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辉
文章探讨了我省各级医院康复医学专科建设必备的条件.通过对医院实地考察,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与研究,认清现状,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医院康复医学专科建设的必备条件.即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人文、技术环境以及应该中西医并举,发挥中医特色.
作者:蒋再轶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文章对石南藤进行了本草考证,得知历代本草所用的石南藤均为胡椒科植物石南藤及其同属多种近脂与植物的干燥枝叶,并列出了石南藤及其混淆品的药用情况.
作者:向多庆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22例.2组均给予西药护肝、利尿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芪五苓散口服及艾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36%,对照组为63.6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肝功能(ALT、ALB、TBIL)及B超(腹水深度)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腹水具有护肝、利尿作用,疗效比单用西药显著,且对控制病情的反复发作有明显优势.
作者:高珩;杨伟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9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降脂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廖复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汤,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1.2%,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的显效率为17.6%,总有效率为47.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糖,血脂的下降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汤具有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2型糖尿病.
作者:田乃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清热止淋汤对急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清热止淋汤,对照组服用三金片,连续服药7天.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尿细菌培养及尿常规检测的变化;对用药前后两组症状、总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清热止淋汤治疗急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止淋汤治疗急性下尿路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髓蕊钻孔减压术,配合中药分期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0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予髓蕊钻孔减压术及常规术后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辨证治疗.对两组病例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106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治疗组在综合疗效中的优良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随访疗效中,亦有显著性优势(P<0.05).结论:中药辨证配合髓蕊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能促进坏死区域的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症状.
作者:许伟国;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9例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前检查;术后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结果:1例发生肠瘘,1例出血,其余无切口感染及明显并发症.病人平均治疗16天治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祝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愈肠汤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愈肠汤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补脾益肠丸、强的松等药物治疗.2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痊愈率60.9%;对照组痊愈8例,痊愈率21.1%.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愈肠汤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作者:石桃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经验.方法:分析总结1995~2004年我院外一科应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颈骨折10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优72例,良18例,可8例,差2例,另2例内固定失败.本组102例骨折愈合率96.08%.结论:合理地应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好、以及安全、简便、经济实惠等优点,临床效果好.
作者:黄松;罗胜军;谭传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否更好地改善收缩期高血压的预后.方法:将本院住院和门诊入选的ISH病人2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11例予以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脉压差减少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脉压差缩小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顸后.
作者:王紫逸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综合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对急性Bell麻痹的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Bell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9例.采用I/t曲线0.05ms强度值作为判断Bell麻痹程度的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治疗后面瘫程度有明显改善,活动能力有明显恢复.结论:综合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对急性Bell麻痹比常规方法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邓丽明;孙绍丹;奉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文章就应用非处方药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中药有效成分相当复杂,应根据中医辨证,确定配伍,严格剂量,合理应用.如药不对症,轻则无效、耽误病情,重则导致疾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医药专业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指导患者正确合理使用非处方中药,从而达到用药迅速、安全、经济的目的.
作者:金涛;祝捷;王爱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编者按:正清风痛宁产品独特,为湖南正清集团独家专利产品.其作用机制独特,产品为目前唯一兼具一、二线抗风湿药作用和独特组织胺释放作用的药物.用药方案独特,其给药途径、剂量及疗程等因疾病种类和病情而异.<新医药>及<正清报>记者就近年推出的正清风痛宁针序联用疗法走访了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朱德湘副研究员,下面是记者和他的对话.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将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1例.心理干预组采用心理支持与情绪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处理.结果心理干预组较对照组参照SAS评定表评定:干预后前1h和手术后第3天,均P<0.01.疼痛总有效率,干预组为71.0%,对照组为4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王小艾;袁金叶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骨松宝治疗.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所测值,治疗组在控制患者疼痛和改善次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3个月后所测值,治疗组、对照组两组疗效趋于接近(P<0.05).两组在治疗后骨密度改变程度上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较好,在控制疼痛方面优于骨松宝的疗效.
作者:王文革;郭升辉;蒋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四季三黄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四季三黄丸的主要成分大黄、黄柏、黄芩、栀子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四季三黄丸中大黄酚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明显地检出大黄、黄柏、黄芩、栀子;HPLC法测和本品中大黄酚的含量为0.288~0.321mg.g-1;在1.848~10.848μg/g范围内,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形关系,r=0.999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48%(n=6),RSD为1.20%.结论:本品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质量标准能控制该品种的内在质量.
作者:应文婷;许润娟;刘金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经行口舌糜烂的效果.方法:40例患者依辨证分为阴虚火旺、胃热炽盛、脾虚湿热3种证型,给予中药冶疗.月经干净即开始,隔日1剂,共10剂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结果:治愈1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结论: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经行口舌糜烂疗效满意.
作者:周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后角膜内皮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合并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的治愈显效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芳琼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方法:对18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与住院、门诊就诊及文化程度有关,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缺乏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结论:对住院与门诊就诊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加强健康指导,对相关医学知识以重点指导,是稳定糖尿病病情的关键.
作者:戴珍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