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彩霞
目的:探究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产妇经介入治疗后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行介入治疗的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患者,在术后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分析50例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者经术后优质护理干预后,平均出血量(639.38±95.37)ml,平均住院时间(7.26±2.30)d,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护理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在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产妇介入治疗术后优质护理中,护理人员强化基础护理操作,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和子宫收缩情况判断栓塞效果,有计划开展心理干预,从生理和精神康复上提供科学指导,有效提高介入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周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文探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HTH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08月至2017年08月收治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例)与对照组(n=20例),我院予以观察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予以对照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与出院时间,对比2组患者恢复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24.33±5.12)d与出院时间(14.35±2.19)d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65.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巧明;王卫;马文华;张佳田;赵永林;李浩伟;张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更进一步对穴位埋线联合穴位埋线部位注射药物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择取(2014.6-2016.2)于张家口市中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35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对每位患者所行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穴位埋线联合穴位埋线部位注射药物治疗的治疗组(5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30例),不同治疗方案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无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还是不良反应方面,行穴位埋线联合穴位埋线部位注射药物的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在,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行穴位埋线联合穴位埋线部位注射药物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小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进行常规护理,针对其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加以解析,并且制定护理措施.将护理措施改进前后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在当前的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缺乏、沟通能力淡薄、专业技能较差、工作强度过大等几个主要原因.针对这类原因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难度较大,风险因素较多,很容易导致医疗事故产生,针对风险因素制定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规避事故.
作者:孙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4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干预组(n=61例,实施常规护理),常规组(n=63例,开展心理护理、生活方式干预、用药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得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方式观察发现,干预组在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得分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85.94%,P<0.05.结论:积极的为银屑病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加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抽取该院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此次实验的对象,所有的患者均实施CT与MRI检查,之后通过手术进行验证.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MRI检查在椎间盘变形、脊髓变形等征象方面的检出率明显的优于CT组,但是CT检查在钙化与椎间盘积气方面的检出率优于MRI组(均P<0.05).结论:采用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能够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诊断的准确率比CT高出许多,但同时存在价格高和扫描时间长的缺点,则需要在实际诊断中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作者:杨永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在腹腔镜的监视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后采用不同方法处理残留卵巢,探讨各处理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于该院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患者106例,以不同的处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电凝组和缝合组,每组患者53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的月经、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以及促卵泡激素(FSH)的变化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的E2水平均降低,LH和FSH水平均升高,但两组患者手术后各指标水平差异明显(P<0.05);缝合组患者月经异常率(5.66%)明显比电凝组(28.30%)低(P<0.05).结论:与电凝止血方式相比,对患有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行肿瘤剥除术后采取缝合止血,可以达到更好的的保护卵巢功能的效果,行手术时,可考虑作为首选止血方式.
作者:艾加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临床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Dieulafoy病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本组17例患者出血部位为胃体10例,胃底2例,胃窦2例,十二指肠2例,胃角1例,15例行急诊胃镜下钛夹止血治疗,2例保守治疗无效后再次行胃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均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1.8天,随访4周,无1例再发出血,4周内死亡率为0.结论:胃镜下钛夹止血是治疗Dieulafoy病的首选的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HTK根据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接收的8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持续静脉泵注,观察组患者实行单次静脉注射.对照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定力恢复时间,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在两组患者建立气腹后,观察组患者MAP与HR均较为稳定,差异明显(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实施期间,利用单次右美托咪定给药,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同时还能够维持患者术中体征稳定,可推广应用.
作者:沈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近3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变化情况.方法:在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选取550例,对患者进行痰培养,取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共250株,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并对耐药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AE对于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近3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22.78%,2014年35.00%,2015年51.72%);大部分抗菌药物对于IRPA的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特征.其中,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对于IRPA的耐药率式中维持在较低水平;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对于IRPA的耐药率在2015年已接近100%,完全丧失抗菌活性.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药敏结果,针对多药耐药及耐亚胺培南情况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对其进行感染控制治疗.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输液速度对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该科需采用左氧氟沙星行静脉滴注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输液速度为慢速41~50gtt/min,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输液速度为快速61~70gtt/min,行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发生静脉炎的情况.结果:HTK观察组有2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5.0%(2/40),而对照组有9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22.5%(9/4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HTH结论:在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时,采用稍快输液速度可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且输注的同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还能有效预防各种静脉刺激症状,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钟文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84例慢阻肺患者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协同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采取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应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并推广.
作者:金静;邢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HTH方法:以2016年1~12月为时间区间,筛选82例采用根治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TK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缩短康复时间,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魏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病患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择于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就医的骨质疏松症老年病患82例,所有病患均通过入院前确诊,满足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然后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病患为41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方法,测试各组病患的干预前后的股骨近端骨密度参数,并且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组干预前后的股骨近端骨密度参数对比方面,干预前,研究组、对照组病患的股骨近端骨密度参数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而干预后,研究组的股骨近端骨密度参数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一般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病患骨密度影响显著,能够大大缓解骨质疏松问题,存在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程伟;杜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利那鲁肽治疗超重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58例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29例,分组方式为计算机表法,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加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那鲁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FINS(空腹胰岛素)、TG、TC、SDP与SBP.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FINS(空腹胰岛素)、TG、TC、SDP与SBP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那鲁肽治疗超重的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还具有减轻体重,降低收缩压,改善血脂等降糖外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云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升陷培督通络汤治疗大气下陷风寒内侵督脉受侵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气下陷风寒内侵督脉受侵型颈椎病患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予以升陷培督通络汤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经1~2个疗程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升陷培督通络汤治疗大气下陷风寒内侵督脉受侵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功能活动.
作者:张金燕;刘岩;暴书海;高建岭;苗少杰;秦玮;秦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介绍一例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点.此患者经小切口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快,未出现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患者提前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接受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扶他林与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则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RA患者的疗效、实验室指标(RF、CRP、ESR)优于对照组(P<0.05);2组RA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延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联活菌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肝硬化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三联活菌治疗.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4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计数、T细胞亚群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厌氧菌水平明显少于正常患者(P<0.05);需氧菌以及梭菌等致病菌比较中,肝硬化患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试验组CD+3、CD+4指标明显上升,而CD+8指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IL-1β、TNF-α以及血清内霉素下降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采用三联活菌能够有效平衡患者的肠道菌群,并且能够改善患者肠内源性毒素血症,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生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该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中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42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X线检查法,观察组患儿则用螺旋CT检查法,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检查数据,对比其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儿检查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与X线检查否能有效诊断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而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并且可以准确现实出异物的位置与形态,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推广.
作者:赵存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