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蕙;郑榕芳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方法对改善痛风症状的作用.方法:用三棱针刺络放血及四黄水蜜外敷的方法,护理痛风急性期的病人,对60例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结果:治疗组在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方法对改善痛风症状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萧蕙;郑榕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癌口服液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采用Scienhome-C18柱,以甲醇-水-醋酸(35:61: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5nm,柱温:29℃.结果:野黄芩苷在0.2603μg~0.781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0.933X+1.92 ( 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01%;RSD为2.14%(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用于测定抗癌口服液中野黄芩苷的含量.
作者:刘晓玲;赵娟;张裕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灯照射与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配合TDP灯照射和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痊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7.5%、100%,对照组分别为45.0%、82.5%,两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TDP灯照射、推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韩丽凤;王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文章阐述了在非X线透视下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7例的临床体会,即充分利用DHS钉在设计上所具有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仿生学形态特点,在没有X线透视下行内固定术.在讨论中重点提出了在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作者:曹怀焱;陈刚;张在田;王立刚;贺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石海澄同志为解决疑难疾病困扰患者,四十多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中医中药,研制出了20多种疗效显著的中草药制剂,为国际国内许多疑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他担任院长后,走出了一条在医院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开发中草药种植和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路子,发展了医院,富裕了百姓,造福了一方社会.
作者:黄笃高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应用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7例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体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5.7%,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分别为50.0%、8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次数上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佳、疗程短、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曾荣;邱汉辉;谢文贤;何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对39例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生活、饮食、心理方面的护理,褥疮的预防和正确的卫生宣教,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其早日康复创造了条件.
作者:易涵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对正常菌群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中药制剂和各种正常菌群混合培养,观察中药制剂对正常菌群的生长促进作用.结果:复方中药制剂对双歧杆菌在体外生长有促进作用,对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无生长促进作用.结论:复方中药制剂对肠道主要正常菌群具有生长促进作用.
作者:田碧文;庞雪云;孙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确诊的各种消化性溃疡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味并根据临证加减治疗.结果:通过1~4个疗程治疗观察,痊愈2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莫顶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鲜鱼腥草汁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认为鲜鱼腥草汁中槲皮素含量不得少于0.008%,口服3次,每次25ml,冷藏下有效期为3天.结论:采用本方法建立鲜鱼腥草汁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简便、可行.
作者:冯丙江;莫金海;倪力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共60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观察视力、视野、眼压、滤过泡,并进行平均6个月的随访.结果:术后患者对数视力由治疗前的(4.13±0.76)增进到(4.27±0.66)(P<0.01);视野改善MS由治疗前(7.14±2.49)提高到(10.04±2.49)(P<0.001);眼压由治疗前(33.5±2.28)降低至(15.88±2.41)(P<0.01);功能性滤过泡占90%,而传统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只有(54.9%±18.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波;朱惠安;蒋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文章系统地,全面地介绍了当今美国中医药教育的现状及其主要的4种教育形式,分别为中医学院教育、医学院内的中医教育、西医师的中医继续教育课程、NIH中医博士后教育;并深层次的剖析美国中医教育的特点,其在教育的目标、时间、内容、方法、管理方面有不少值得国内借鉴的地方;同时也阐述了一些在知识产权、行业主导权、教师水平方面令人担忧的问题;后,提出了办高层次的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建高水平的中医药示范性医院等建议.
作者:秦裕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文章阐述了双语教学的相关概念的定界,并结合在无机化学实验中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践,对双语教学的目的,具体教学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探讨.
作者:姚秀琼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经验方凉血消风散治疗亚急性湿疹的效果.方法:将118例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以凉血消风散内服,对照组58例以地氯雷他定片、扑尔敏内服.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显效率70%;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显效率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凉血消风散治疗亚急性湿疹疗效肯定.
作者:朱霞;杨志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乌头汤加减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0例,治疗组以乌头汤加减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以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7.86%,总有效率为99.29%;对照组分别为28.57%,96.42%.且治疗组人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乌头汤加减结合牵引治疗LDH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正社;胡四中;胡秋容;李颖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泽苓保赤饮.观察不同时间的症状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显效率94.1%,对照组41.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泽苓保赤饮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难治性秋季腹泻疗效满意.
作者:聂繁荣;陈秀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文章报道了采用刺络拔罐并配合中药治疗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结果治愈率为78.1%,总有效率为93.8%.并对其病因病机及疗效机现进行了讨论.
作者:樊莉;蒙昌荣;李伟雄;文幸;朱晓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葛根通督汤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葛根通督汤内服,对照组予颈复康冲剂1袋,每日2次,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8.3%,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葛根通督汤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杨巍;刘定安;陈卓夫;张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