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利;代文科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该院收治的9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3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9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结论: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比较,一方面可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消除肺炎支原体,另一方面减轻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儿耐受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医生借鉴和推广使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药物划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氯胺酮,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右美托咪啶,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苏醒时间对比(P >0.05),观察组躁动评分为(2.03±0.16)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均低于对照组,对比(P <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廷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干预对慢性盆腔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健康宣教干预),每组各24例。对比两组病人的 SF -36健康测量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 SF -36健康测量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病人,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病人健康宣教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社会支持及应对方面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和社会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与患者的心理领域和社会领域有关。应对方式中,患者较多选择回避或屈服,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有关。结论:为透析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及对其进行咨询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患者的社会支持,对患者的应对方式与其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评估。
作者:赵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内分泌甲状腺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内分泌甲状腺患者86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3.9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4.88%,研究组并发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χ2=5.103,P =0.02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95.3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74.42%,研究组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340,P =0.007)。结论:内分泌甲状腺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对产妇健康情况及新生儿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正常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接受系统性产后访视,对两组产妇健康情况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801,P <0.05);观察组新生儿头围、体重、身高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访视可改善产妇健康状况,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值得推广。
作者:谢良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1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曲松钠与炎琥宁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头孢曲松钠与利巴韦林药物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共120例,其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有36例,治疗有效的有66例,治疗无效的有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共100例,其中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的有18例,治疗有效的有65例,治疗无效的有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24,P <0.05)。结论:炎琥宁药物使用静脉注射方式,可以有效将药物分布在患者的全身部位,能够有效缓解抗生素的耐受性,促进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
作者:汪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 -PA)两种方法同时对69例梅毒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的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P >0.05), TRUST 方法在Ⅰ期和Ⅲ期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85.4%和66.7%,Ⅱ期梅毒为100%;TP -PA 方法除在Ⅰ期梅毒时阳性率为92.7%,其他各期都达到了100.0%。结论:根据流行病学史,结合临床实际,可采用任何一类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作为筛查试验,然后用不同原理的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来做确认试验。
作者:李海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青鹏软膏治疗皮炎湿疹40例疗效评估。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该院的皮炎湿疹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成观察者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其中给予观察者青鹏软膏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丁酸氢化可的松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31/40)。观察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结论:将青鹏软膏应用于皮炎湿疹患者的治疗中,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皮肤症状,使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其疗效令人满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涂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即入院时,患者未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48h 后出现肺炎。HAP 主要由支原体、真菌或病毒等因素引起,属于肺实质炎症。HAP 的存在,对患者生活、工作均有很大影响,及早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将对 HAP 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赵锐;刘跃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在分娩后访视的过程当中产妇以及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该中心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进行访视的102例产妇,作为主要的观察对象,通过上门访视来了解产妇以及新生儿出现的情况,并且尝试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结果:102位产妇当中,在进行了产后访视之后发现,出现了母乳喂养方面、产妇分娩后出现产后抑郁、产妇的会阴伤口出现感染以及新生儿黄疸和红臀等不同方面的情况。结论:在产妇分娩之后及时对产妇以及新生儿展开访视,可以及时发现产妇以及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直接提升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日常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产后发病的概率。
作者:姚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临床上成人斯蒂病与布氏杆菌病不仅在临床症状,而且检验上都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通过以下的详细的论述来鉴别成人斯蒂尔病与布氏杆菌病。
作者: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对艾滋病患者家属使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艾滋病患者家属共63名,对其进行风险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的疾病防护知识指导、患者出院后的自我防护知识指导。结果:63名艾滋病患者家属中,有4名在研究开始前通过检查显示为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在风险管理结束后对其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期13~25个月,没有家属受到艾滋病的病毒感染。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缓解艾滋病患者家属的恐惧心理,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程度,使他们掌握相关的防护知识,降低艾滋病患者家属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思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运用于宫外孕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2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专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胃肠恢复以及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时,再给予专科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韩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共收治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措施,对比两组前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比较后差异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将曲美他嗪纳入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提高了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降低了患者对于疾病的心理压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解建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行了会阴侧切术后产妇9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会阴切口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产妇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妇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使产妇更满意。可在产科推广。
作者:黄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该社区高血压的慢病管理现状,为在本社区中有效地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社区中2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及随访12个月的血压控制率、药物使用及调整情况、生活方式与接受管理程度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结果:经过系统管理患者依从性从管理前的78.5%提高到97.5%,知晓率也从原来的70%提高到97%,体重有所减轻的患者达到164人,能坚持以各种方式进行适当运动人数达到125人,大部分患者均能按时预约进行健康体检及随访,92.32%的患者能完全配合医生的管理。结论:本社区中高血压的整体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高,以社区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模式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可以起到良好作用。
作者:唐玲丽;周方勇;黄家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为脑梗死老年病患注射丹红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于该院治疗脑梗死的老年病患40例,按照治疗期间使用的不同药物分组,一组行丹红注射液治疗20例患者,为研究组;一组行肌氨肽苷及胞磷胆碱治疗,患者例数相同,名对照组。对比二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无论是疗效还是血液流变指标,均远优于对照组(P <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对于老年脑梗死,丹红注射液可降血脂、促循环,疗效显著。
作者:白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一组进行对照,对一年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预组一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良生活习惯变化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也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姜云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方法:该研究选取了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6040例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总结分析患者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6040例输血患者中有16例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6%。16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中,有9例输注冰冻血浆,有4例输注血小板,有2例输注红细胞,有1例输注冷沉淀。16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中,有10例为过敏反应,占62.5%;有3例为发热反应,占18.8%;有2例为肺损伤,占12.5%;有1例为溶血反应,占6.3%。结论:过敏反应、发热反应、肺损伤及溶血反应等为常见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输血过程中应加强输血防治工作开展,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袁丁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