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慢性泪囊炎行鼻腔吻合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张彦梅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145眼)慢性泪囊炎行鼻腔吻合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110例(145眼)慢性泪囊炎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有效护理,无复发病例,无院内感染病例,治愈率达100%。结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减少院内感染机率,显著提高慢性泪囊炎手术治愈率,具有广泛临床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烧伤手术麻醉应用七氟醚和丙泊酚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手术麻醉应用七氟醚和丙泊酚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的102例小儿烧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的研究,根据麻醉的药物的不同分为七氟醚组(采用七氟醚麻醉维持)和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麻醉维持)各5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前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麻醉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七氟醚组麻醉诱导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七氟醚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11.9±1.2)min 明显短于丙泊酚组(23.9±3.2)min,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烧伤手术麻醉时采用七氟醚麻醉能满足麻醉的要求,更适合小儿烧伤手术麻醉中使用。

    作者:赵云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药结合治疗脑血栓疾病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药结合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4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前两个治疗疗程内症状改善例数多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西医药结合治疗脑血栓疾病疗效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尹永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住院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100例患者中,10例进行耳后静脉穿刺,30例进行额浅静脉穿刺,30例进行颞浅静脉穿刺,30例进行正中静脉穿刺。穿刺成功98例,穿刺成功率为98%。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护理人员掌握了一定的穿刺技巧,穿刺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作者:周雪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及对人流后宫缩痛的影响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无痛人流麻醉中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后对患者宫缩痛的影响和干预效果。方法:收集行无痛人流的患者共9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6例对照组和47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将两组患者的术后60 min 时的意识状态评分、术后宫缩痛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60 min 时的意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宫缩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行无痛人流患者的麻醉过程中,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式,能够有效抑制患者术后的宫缩痛,并使患者能够迅速恢复意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景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该院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氯雷他定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8%(49/5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31%(43/5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而言,在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中医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鼻炎情况,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冯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的具体疗效。方法:在该院登记在册的老年高血压中随机选取2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两组患者药物降压基础治疗相同,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六个月年的随访后得出,实验组患者在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及血压控制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曾翠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碘-131治疗甲亢后致早发甲减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碘-131治疗甲亢后致早发甲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该院接受碘-131治疗的16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前 TMAb、TGAb 以及 TRAb 的水平分为4组。观察比较四组患者甲减的发生率。结果:第1组与第3组,第4组比较,第2组与第3组,第4组比较,第4组显著高于前三组,第2组显著高于第3组,所有组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MAb、TGAb 是碘-131治疗甲亢后后致早发甲减的主要影响因素,TRAb 的影响较小。

    作者:何方鱼;高晓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一组进行对照,对一年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预组一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良生活习惯变化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也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姜云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行 PKRP 术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围术期指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较短,本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其中膀胱痉挛2例,继发性出血1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并发率为7.5%。结论:临床中对 BPH 患者给予 PKRP 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忠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多种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对该院的20名儿科临床护理实习生进行带教教学,向护理实习生讲解儿科护理中的问题、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并对护理实习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临床带教,实习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能力均较高,提高了实习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结论: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可激起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其护理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

    作者:陈秋蓉;杜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25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一年应用中医辩证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25例,此组作为实验组,并与同期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慢性支气管肺气肿患者25例(即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明显提高,生命质量明显改善,其总有效率为88%,与常规进行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效果较好,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赵琼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内分泌甲状腺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内分泌甲状腺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内分泌甲状腺患者86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3.9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4.88%,研究组并发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χ2=5.103,P =0.02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95.3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74.42%,研究组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340,P =0.007)。结论:内分泌甲状腺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应用于烧伤休克期婴幼儿一次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烧伤休克期婴幼儿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的方法针对烧伤婴幼儿休克期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低的现象,进行现状调查、制定目标、寻找原因、制定并实施对策、遵循 PDCA 循环分析和解决一针成功率低存在的问题。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活动前,成功率为88.9%。结论:运用品管圈能较好的提高烧伤休克期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王志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联用奥扎格雷和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联用奥扎格雷和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血宁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用奥扎格雷和舒血宁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小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鼻尖整形术50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鼻尖整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中,按随机性选取50例,并将其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于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中所有患者完全矫正,无并发症产生。对照组中有12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穿孔症状。两组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鼻尖整形术,能有效规避传统手术方式的缺陷导致的术后并发症,并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该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米仁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近年来糖尿病(DM)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作为糖尿病的重要检查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和重视。相关学者也研究表明,DM慢性并发症以及冠心病等疾病患者和 HbA1 c 也有重要的关系,但是 HbA1 c 检测结果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 HbA1 c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 HbA1 c 检测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易万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应用于创伤骨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分别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身心状况和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后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94.6%)和护理满意率(91.9%)均高于对照组(83.8%、7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身心状况,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程度。

    作者:周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目的:讨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具体护理措施。方法:通过一般护理与缓解症状的护理配合医生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结论:护理通过可以使分娩经过顺利,母儿健康状况良好,合理饮食习惯预防糖尿病再度发生。

    作者:善玉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儿的感染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感染率,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使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景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药物划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氯胺酮,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右美托咪啶,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苏醒时间对比(P >0.05),观察组躁动评分为(2.03±0.16)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均低于对照组,对比(P <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廷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