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意气焕发,经久不衰,必须重视树立全新的医院形象.医疗质量是医院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之一,只有将医德建设融入到医疗工作之中,使每个医务人员树立高尚的医德理念,通过树立医师形象,重塑整个医院形象,从而推动医疗卫生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杨铮铮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泽苓保赤饮.观察不同时间的症状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显效率94.1%,对照组41.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泽苓保赤饮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难治性秋季腹泻疗效满意.
作者:聂繁荣;陈秀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运用五步强化外治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中药药物离子导入、推油、拔火罐与运动五步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痛点阻滞封闭疗法,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3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3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五步强化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德瑜;许卫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方法对改善痛风症状的作用.方法:用三棱针刺络放血及四黄水蜜外敷的方法,护理痛风急性期的病人,对60例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结果:治疗组在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方法对改善痛风症状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萧蕙;郑榕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文章就中医骨伤专业的教学阐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对中医骨伤专业学生的培养制度,以培养出更合格的现代化中医骨伤专业人才.
作者:陈波;邹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将眩晕证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虚血亏、瘀阻脑络、肾阴不足、肾阳不足6种证型进行论治,结果85例中痊愈53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9.41%.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
作者:欧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尿液中粘多糖含量的变化能否作为痰证的辅助实验诊断指标.方法:提取痰证、阴虚证患者及正常人各10例尿液中粘多糖,以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阿利新蓝染色定量法分析测定粘多糖种类和含量.结果:尿液中提取的粘多糖分为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两种,总含量呈痰证组>正常组>阴虚证组变化.结论:通过进一步扩大样本的研究,尿液中粘多糖含量测定可望作为痰证的辅助实验诊断指标,并为体内粘多糖的变化与痰证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前期实验基础.
作者:王剑;陈群;周静;余丽娟;刘小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文章系统地,全面地介绍了当今美国中医药教育的现状及其主要的4种教育形式,分别为中医学院教育、医学院内的中医教育、西医师的中医继续教育课程、NIH中医博士后教育;并深层次的剖析美国中医教育的特点,其在教育的目标、时间、内容、方法、管理方面有不少值得国内借鉴的地方;同时也阐述了一些在知识产权、行业主导权、教师水平方面令人担忧的问题;后,提出了办高层次的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建高水平的中医药示范性医院等建议.
作者:秦裕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文章从充分做好调研工作、科学设计需要更改的硬件、谨慎选择小包装饮片供应商、合理的替换过程4方面阐述了中药小包装饮片的成功更换的心得.
作者:张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文章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变化、微循环障碍等几方面阐述了血瘀证实质研究进展,并对近年来真红细胞增多症血瘀证实质研究的进展作了总结,认为真红细胞增多症血瘀证,有不同于其他疾病瘀证的特点,但仍可利用现有血瘀证诊断量化指标进行研究探讨.
作者:孙金芳;芦连菊;臧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清脑复神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2575),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30μg~3.0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87%(n=5).结论: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够控制产品的质量.
作者:李镜友;陈军;沈艺;罗巧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口疮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疑难之证,发病机制复杂,西医学尚无特效药物.文章认为口疮的发病过程具有阶段性,证型可以相互转化,指出积极预防口疮的发生及设法减少其复发,是防治的关键,主张采用综合疗法,突出中医优势,在辨证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并强调加强对活血化瘀药物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对本病的防治.
作者:陈建灵;杨华萃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文章阐述了在非X线透视下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7例的临床体会,即充分利用DHS钉在设计上所具有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仿生学形态特点,在没有X线透视下行内固定术.在讨论中重点提出了在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作者:曹怀焱;陈刚;张在田;王立刚;贺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共60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观察视力、视野、眼压、滤过泡,并进行平均6个月的随访.结果:术后患者对数视力由治疗前的(4.13±0.76)增进到(4.27±0.66)(P<0.01);视野改善MS由治疗前(7.14±2.49)提高到(10.04±2.49)(P<0.001);眼压由治疗前(33.5±2.28)降低至(15.88±2.41)(P<0.01);功能性滤过泡占90%,而传统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只有(54.9%±18.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波;朱惠安;蒋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以急性缺血中风为疾病载体,以临床流行病学/DME的研究方法,从中风四诊信息采集客观化和规范化、中风辨证体系的临床可操作化以及疗效评价体系的客观化3大内容进行中医辨证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以期达到客观、科学评价中医药真正效能,突显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目的.
作者:郭建文;杨小波;蔡业峰;卢明;杜宝新;裴建;黄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确诊的各种消化性溃疡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味并根据临证加减治疗.结果:通过1~4个疗程治疗观察,痊愈2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莫顶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体内实验,首次对灰毡毛忍冬和不同产地的正品金银花进行抗菌作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体内抗菌作用中正品金银花和灰毡毛忍冬的提取液对金葡菌感染的小鼠均有保护作用,两类4种药材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作者:雷志钧;周日宝;贺又舜;曾嵘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文章阐述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系列针灸治疗或以针灸为主配合其他治疗的方法,认为尽管近年来其针灸方面的治疗方法与手段不断涌现,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拓展和研究.
作者:潘长青;张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乌头汤加减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0例,治疗组以乌头汤加减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以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7.86%,总有效率为99.29%;对照组分别为28.57%,96.42%.且治疗组人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乌头汤加减结合牵引治疗LDH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正社;胡四中;胡秋容;李颖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