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柔肝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阴虚血瘀证40例疗效观察

赵瑞成;周慎

关键词:柔肝通络汤, 维脑路通, 脑梗死恢复期, 阴虚血瘀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柔肝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阴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恢复期患者78例中医辨为阴虚血瘀证,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柔肝通络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40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27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8例,无效17例.经Ridit检验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较好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维脑路通.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6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在防止骨折再移位方面的效果.方法:将入选6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其中治疗组新鲜闭合性前臂双骨折采用手法复位,超肘小夹板外固定法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手法复位,不超肘小夹板外固定法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病例骨折再移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94%,对照组治愈率74.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肘关节小夹板治疗前臂双骨折,对防止骨折再移位有很好效果.

    作者:蒋顺琬;曾强;唐吉平;苗峻;林春阳;柯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多节段性颈椎不稳行后路减压summit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

    通过对19例颈椎后路减压summit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总结了术前护理与术中护理配合的经验,特别强调了术前了解病情,掌握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谭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银屑病46例小结

    目的:观察消银汤内服加外洗方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银屑病患者口服自拟消银汤再加外洗方治疗.结果:治愈18例,好转25例,总有效率达93.5%.结论:该方法治疗银屑病有良好疗效.

    作者:肖春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自拟通癃汤治疗中老年前列腺增生95例小结

    运用自拟通癃汤治疗中老年前列腺增生95例,结果痊愈61例,好转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病机为肾虚血瘀,以本虚标实为多见.治疗以补肾化瘀、利尿通窍为大法.

    作者:谭义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理及临床疗效分析

    文章对近年颈椎病形成的机理研究和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临床报道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针刀治疗颈椎病在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正确选择治疗点,才能发挥其佳的疗效.

    作者:陈茂义;李殿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平瘤康胶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平瘤康胶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治疗组60例服平瘤康胶囊,对照组60例服乳癖消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58.33%和23.33%(P<0.005),有效率分别为88.33%和71.67%(P<0.025),半年复发率分别为13.29例(P<0.005).两组胃肠道反应相似(P>0.05),无明显其它副作用.结论:平瘤康胶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而且小.

    作者:刘缓;刘海阳;杨述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川芎嗪及其盐的薄层鉴别

    目的:对盐酸川芎嗪、磷酸川芎嗪进行定性鉴别.方法:用四甲基吡嗪作为对照品,采用甲醇作为溶剂,用薄层方法进行鉴别.结果:通过实验方法考察,使用碱性氧化铝板,以浓氨-甲醇(1.5:100)为展开剂,碘化铋钾显色能对产物作出定性鉴别.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能有效地对合成过程中产品进行监控.

    作者:韩克俊;秦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健脾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健脾疏肝汤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普瑞博思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总症状改善、对胃排空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健脾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作者:蒋赛金;江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医对脊髓损伤病机的认识

    文章阐述了现代中医对脊髓损伤病机的认识,根据病变损伤部分和督脉的生理机能,认为本病的病机为瘀血阻滞督脉,枢机统率失职,三阳经气血逆乱而致督脉和其它经络、督脉和脏腑、督脉和气血之间功能紊乱,内治须以祛瘀通督为要.

    作者:王明新;汪茜;姚共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农村中医药市场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文章重点反映了广大农村基层目前存在中医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从业中医人员逐步减少,后继乏人,从业中医人员部分西化,传统中医特色很少利用以及药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并且提出了要加强农村中医药领导,提高科技水平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人员待遇采取扶持有政策和增加投入发展中医事业的4点建议.

    作者:肖卫国;田乃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祛风止痛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12例体会

    目的:探讨祛风止痛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祛风止痛片与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方法相结合.结果: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6%.结论:祛风止痛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夏宏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IgA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从IgA肾病的西医诊断和分型、中医病因病机、治疗进展等方面对IgA肾病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连俊兰;余勤;盛丽先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甲襞微循环64例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甲襞微循环.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用益气活血法组方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甲襞微循环、心电图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为82.5%,两组比较:P<0.01.两组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自身比较: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1.结论:甲襞微循环的观察对于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可以给予定量评价.

    作者:左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通脉汤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通脉汤,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能有效地降低血脂(P<0.05).结论:通脉汤治疗气虚血瘀型UAP效果较好.

    作者:邹晓玲;屈娅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膝部筋伤60例临床观察

    运用中药舒筋通络汤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筋伤60例,结果痊愈率90%,总有效率100%,与单纯使用中华跌打丸外敷40例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作者:王哲享;钟宜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蛤粉烫制阿胶的体会

    文章阐述了蛤粉烫制阿胶应掌握的以下要点:如先将阿胶丁切成正方形;蛤粉过60目筛,阿胶与蛤粉的佳比例为1:0.5;将锅子清洗干净后倒入细砂,然后以文火烫制.

    作者:马丽华;朱晓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针刺加中药治疗偏头痛6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运用针刺加中药治疗偏头痛38例(治疗组)与中药治疗24例(对照组)对比,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47.3%和25.0%,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83.3%,针刺加中药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的疗效,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黄皖生;潘长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安全性试验报告

    目的:对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进行血管刺激性、肌肉刺激性、溶血性及全身过敏性试验,以此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在血管刺激性试验中,主要观察4只家兔分别连续5天注射水溶性维生素及生理盐水后的变化.在肌肉刺激试验中,主要观察4只家兔分别注射水溶性维生素及生理盐水后48h的变化.在溶血性试验中,观察本品在4h内有无溶血和凝集现象.在全身过敏性试验中,两组豚鼠隔日3次分别腹腔注射水溶性维生素和生理盐水后,于首次给药后第14日和21日分别静脉注射水溶性维生素和生理盐水,观察攻击后15min内动物的变化.结果:未发现水溶性维生素对家免耳缘静脉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但对家兔股四头肌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家兔无溶血现象.水溶性维生素对豚所有动物均未见过敏反应,而4%鸡蛋清阳性对照组动物均出现过敏反应.结论: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其安全可靠.

    作者:张伟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脱位病因证治初探

    文章对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脱位的病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相关的治疗方法,认为开放性骨折并脱位可致筋络破损,瘀血破损,瘀血阻滞,在适当配合手法复位的同时遵循筋骨并重的治疗原则,予以活血化瘀,即可获得良效.

    作者:卢光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灼口综合征48例小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59.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灼口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胡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