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发中医药造福一方民--记湖南省涟源市田心疑难病专科医院主任医师石海澄

黄笃高

关键词:石海澄, 开发中医中药, 造福一方社会
摘要:石海澄同志为解决疑难疾病困扰患者,四十多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中医中药,研制出了20多种疗效显著的中草药制剂,为国际国内许多疑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他担任院长后,走出了一条在医院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开发中草药种植和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路子,发展了医院,富裕了百姓,造福了一方社会.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7例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体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5.7%,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分别为50.0%、8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次数上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佳、疗程短、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曾荣;邱汉辉;谢文贤;何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两种疗法治疗母乳性黄疸对比分析

    目的:对两种疗法治疗母乳性黄疸的实用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8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予以茵陈汤、乳酶生及鲁米那相结合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每日胆红素平均下降幅度和疗程.结果:两组日均胆红素下降量及黄疸消失天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方面虽然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疗法经济适用,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永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灰毡毛忍冬与正品金银花体内抗菌作用的比较

    通过体内实验,首次对灰毡毛忍冬和不同产地的正品金银花进行抗菌作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体内抗菌作用中正品金银花和灰毡毛忍冬的提取液对金葡菌感染的小鼠均有保护作用,两类4种药材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作者:雷志钧;周日宝;贺又舜;曾嵘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建立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路探讨

    以急性缺血中风为疾病载体,以临床流行病学/DME的研究方法,从中风四诊信息采集客观化和规范化、中风辨证体系的临床可操作化以及疗效评价体系的客观化3大内容进行中医辨证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以期达到客观、科学评价中医药真正效能,突显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目的.

    作者:郭建文;杨小波;蔡业峰;卢明;杜宝新;裴建;黄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医骨伤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文章就中医骨伤专业的教学阐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对中医骨伤专业学生的培养制度,以培养出更合格的现代化中医骨伤专业人才.

    作者:陈波;邹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突出中医特色打造现代品牌--常宁市中医医院简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开发中医药造福一方民--记湖南省涟源市田心疑难病专科医院主任医师石海澄

    石海澄同志为解决疑难疾病困扰患者,四十多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中医中药,研制出了20多种疗效显著的中草药制剂,为国际国内许多疑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他担任院长后,走出了一条在医院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开发中草药种植和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路子,发展了医院,富裕了百姓,造福了一方社会.

    作者:黄笃高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关于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多种造模方法和行为学、组织形态学及神经生化指标等观测指标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实验临床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刘石梅;苏南湘;何明大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治疗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临床观察

    文章报道了采用刺络拔罐并配合中药治疗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结果治愈率为78.1%,总有效率为93.8%.并对其病因病机及疗效机现进行了讨论.

    作者:樊莉;蒙昌荣;李伟雄;文幸;朱晓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对目前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的几点浅见

    文章针对目前中药饮片改革后的新剂型,从中医药传统理论、新剂型的质量控制、临床用药量的确定及生产成本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中药饮片的改革,应在遵循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依据临床实践,应用现代药学科技知识,研究、开发出疗效显著、质量稳定、工艺先进、价格合理、市场易于接受的新剂型.

    作者:游国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沅陵县中医男性病医院简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三棱和伤汤加减治疗胸胁迸挫伤120例体会

    采用三棱和伤汤为基本方,将胸胁迸挫伤分伤气、伤血、血气两伤3型论治,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我院中药小包装饮片更换心得

    文章从充分做好调研工作、科学设计需要更改的硬件、谨慎选择小包装饮片供应商、合理的替换过程4方面阐述了中药小包装饮片的成功更换的心得.

    作者:张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抗癌口服液中野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癌口服液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采用Scienhome-C18柱,以甲醇-水-醋酸(35:61: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5nm,柱温:29℃.结果:野黄芩苷在0.2603μg~0.781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0.933X+1.92 ( 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01%;RSD为2.14%(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用于测定抗癌口服液中野黄芩苷的含量.

    作者:刘晓玲;赵娟;张裕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针刺配合TDP灯照射、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灯照射与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配合TDP灯照射和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痊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7.5%、100%,对照组分别为45.0%、82.5%,两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TDP灯照射、推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韩丽凤;王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补肝肾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生存质量评价

    目的:比较补肝肾方和消炎痛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补肝肾方组和消炎痛组,分别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服药前后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用李克累计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补肝肾方和消炎痛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两者在改善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在生理功能、活力、情感职能方面,补肝肾方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肝肾方作用优于消炎痛.结论:补肝肾方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改善了躯体疼痛及功能活动的症状,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精力、日常生活能力等.

    作者:谢国平;樊粤光;王海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凉血消风散治疗亚急性湿疹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验方凉血消风散治疗亚急性湿疹的效果.方法:将118例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以凉血消风散内服,对照组58例以地氯雷他定片、扑尔敏内服.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显效率70%;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显效率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凉血消风散治疗亚急性湿疹疗效肯定.

    作者:朱霞;杨志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共60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观察视力、视野、眼压、滤过泡,并进行平均6个月的随访.结果:术后患者对数视力由治疗前的(4.13±0.76)增进到(4.27±0.66)(P<0.01);视野改善MS由治疗前(7.14±2.49)提高到(10.04±2.49)(P<0.001);眼压由治疗前(33.5±2.28)降低至(15.88±2.41)(P<0.01);功能性滤过泡占90%,而传统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只有(54.9%±18.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波;朱惠安;蒋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试论新时期医德建设中的不利因素及其对策

    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意气焕发,经久不衰,必须重视树立全新的医院形象.医疗质量是医院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之一,只有将医德建设融入到医疗工作之中,使每个医务人员树立高尚的医德理念,通过树立医师形象,重塑整个医院形象,从而推动医疗卫生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杨铮铮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试析《傅青主女科》解郁法的特色

    从养血解郁、扶脾解郁、滋肾解郁3个方面,浅析<傅青主女科>治疗郁证的特点.

    作者:陈怀敏;尤昭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