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学娟;卢亚莉;郭颖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痊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 Portmann 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1~3 w 的 Portmann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
作者:申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服务在胸外科术后病人护理应用中取得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06例胸外科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53例,其中观察组选择常规药物治疗加上人性化护理服务,而对照组只选择常规吗啡静脉止痛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听力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病人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要比对照组的要高得多(P <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更高(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胸外科术后病人的治疗中选择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降低病人的 VAS 评分值,增强对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质量、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以给病人更好的服务。
作者:杨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的6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2例患儿接受了阿奇霉素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31例使用红霉素静滴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体征改善、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6.88%,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4.1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9.38%,对照组是35.48%,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临床中小儿肺炎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临床中症状改善,体征改善要比红霉素优秀,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所以我们推介临床中小儿肺炎患者选择该种治疗方式,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佳;高丹;付雪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肾病综合征(NS)复发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给予该院收治的8例 NS 复发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 ALB 水平有了明显升高,而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有了显著降低(P <0.05),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100%。结论:给予 NS复发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其再复发率,效果显著。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功能血清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38例为观察组,选取体检健康者共38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 Scr、mALB、BUN 测定,对比测定结果,分析检验意义。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测定后,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可将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作为确诊重要指标,能有效提升患者病症确诊效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 -PA)两种方法同时对69例梅毒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的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P >0.05), TRUST 方法在Ⅰ期和Ⅲ期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85.4%和66.7%,Ⅱ期梅毒为100%;TP -PA 方法除在Ⅰ期梅毒时阳性率为92.7%,其他各期都达到了100.0%。结论:根据流行病学史,结合临床实际,可采用任何一类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作为筛查试验,然后用不同原理的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来做确认试验。
作者:李海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于 ICU 清醒患者实施早期全面护理干预对其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3至2014.3收治的120例重症转入 ICU 经治疗后清醒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干预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与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1 w 后采用焦虑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于入院时焦虑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经护理干预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正常51.7%、轻度为38.4%、中度为10%;对照组正常为20%、轻度为53.4%、中度为20%、重度6.7%。干预组心理状况显示正常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所占比重均高于干预组(P <0.05)。结论:对于 ICU 的患者实施早期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可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结合该院救护车使用情况,对污染救护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救护车的消毒管理方法及感染控制措施进行了简单总结。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神经内科专科护士的护理水平的改进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三级综合医院在职的335名神经内科护士进行有关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问卷调查,问卷自拟。结果:以60分为及格标准,335名在职护士的平均成绩为(51.93±17.9),未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62%;影响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的因素有个人工作年限和自身专科学习状况等。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应该加强其自身专科知识培养和学习,改进以往的管理制度以不断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及自身的认知水平。
作者:兰文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并比较胸椎小关节紊乱治疗中应用手法复位和理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该院96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平均分为三组,A 组、B 组和 C 组患者分别接受手法复位治疗、磁振热治疗和偏振光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和疗效。结果:B 组、C 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 >0.05),A 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0.05);A 组的总有效率(62.5%)显著高于 B 组的62.5%和 C 组的59.3%(P <0.05)。结论: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使用手法复位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有助于患者疼痛感的减轻,可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元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肛肠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该院肛肠外科的2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24例,对该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124例,对该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8.39%,并发症发生率为1.61%,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1.93%,并发发生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肛肠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度,加快患者的恢复,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大幅度提高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1例复发性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全切除肿瘤率为48.39%,有1例患者死亡。2组 PFS 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给予复发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口服伊马替尼进行治疗之后,根据患者治疗效果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切除,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柴素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孕妇42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孕期时间延长、阴道出血停止、保胎成功率、新生儿体重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的保胎成功、阴道出血停止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孕周期延长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前置胎盘的治疗中,临床可经盐酸利托君进行治疗,宫缩抑制效果显著,止血作用更加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内分泌甲状腺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内分泌甲状腺患者86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3.9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4.88%,研究组并发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χ2=5.103,P =0.02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95.3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74.42%,研究组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340,P =0.007)。结论:内分泌甲状腺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及影像诊断和检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到该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为实验对象,30例患者经病理的证实以及临床诊断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30例骨髓瘤大多累及脊柱、肋骨以及盆骨等部位。在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少数患者出现骨质硬化。结果:对比数据发现,X 线诊断敏感性及 X 线诊断准确性和 CT、MRI 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T 与 MRI 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 >0.05)。通过 X 线、CT 以及 MRI 进行联合诊断敏感性与准确性均为100%。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在影像学的表现特性较强,X 线平片空间的分辨率较高,可以对患者的全身骨骼进行评估,CT、MRI 适合早期病变和骨质破坏等病症,可以结合 X 线共同进行分析。能够显著提高骨髓瘤影像学的检出率与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史万旭;周福兴;安慧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对艾滋病患者家属使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艾滋病患者家属共63名,对其进行风险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的疾病防护知识指导、患者出院后的自我防护知识指导。结果:63名艾滋病患者家属中,有4名在研究开始前通过检查显示为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在风险管理结束后对其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期13~25个月,没有家属受到艾滋病的病毒感染。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缓解艾滋病患者家属的恐惧心理,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程度,使他们掌握相关的防护知识,降低艾滋病患者家属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思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对产妇健康情况及新生儿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正常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接受系统性产后访视,对两组产妇健康情况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801,P <0.05);观察组新生儿头围、体重、身高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访视可改善产妇健康状况,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值得推广。
作者:谢良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2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1例。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FAM及 BI 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在积极内科治疗的同时配合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佟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对疑似为异位妊娠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PHILIPS -iu22型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结论:该研究采用的经阴道超声检出率较高,而且无需充盈膀胱,不会受到患者脂肪、体型等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朝侠;洪素丽;陈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分析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中复方小儿退热栓的临床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38例患有高热惊厥的患儿,以临床用药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行基础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同时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控制情况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惊厥发生次数明显减少,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高热退去时间和惊厥好转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在统计学有意义(P <0.05)。两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上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儿高热和惊厥症状,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同时不会带小儿的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上价值显著。
作者:廖真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