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兰
目的: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作以总结,分析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取该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年收治的115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3年无瘤存活率、预后影响因素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80.0%(16/20)为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导管癌占20% (4/20);对照组81.7%(94/115)为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导管癌占18.3% (21/115),两组肿瘤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年生存率为75%(15/20)低于对照组91.3%(105/1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易发生转移,患者三年生存率低是三阴性乳腺癌的主要病理特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主要受淋巴结转移情况与肿瘤大小影响.
作者:马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胃溃疡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满意率实验组为99.67%,对照组为66.67%,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2,P<0.01).结论:优质护理在胃溃疡临床护理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惠琴;席永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该科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计算机表法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34)以及实验组(n=34),将予以常规护理的新生儿作为参照组,将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新生儿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经不同护理两组新生儿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退黄时间(5.14±0.38)、血清胆红素水平(104.23±5.68)以及护理有效率97.05%等指标改善情况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疗效显著,可以提升护理依从性,有效改善预后,值得应用.
作者:王亚梅;张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宫颈病变患者在宫颈病变筛查中运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联合阴道镜检查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门诊收治的CINI-Ⅲ患者60例,且均在2014年至2016年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照组患者检查方法为阴道镜检查,观察组患者在阴道镜检查的基础上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进行检查.且两组均以病理组织诊断为标准.从宫颈癌变阳性检出率、检查满意度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宫颈癌变阳性检出率(43.3%)比观察组阳性检出率(76.6%)低(P<0.05);针对检查满意度情况,对照组满意度(80%)显著低于观察组(10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颈病变患者在宫颈病变筛查中运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显著,在提高检查满意度的同时,使宫颈癌变阳性检出率显著增高,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金秋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妊娠子宫,尤其在妊娠晚期时,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右旋,但旋转角度不超过30°.如果妊娠子宫不论向右或向左旋转超过90°,同时伴有腹痛等症状者称妊娠子宫扭转.妊娠子宫扭转在临床上比较罕见,特别是足月妊娠合并扭转更是少见.该病发病率低,诊断困难,容易延误,导致不良结局.现就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例妊娠子宫扭转做一分析.
作者:艾艳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的70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术前接受了视力矫正、眼压、眼底压、B超等多项检查,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使用不同治疗方式,均有3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的黄斑水肿发生率及平均眼压、视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黄斑水肿发生率(1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眼压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65.7% (23/35),对照组为42.8%(15/35),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曲安奈德应用于玻璃体切除手术具有优秀的效果,患者视力显著改善,并发症几率低,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郭筱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在脑梗塞偏瘫康复治疗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各1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将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塞偏瘫康复治疗中,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更为显著,并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值得临床借鉴及应用推广.
作者:姜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并发皮瓣坏死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皮瓣坏死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次实验的对象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各自20例,其中保守治疗的为常规组,手术治疗的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抗感染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创伤愈合时间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抗感染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创伤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并发皮瓣坏死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所取得的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的疗效.鉴于此,针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皮瓣坏死的患者,应当尽早实施手术予以治疗.
作者:杨东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胆囊癌患者负面情绪的调节效果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4.06~2016.06期间收治的38例胆囊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在SAS、SDS及服用依从性的差异.结果:护理组SDS、SAS得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P<0.05);护理后,护理组服药依从性得分(3.7±0.5)分高于对照组得分(2.5±0.7)分(P<0.05).结论:加强对胆囊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期.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分析肠胃康颗粒和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诊的100例厌食症儿童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将观察组患者采取肠胃康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健胃消食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结果:选取的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大;两组患者的食量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患者的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肠胃康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的效果,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朱青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在该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40例),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一组为对照组(40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NIM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M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丁庆庆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包括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该种护理方式值得被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园园;袁明琼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胰岛素皮下注射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组,仅给予饮食治疗;另选取47例相同疾病患者作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病患各自疗后血糖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患疗后血糖水平下降更明显,控制效果更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胰岛素皮下注射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控血糖效果佳,可改变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张新宽;李恩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产科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产妇60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以及产妇的满意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产科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产妇结局,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佳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对于骨科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某骨科医院的患者,将其情况记录清楚,然后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后将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前(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和实施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护理工作情况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骨科护理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解决了许多安全隐患问题,还提高了护理工作管理的水平.
作者:谭敏;王秀;蔡灵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行手术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1 ~2015.12间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5名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其提供临床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同期选取2016.1 ~2016.12间收治的45名老年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统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有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5.56%;且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提供围术期干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小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奴尔古丽·苏力旦;代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就护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7~ 12月期间在该院门急诊接受静脉输液的24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24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输液,实验组患者在输液同时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也更高,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差异显著.结论:在门急诊中为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输液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露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舒适医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过程中的要点,从而提高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医疗质量.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内来该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7 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进行了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舒适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7500例患者通过加强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护理工作,终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有212例,恶心、呕吐435例,肠胀气伴腹痛136例,低血糖221例,通过进一步治疗后均已平安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加强舒适医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术前、术中与术后的舒适护理工作,注重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与术后的专门护理,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国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眼科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加强患者体位训练,手术后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并及时发现与处理患者并发症.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获得解剖复位,其中有31例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提升,4例患者保持术前视力,1例患者的视力下降.结论:加强眼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升手术成功率.
作者:郁美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