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危害及合理使用的策略研究

靳晶

关键词:抗生素, 合理用药, 危害,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并探讨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和危害,围棋合理应用提供有效的策略,进而保证抗生素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间该院1000张门诊处方作回顾分析,计算处方中涉及的抗生素 DUI、DDDs,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0张门诊抗生素处方中,合理用药占99.8%,但仍存在0.2%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对比结果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医生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作抗生素合理给药,有效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降低不合理用药引起的医患纠纷发生率,进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治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宫外孕患者中的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运用于宫外孕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2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专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胃肠恢复以及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时,再给予专科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韩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糖的常见因素。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中所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果:在患者经过血液透析后,2 h 后出现低血压现象的概率高,这是由于患者体液超滤过多和血容量循环不足所致,是低血压常见因素,而诱发低血压的常见因素包括患者高龄、透析期间饮食量过大、透析膜生物相容因素等。结论: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期间,需严格控制患者饮食,避免患者体重增加,对透析期间的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观察并记录,对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使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陈明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及对人流后宫缩痛的影响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无痛人流麻醉中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后对患者宫缩痛的影响和干预效果。方法:收集行无痛人流的患者共9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6例对照组和47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将两组患者的术后60 min 时的意识状态评分、术后宫缩痛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60 min 时的意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宫缩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行无痛人流患者的麻醉过程中,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式,能够有效抑制患者术后的宫缩痛,并使患者能够迅速恢复意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景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给予低体温手术室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行过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的低体温护理中采用手术室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的有效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梁燕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2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同期普通型前置胎盘孕产妇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总结其防治措施及对母婴造成的危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产时、产次、产后出血、子宫动脉结扎与切除以及胎盘植入、数学情况均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母婴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进行计划分娩并全面掌握剖宫产指征,对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至关重要。加强孕期保健,落实产时预防及产后出血抢救措施,确保孕产妇无性命危机。

    作者:赵彩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来源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来源,探讨骨巨细胞瘤是破骨细胞或者是肿瘤细胞。方法:本次试验标本30例为解放军222医院病理科经病例证实的手术标本。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一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免疫组化技术。抗体 PCNA、P53、P21、CD68、AACT 以及 SP 染色试剂均为即用型,阳性判断以细胞浆、细胞膜或细胞核着棕色颗粒为阳性反应,以缓冲液 PBS 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确定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来源。结果:30例骨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均不表达 PCNA、p53及 c -erBb2、有8例表达 p21,其包浆课件棕褐色的阳性颗粒,所有标本中的巨细胞均呈现 CD68强阳性,棕褐色的颗粒绝大多数位于细胞浆中,少数多核巨细胞呈 Vimentin 阳性反应,还有一部分多核巨细胞呈 Lysozyme 中性或阳性反应。结论: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在形态学及酶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与破骨细胞相似。多核巨细胞具有一定的破骨能力,由此可见,多核巨细胞是破骨细胞,属于终末细胞,而不是肿瘤细胞。

    作者:温歌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内科重症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对内科重症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进行调查分析,其中2014年7月份,我院开始实行综合护理安全模式,从而对这段时间的病历进行回顾。结果: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共发生护理纠纷问题48例。其中,2014年上半年共发生纠纷问题30例,下半年到2015年1月份共发生护理纠纷18例,发生率由0.45%下降至0.12%。因此,对其进行比较发现,其差异性明显(P ﹤0.05)。结论:我院的内科重症患者常见护理问题仍然很多,但由于使用了综合护理安全对策后,护理纠纷问题明显好转,是非常有临床意义的。

