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

李海余

关键词:梅毒, 免疫学, 检测, 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 -PA)两种方法同时对69例梅毒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的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P >0.05), TRUST 方法在Ⅰ期和Ⅲ期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85.4%和66.7%,Ⅱ期梅毒为100%;TP -PA 方法除在Ⅰ期梅毒时阳性率为92.7%,其他各期都达到了100.0%。结论:根据流行病学史,结合临床实际,可采用任何一类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作为筛查试验,然后用不同原理的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来做确认试验。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儿的感染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感染率,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使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景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运动功能康复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运动功能康复的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84例,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运动锻炼,观察组采用专科护理和更为积极的康复指导。1年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术后1年康复满意率78.57%,观察组为97.6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4.29%,观察组为2.3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后的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及更为积极的康复指导可以有效促进运动功能的康复,防止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524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组织病理学与阴道镜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检查资料。结果:阴道镜检查敏感度是76.2%,特异度是90.6%,漏诊率是19.0%,误诊率是10.2%,阳性预测率是55.2%,阴性预测率是96.6%;总完全符合率是23.8%。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应用阴道镜检查,具有较高的筛查率,可以作为初步筛查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杨畅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85例镶牙后口腔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临床镶牙后口腔疼痛的处理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接收镶牙后口腔疼痛患者85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85例患者经由临床针对性护理后,疼痛症状得以缓解,终消退。结论:临床针对镶牙后口腔疼痛患者处理过程中,需根据其真实情况选用合适疗法,以缓解口腔疼痛度,提高整体效果。

    作者:张校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进行平分,观察组、对照组各为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 <0.05)。结论:将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可促进护理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的寿命延长,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特别是生活方式病也随之增多,这对我们医护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提及医院护理人员面临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如何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对策,其中,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冯秀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智能和方法分析

    目的:对社区护士施行健康教育的智能化方法的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方法:选取30名社区护士,运用现代化的智能技术对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健康能力教育,注重利用智能化操作系统对其日常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发挥网络快速传播和反馈信息的特性。结果:社区护士对于健康知识和护理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极大的提高了社区病患的护理满意度。结论:智能化教育是对社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的新方法,可以帮助提升整个社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卢美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指导性参考。方法:选择于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3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情况。结果: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6.88%,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69,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严重程度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可以用于临床感染的控制中,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莉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诊治探讨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和结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症状表现,行血常规、腹水常规、影像学辅助检查,合理选择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1例患者中治疗有效20例(95.2%),患者症状消失或减轻,腹水现象消退;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1例(4.8%)。患者治疗前肝功能 Child -Pugh 评分为(11.5±2.4)分,治疗后为(6.1±1.2)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诊治困难,及时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OFHES),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作者:莫亚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激励管理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激励式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择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职的护理人员40名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护理人员20名。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管理模式,对干预组给予激励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后对工作压力的影响与护理管理前后的焦虑状态评分。结果:干预组:1名无压力,13名轻度压力,6名中度压力;常规组:0名无压力,6名轻度压力,8名中度压力,6名重度压力,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程度差异显著(P <0.05);实验组护理管理后的焦虑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实施激励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并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与医院形象,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胡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胃癌通过外科病理检查与胃镜活检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通过外科病理检查与胃镜活检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外科病理检查,观察组运用胃镜活检,分析两种诊断手段的准确性。结果:在确诊率上,观察组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52.5%(P <0.05)。结论:在早期胃癌诊断上,胃镜活检比外科病理检查具有更准确的诊断效果,适用于广泛推广。

    作者:毛小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药物划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氯胺酮,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右美托咪啶,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苏醒时间对比(P >0.05),观察组躁动评分为(2.03±0.16)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均低于对照组,对比(P <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廷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干眼症患者人工泪液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干眼症患者与常人的对比敏感度,及实施人工泪液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22例(44眼)作为干眼症组,将常人22例(44眼)作为正常组并进行对比,对患者进行比敏感度的检测,对干眼症患者实施人工泪液治疗,对比干眼症患者人工泪液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结果:患者干眼症状得到显著缓解,不同频度对比敏感度有一定提升,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具有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干眼症患者时,采用人工泪液治疗手段,提高干眼症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提升患者视觉质量。

    作者:徐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了该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新生儿科出现窒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43例,进行系统化的复苏与护理。结结果:共有病例为43例,因重度窒息而抢救无效新生儿死亡例数有1例,其他的新生儿经过抢救与观察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成功关键在于窒息时的新生儿进行插管、吸引分泌物以及进行加压通气,从而确保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因此,针对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对于提高窒息新生儿复苏的成功率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代泽英;王丽娟;徐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普外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对普外科术后肠胃减压不适症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普通外科接治的100例术后肠胃减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在术后胃肠减压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普遍出现咽喉不适、口干舌燥、睡眠质量差、排痰困难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针对这些不适症状,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的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对普外科术后肠胃减压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支气管肺炎浅谈小儿体质学说

    目的:探讨中医儿科临床中体质学说应用。方法:以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为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依据体质学说加用泻肺散口服,对照组采用阿洛西林加用病毒唑治疗,观察患者的发热、咳嗽、痰鸣、气喘、肺部湿哕音等症状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无效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祖国医学对于儿科体质的阐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用体质学说正确指导儿科疾病的防治。

    作者:温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到该院行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组缩宫素治疗预防产后出血,给予研究组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预防产后出血,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两小时平均出血量。结果:研究组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两小时平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剖宫产患者来说,联合使用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可预防产后出血,不良反应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在我院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选取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内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制作生存质量测定量简表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患者临床治疗和后期恢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大力推荐。

    作者:刘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治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心理治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治疗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较佳,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冷文君;覃事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避免护患纠纷的有效方法。方法: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当前护患纠纷产生的诸多原因,探讨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结果:护患纠纷的产生既有护理人员工作疏失所导致,也有不良的医疗环境所导致。结论:提高护士执业水平,提高有效沟通能力,提高法律意识,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做患者的朋友、亲人是当前预防护患纠纷产生的几大方面。

    作者:那敏;高丽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