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的效果与优越性分析

方贞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时使用米非司酮的效果.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孕三烯酮,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米非司酮,将两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为67.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15%,x2=4.223,P=0.040);观察组的复发率为8.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73%,x2 =5.081,P=0.024).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米非司酮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加确切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儿科护理细节管理

    儿科,又称为哑科,不管是诊断、治疗还是护理,都要比其他科室繁琐、复杂得多,因此,把细节管理引入到儿科护理当中,不仅是一种创新,而且对提高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伍晓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胃溃疡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满意率实验组为99.67%,对照组为66.67%,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2,P<0.01).结论:优质护理在胃溃疡临床护理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惠琴;席永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部队男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护理现状及其进展

    面神经炎在部队男性中发病率持续升高,由于面部容貌改变,影响外观形象,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本文将介绍面神经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综述面神经炎的护理进展,包括心理护理、面部护理、生活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为面神经炎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高竹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现状分析

    肺炎支原体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关键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仅具有呼吸道症状,同时还伴有肺外损害表现.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依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有效手段,但需尽可能检测双份血清抗体.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可使肺炎支原体早期诊断准确率得到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理想抗生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难治性病患可考虑存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以及支原体血症等,尽管丙种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可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免疫炎性反应进行抑制,但不可作为常规药物使用.

    作者:肯杰·布力斯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016年全民健康体检工作结果分析探讨

    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的要求,了解普查本地区各居民的健康状况,

    作者:曾伟;杨世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100例观察

    目的:就中药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50例进行观察.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0.00%,由此可见,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较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远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加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加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参与对象,然后通过盲选平均分方法将5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加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给予奥扎格雷治疗,并且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资料收集记录,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做对比(P<0.05);研究组无效率为4.00%,对照组无效率为24.00%,两组患者的无效率做对比(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加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明显比单纯给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伟数;严国华;陈华;史章强;何莲;钟琳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析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管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分析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管置管出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128例,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配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每组各64例患者.两组患者出院时都携带PICC管置管出院.两组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给予常规组患者出院常规指导,给予实验组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同时在患者出院六个月后对患者发放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64例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64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情况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肿瘤PICC管置管出院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谈基层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预防接种工作是由拥有接种资格证书的人员把抗原和抗体注入所需的机体内,在接种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免疫程序.预防接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对一些疾病的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但是,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普及,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疫苗事件的一次次报道,引起了民众的恐慌,失去了对国家预防接种的认可.对此,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了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预防接种门诊设备问题、接种人员资格问题、疫苗管理问题等,并相应提出了针对性的有效防范对策.旨在建立有效的预防接种监督管理机制,防止和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丁建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院呼吸科肺癌化疗患者止吐药使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止吐药应用情况,为化疗期间止吐药物规范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呼吸科肺癌患者医嘱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共267份止吐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我院呼吸科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止吐药主要为5-羟色胺受体(5-HT3)拮抗剂,其中托烷司琼应用多,其年度用药频率(DDDS)为809.2.止吐药一联使用较少,占16.48%;二联使用占22.47%,三联使用较多,占27.72%.结论:我院呼吸科肺癌化疗患者止吐药应用不够规范,联合用药情况普遍,应加强止吐药使用规范化管理和培训.

    作者:张瑾;郑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靳三针与康复训练在中风后失语症治疗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风后失语症治疗中靳三针与康复训练应用的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中风后失语症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80例.80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靳三针+语言康复训练)与对照组(常规针刺+语言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 (35/40)、67.5% (27/4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RRCAE评分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风后失语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靳三针与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宇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儿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焦虑程度的改善作用

    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儿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焦虑程度的改善作用.方法:分析该医院160例儿科患者的治疗情况,在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办法和普通护理办法的模式下对两组的实际护理工作评分,儿科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儿科患者并发症几率进行评价.结果:风险防范小组的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都比传统对照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风险防范护理组在家属焦虑程度评分方面均有相对比较高的优势(P<0.05),并且据统计而言,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结论:对儿科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家属的焦虑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作者:董玉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帕金森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针对认知功能康复的护理管理方案对帕金森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筛选帕金森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每收集6人参与研究随机编号,抽到2号、4号、6号签入选对照组,1、3、5号签入选观察组,对照组入选45例对象,观察组入选45例对象.均常规治疗,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认知功能康复的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完成研究41例,对照组40例.观测站12个月后较干预前UPDRS降幅高于对照组,Schwab、MoCA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功能康复的护理管理可有效增进疗效.

    作者:刘必琴;韩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观察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效果应用.方法:接收在该院患有脑血栓的病人一共有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的TG、TC、HDL-C以及LDL-C水平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的TG、TC、HDL-C以及LDL-C水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取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可以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泽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骨创伤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很好的提高骨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骨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障骨创伤患者的生命安全.经过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较少,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董彬;程俊文;周志康;李小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疝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疝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接收的80例实行疝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所有患者行腹腔镜疝气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均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明显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疝气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舒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佳治疗时间分析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佳治疗时间.方法: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时间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A组(≤7 d)和B组(>7 d)患者各40例,均采用医用高压氧舱进行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脑水肿面积及预后情况.结果:A组MOCA评分提高,脑水肿面积缩小,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预后良好率为82.5%,高于B组的60.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尽早施行高压氧治疗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李兆;李巧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抗精神疾病药物合并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抗精神疾病药物合并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2月至2017月3月收治的3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阴性症状为主,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精神疾病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氟西汀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2个月起,两组患者与治疗前对比,其阴性症状评分、总分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大,组间对比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及总分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2月对比,下降均很明显,相对比,P<0.05,但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为明显,组间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如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以阴性症状为主,单纯使用抗精神疾病药物是不行的,要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可合并氟西汀药物治疗.

    作者:周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疤痕妊娠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究疤痕妊娠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从该院选取56例进行疤痕妊娠手术的思者,将思者分成两组,早期接受治疗,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共26例.另一组为观察组,共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并发症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6%,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3.08%),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76.92%高,数据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疤痕妊娠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治疗.

    作者:赵明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第二产程自发性用力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第二产程自发性用力在降低会阴侧切率方面的效果.方法:于该院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产妇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样本,以60例为一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由助产士指导用力,观察组由产妇自发性用力.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80.03±1.95) min、会阴裂伤率为0、会阴侧切率3.33%、分娩满意度100%,无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第二产程自发性用力,可有效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会阴裂伤以及会阴侧切率,提高产妇分娩满意度,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作者:谷金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