压氧舱进行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脑水肿面积及预后情况.结果:A组MOCA评分提高,脑水肿面积缩小,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预后良好率为82.5%,高于B组的60.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尽早施行高压氧治疗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李兆;李巧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论药品不良反应的损害救济

    分析当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所存在的弊端,由此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应摆脱单一的侵权法救济模式,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化的分担机制.国外发达国家在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方面的多元化救济模式可以为我国提供借鉴,在结合我国的国情下,建立我国保险模式、基金模式、行政补偿模式亦或是社会保障模式向结合的多元化救济模式.

    作者:文永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探讨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客观评价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重点寻找改善产妇分娩质量、防止产后出血的的护理方案.方法:以随机法选择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100名产妇(A组),使用助产护理;同期选取100例产妇作为B组,使用常规护理,对产妇的分娩质量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客观对比各项临床数据.结果:全部产妇经过护理后,A组阴道分娩率是88.00%,B组阴道分娩率是66.00%;两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于产妇围产期推行助产士助产护理意义重大,除了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几率,提升产妇分娩质量,而且还能够提升新生儿评分,可推广.

    作者:胡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着重于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与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住院时间为(14.2±2.3)d,止血时间为(2.6±0.6)d,生活质量为(9.32±0.34)分,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能够缩减住院时间与止血时间,还能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陈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压氧治疗结合中医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结合中医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筛选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4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存活率(88.2%)高于常规组(73.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结合中医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影响显著.

    作者:张丽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氨蝶呤联合免疫吸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甲氨蝶呤联合免疫吸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该院2016~ 2017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采取甲氨蝶呤联合免疫吸附治疗.对比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晨僵时间、肿胀与压痛关节数.结果:实验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晨僵时间以及肿胀与压痛关节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免疫吸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甲氨蝶呤药物单一治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佳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的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在该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40例),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一组为对照组(40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NIM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M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丁庆庆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作以总结,分析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取该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年收治的115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3年无瘤存活率、预后影响因素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80.0%(16/20)为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导管癌占20% (4/20);对照组81.7%(94/115)为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导管癌占18.3% (21/115),两组肿瘤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年生存率为75%(15/20)低于对照组91.3%(105/1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易发生转移,患者三年生存率低是三阴性乳腺癌的主要病理特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主要受淋巴结转移情况与肿瘤大小影响.

    作者:马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临床CT影像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临床CT直接与间接征象.方法:将该院确诊为41例的胰腺癌患者与4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两组CT间接与直接征象的影像资料.结果:①胰腺癌CT征象:其中间接征象表现为累及胰周血管脂肪、突然中断胆总管扩张现象、转移;直接征象表现为密度分布杂乱、病变区域呈肿大、胰管远端扩张均匀.②慢性胰腺炎CT征象:其中间接征象表现为逐步中断胆总管扩大现象、腹腔内部存在粘连、肾前筋膜过厚;直接征象表现为胰腺钙化、清楚可见病变区域的边缘、存在假性的胰腺囊肿、胰管全长有不规则扩张.结论:经过临床CT影像资料分析,发现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征象各有不同,临床诊断此类疾病过程中,需要详细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并与其相结合进行全方位考虑.

    作者:张新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妇女保健及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分析

    目的:分析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探讨妇女保健措施.方法:于2016年6 ~12月在该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随机抽取200名妇女,以问卷方式调查研究对象存在的健康问题及保健意识,观察调查结果.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0名研究对象中,患有妇科疾病72例,占36%;有流产史59例,占29.5%;妊娠女性存在妊娠期并发症19例,占23.2%;具有主动学习女性保健知识意识164例,占82.0%;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女性保健知识10例,占5%;了解女性产后保健知识98例,占49.0%;了解产后子宫复旧与母乳喂养关系87例,占43.5%.结论:阴道炎、流产等为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妇女保健意识与知识不足,急需强化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女性掌握保健意识与能力.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谈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手术室中实施舒适护理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收治的184例手术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舒适护理的为观察组.对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4%与95.7%,相比于对照组的79.3%与84.8%明显升高,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手术室中实施舒适护理,可充分促进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实现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张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精神科护理中品管圈质量管理模式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品管圈质量管理模式在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12月为观察组,另以实施品管圈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前2015年1~12月作为对照组,对比实施品管圈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前后的护理质量检查得分结果.结果:对照组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为(90.21±1.25)分,实验组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为(95.51±2.34)分,同时实验组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得分、护理病历书写得分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品管圈质量管理模式的运用可有效实现对精神科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

    作者:郭红梅;李灵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梗塞恢复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用于处于恢复期的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在患者恢复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患者恢复期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无依赖、轻度依赖、中度依赖、重度依赖分别占33.33%、54.76%、9.52%、2.38%,对照组分别占9.52%、26.19%,45.24%、19.05%,P<0.05.结论:康复护理用于处于恢复期的脑梗塞患者护理中能够更快促进患者恢复,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简便筛查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简便筛查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的结、直肠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接受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筛查的有以下症状如便血的、排便习惯改变的(大便细,排便次数多等)、便秘、排便伴腹痛的、肠道功能改变的患者3 100例,其正常者155例,占比5.00%,疾病检出例数为2 945例,疾病检出率为95.00%,其中混合痔1520例,占比49.03%,直肠炎860例,占比27.74%,直肠息肉524例,占比16.90%,直肠癌30例,占比0.98%,黑变病11例,占比0.35%.统计不同年龄段炎性肠病及直肠息肉发生率.其中39岁以下患者954例,检出198例,占比20.75%,40 ~59岁患者1 655例,检出932例,占比56.31%,60岁以上患者491例,检出254例,占比51.73%.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40岁以上的具有便血,排便异常,大便便条较细,慢性腹痛,肠道功能改变的患者进行健康宣传,叮嘱其及时参与检查,以此达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作者:李兆生;王雪峰;龚振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CBL和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病理学作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教学方法也自然引起了诸多关注.CBL和PBL教学方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医学思维方式,对于提升病理学教学效果和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对病理学教学中CBL和PBL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刘起胜;徐筱红;刘怀;曹寅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