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飞金止痛涂膜剂的薄层鉴别研究

游绍雪;李姗;文芳杰

关键词:飞金止痛涂膜剂, 薄层色谱法, 艾片, 金铁锁
摘要:目的:建立飞金止痛涂膜剂中艾片和金铁锁的薄层鉴别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HTH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艾片和金铁锁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被鉴别的成分斑点圆整、清晰,样品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斑点一致,对应整齐,且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使用薄层色谱(TLC)法,可以有效鉴别方中艾片和金铁锁,且干扰小,分离效果、重现性均好.可用于飞金止痛涂膜剂质量标准研究鉴别项.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分析及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分析.方法:从社区门诊2016年全年门诊处方中,随机对每个月的抽取200张处方,处方均为普通药品处方不包括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合计查房共2400张.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和管理指标,及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处方评价细则和标准,对处方药品适宜性、超常处方三个方面进行对处方进行审核.结果:在2016年度随机抽取的2400张处方中,有98张处方为不合格处方,不合格率为4.0%,处方合格率为96.0%.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的合格率为96.0%符合卫生部办法的处方管理办法的管理标准,组织临床医师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的点评,可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和临床用药.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106例肾小球肾炎并发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HTK与对照组治疗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和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肾小球肾炎并发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改善临床症状,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王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肛肠术后护理体会

    肛肠手术已普遍应用于临床,由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肛肠手术患者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提高护理质量来对老年患者提供安全的手术期保护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增加抵抗力及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确保手术顺利,术后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红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6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焦虑评分及对疾病的知晓度.结果:心理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对疾病的知晓度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焦虑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焦虑程度,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面神经炎病人焦虑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面神经炎患者心理焦虑的改善效果.方法:对照组面神经炎患者于临床治疗过程中仅提供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面神经炎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即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面神经炎患者SAS量表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经相应方案护理后研究组面神经炎患者SAS量表评分较之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面神经炎患者护理前、后SAS量表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常规护理时若加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面神经炎患者心理焦虑状态,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作者:卢玩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液标本采集不当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不当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该院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静脉血采集,分析采集部位、时机以及送检时间、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时机、标本溶血、送检时间等均会影响检验结果,其中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送检时间与1h送检的相关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标本采集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可显著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减小或避免误差.

    作者:汤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行乳腺肿瘤手术患者124例,按照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做观察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肿瘤术后患者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对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可发挥重要作用,且有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改良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减少并发症的探导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细针抽吸活检技术,对肺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帮助,它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创伤比较小,可以直接拿到病变组织,在病理科的协助下,可以对肺部肿块进行定性诊断,能极大地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因而很得临床医生的青睐,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但它的诊断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操作方法和熟练程度不同差异比较大,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和肺出血。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参考国内外同行的经验,结合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并且进行了以下改良:术前充分准备、选择佳进针点和进针方向、用细针穿刺和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手术时间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潘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实践探讨

    护理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于护理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护理人员在实践中的思想信念、传统习惯以及行为准则.经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之间的结合,发挥了护理文化的作用,有助于护理人员自身观念的转变,从而为护理管理工作的提供了强有力思想保证,在不断的交流、摸索、创新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优质护理文化,在推进医院稳定发展中的意义重大.

    作者:王俊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老年糖尿病的基本防治

    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为常见疾病之一,绝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T2DM).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将其定义为老年糖尿病患者.针对老年人各方面依从性较差,自我保健意识相对缺乏,心理自我调整能力不足,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以及糖尿病伴随有多种并发症等因素,所以做好老年糖尿病的各方面防治至关重要.

    作者:闫兴尧;常慧;胡珍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总结分析优质护理对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起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5±1.8)分、生存质量评分(85.6±1.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42.5±2.0)分、SDS评分(37.9±3.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HTK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生存质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王凤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澳大利亚DRGs模式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启示

    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如何合理运用卫生信息资源,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使全民享受高质量、低费用的医疗卫生服务已成我国卫生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公立医院获得运营资金的现状和澳大利亚DRGs模式优缺点分析,探索在我国实行DRGs模式的可行性,以期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DRGs模式,降低医疗总费用.

    作者:蒋淑君;何小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偿献血者单项ALT不合格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单项ALT不合格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无偿献血者1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性别、年龄、献血次数、献血方式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单项ALT不合格的诱因结果:1500例无偿献血者中,单项ALT不合格300例,概率20%(300/1500);性别(男、女)、年龄(18岁~30岁、30岁~40岁、40岁~55岁)、献血方式(街头自愿、集体组织)对单项ALT的影响比较,差异明显(P<0.05);献血次数(首次献血、2次以上)对单项ALT的影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无偿献血者单项ALT不合格,与献血者的性别、年龄与献血方式有关.

    作者:崔桂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6年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的患者使用单纯使用布地奈德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多索茶碱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有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肺功能评分,且观察组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要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对比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布地奈德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多索茶碱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更加有效地改善,并且有效降低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陶红琴;安伟华;刘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55例

    目的:本文探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HTH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08月至2017年08月收治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例)与对照组(n=20例),我院予以观察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予以对照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与出院时间,对比2组患者恢复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24.33±5.12)d与出院时间(14.35±2.19)d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65.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巧明;王卫;马文华;张佳田;赵永林;李浩伟;张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产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产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6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占31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产科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93.51%VS77.41%),组间数据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TK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产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意义重大.

    作者:曾祥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1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晕针几率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50例,6例患者发生晕针事件,晕针几率为12.0%;观察组50例,2例患者发生晕针事件,晕针几率为4.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45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满意40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80.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50),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HTH结果:观察组50例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治疗的新生儿患者,黄疸治疗时间及黄疸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患者出生后3天体重、血清胆红素值并发症发病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值,增加新生儿体重,提高黄疸治疗时间及黄疸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亚静;岳转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然分娩待产舒适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自然分娩待产舒适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分娩的150例待产的产妇作为研究目标,将这150例待产孕妇根据随机分配原则研究组75例、对照组75例,其中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护理,而研究组除了要实施作为基础的常规护理之外还需增加了舒适护理.结果:根据对照组做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做的舒适护理进行了分析比对,两组产妇在总分娩时间以及产程时间之间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并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8.28,P<0.01),在自然分娩率上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在刨宫产率上对照组高于研究组;两组产妇在疼痛感上均有差异且具备高度统计学意义(Zc=7.29,P<0.01),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

    作者:乔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来该科室诊治的各类妇科肿瘤患者,共纳入40例患者.患者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MA评分和HAMD评分值均相当,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内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HTK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质量,并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

    作者:陶春霞;张凤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