    作者:顾陈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46例护理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一般为手术治疗,当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时,就增加了治疗及护理的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影响胎儿和孕妇的安全,但炎症发展易致流产和早产,威胁母子生命安全,所以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1,2]。为提高对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我院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46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总结,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军访;王云娥;付淑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以及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行肺炎支原体血凝集试验及 X 胸片检查,其中,观察组单独给予红霉素治疗,对照组采取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为70.45%,观察组为93.18%,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肺部问题上,并具有早期诊断困难,病情易反复发作的特征。在治疗上,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方案,不仅效果明显,毒副作用还较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范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重症脑出血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老年重症脑出血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该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共计76例。现从中随机择取56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组均28例。干预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剖析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为(19.8±7.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8.6±11.7)e,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3.57%,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取优质护理干预法,并将其合理应用于老年重症脑出血中,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较深远。

    作者:南英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524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组织病理学与阴道镜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检查资料。结果:阴道镜检查敏感度是76.2%,特异度是90.6%,漏诊率是19.0%,误诊率是10.2%,阳性预测率是55.2%,阴性预测率是96.6%;总完全符合率是23.8%。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应用阴道镜检查,具有较高的筛查率,可以作为初步筛查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杨畅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手段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胃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采取复方消化酶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经复方消化酶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92%、不良反应发生率8%,同期对照组分别为80%、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消化酶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消化不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赵忠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810nm 半导体激光与755nm 翠绿宝石激光脱毛效果的比较

    目的:针对脱毛患者分别采用810nm 半导体激光与755nm 翠绿宝石激光进行脱毛,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20例脱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经由该院收治的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各160例,将给予810nm 半导体激光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755nm 翠绿宝石激光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部位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的为91.88%,组间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脱毛患者使用两种激光脱毛的效果差别较小,但810nm 半导体激光脱毛的不良反应较少,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马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讨论临床实施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价值,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无疾病人员115例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于临床实施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对比两组人员的具体指标。结果:经过临床检测与数据搜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2.01±0.93)mg/L,(3.40±2.33)mg/L,(38.07±21.61)mg/L;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0.97±0.69)mg/L,(1.43±0.72)mg/L,(14.05±3.49)mg/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于临床实施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搜集更多的资料与数据,为后续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联合检测。

    作者:张玲玲;宁尚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探究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方法:择取90例实施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采取随机法把90例分成三组,即 A 组、B 组、C 组,每组例数均为30例,A 组麻醉中使用的瑞芬太尼靶浓度为4μg/L,B 组为6μg/L,C 组为8μg/L,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结果:经统计分析,T1时三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 T0,C 组下降显著;A 组于 T2时各指标和 T0时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显著(P <0.05);A 组患者在 T3、T4时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比 T0时高,三组患者 T5时各指标明显比 T0时高。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联合6μg/L 瑞芬太尼和3μg/L 异丙酚,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景强;胡云峰;周学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为绝经前冠心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绝经前女性患者168例发病特点,找到其发病规律。结果:绝经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冠心病家族史、人格气质类型及吸烟。结论:高血压、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冠心病家族史、人格气质类型、吸烟是绝经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岩;魏薇;任玉茹;刘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45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将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采取正确救治措施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和惊厥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有效救治中配合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明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分型与冠心病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分型与冠心病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2015年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西医分型基础上分析冠心病高危因素与之相关性。结果:10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分型;血管轻度迂曲患者40例,中度迂曲患者45例,重度迂曲患者12例,极重度患者3例。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对比中发现,影响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糖尿病史和高血压史等。结论:在冠状动脉的分型中,常见的分型方式主要包括血管轻度迂曲、中度迂曲、重度迂曲和极重度迂曲。影响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糖尿病史和高血压史等。因此,尽早发现影响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且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控制,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邵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成人斯蒂尔病与布氏杆菌病的鉴别诊断

    目的:临床上成人斯蒂病与布氏杆菌病不仅在临床症状,而且检验上都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通过以下的详细的论述来鉴别成人斯蒂尔病与布氏杆菌病。

    作者: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强直性脊柱炎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用于该次临床研究的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由该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两个临床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加以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积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66.7%),两组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症状积分[(19.62±13.5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症状积分[(30.47±15.62)分],两组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田茂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