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张玲玲;宁尚攀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 C, β2 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早期
摘要:目的: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讨论临床实施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价值,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无疾病人员115例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于临床实施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对比两组人员的具体指标。结果:经过临床检测与数据搜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2.01±0.93)mg/L,(3.40±2.33)mg/L,(38.07±21.61)mg/L;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0.97±0.69)mg/L,(1.43±0.72)mg/L,(14.05±3.49)mg/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于临床实施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搜集更多的资料与数据,为后续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联合检测。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流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并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共20例疗瘢痕子宫要求终止妊娠的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对照组采用通用的人工流产术进行引产,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率为2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流产的方法,优于医院通用的人工流产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超声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并对比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从该院超声科选择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影像资料,对比超声检查两种疾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病灶及周边血流阻力指数等。结果:比较两种疾病的超声临床诊断符合率,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分别为93.0%、90.0%(P >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对比相关血流阻力指数,子宫肌瘤的子宫动脉血流指数与病灶血流阻力指数均远远小于子宫腺肌病的相关指数,但子宫肌瘤的病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却远远高于子宫腺肌病的相关指数(P 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但配合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病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分析,能进一步提高两种疾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郑立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对社区糖尿病人开展护理干预,探讨其护理效果及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接诊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6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另60例行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血糖控制效果以及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于出院时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结束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遵医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不遵医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达到更优质的自我护理质量,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可推广使用。

    作者:谢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在耳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详细充分了解布地奈德的药理性质和临床意义,明白此药在耳鼻喉治疗当中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并将其推广应用。方法:将医务人员在临床确诊的慢性咽炎,喉炎和声带鼻息肉手术后病人10例,让病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3次/d,1 ml /次,6 min /次,一个疗程3~5 d。结果:除了4例慢性咽炎病人的症状没有消失外,其他病人的生命体征都恢复正常。所有病人没有不良反应。结论:此药可以在耳鼻疾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中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48例小儿发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治疗的96例发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与金莲清热颗粒和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者临床效果。结果:服药前两组患者体温差异较小,服药后30 min、1 h、2 h 观察组患者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其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迅速退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肛肠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肛肠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该院肛肠外科的2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24例,对该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124例,对该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8.39%,并发症发生率为1.61%,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1.93%,并发发生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肛肠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度,加快患者的恢复,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大幅度提高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后抑郁的诊治

    产后抑郁症产后常见疾病,以产前无精神疾病的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悲伤、哭泣、感觉孤独、焦虑、睡眠障碍、处事能力下降、角色转换不适应、对生活缺乏信心等,也有患者出现头痛、全身疼痛、失眠等症状,为常见的产褥期疾病之一。本病典型的症状在产后10 d 左右开始出现症状,4~6 w 症状为明显,可持续6~8 w 或者更长,部分患者经过调整可以自愈,但也有个别持续可长达数年,严重者可发展为产后精神病。国外学者使用爱登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调查,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0%-15%。国内调查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在11.4%~38.7%之间,可能与物质条件、文化程度、医疗保障条件、地域文化差别以及评判标准不同有关系,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整体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可能与我国独特的家庭文化及社会关系有关。产妇情绪的变化不仅对产妇健康及婴儿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影响家庭及社会的和谐。第5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将生育健康列为全球战略,将改善孕产妇健康状况列为WHO“千年发展目标(MDGs)”重点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产褥期精神保健意识的增强,本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及学者的重视[1~5]。

    作者:昝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疗法对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对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2010年1~12月的剖宫产原因,建立心理疗法干预措施模型,从宣传正确的分娩观点,消除两种分娩方式相关知识盲区;树立对产程中疼痛的正确认识;普及科学备孕待产,减低因孕期知识匮乏引起的胎儿问题等多类型的病例,并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配套设备,给予孕妇及家属硬件和软件上的信任感,消除对产程安全的疑虑,调节整个孕期的心理状态,影响选择剖宫产的原因。结果:该院整体剖宫产率整体水平下降,孕妇选择剖宫产原因中涉及个人社会心理因素下降明显。结论:心理疗法通过调节孕妇及家属心理状态,有效降低个人及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剖宫产。

    作者:宋丽;王先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猩红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小儿猩红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病情控制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全身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5±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6±2.8)分(P <0.05)。结论:对小儿猩红热患儿开展整体护理,有助于缩短患儿病情控制时间,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晋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干眼症患者人工泪液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干眼症患者与常人的对比敏感度,及实施人工泪液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22例(44眼)作为干眼症组,将常人22例(44眼)作为正常组并进行对比,对患者进行比敏感度的检测,对干眼症患者实施人工泪液治疗,对比干眼症患者人工泪液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结果:患者干眼症状得到显著缓解,不同频度对比敏感度有一定提升,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具有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干眼症患者时,采用人工泪液治疗手段,提高干眼症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提升患者视觉质量。

    作者:徐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白质疏松(LA)对脑梗死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对于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86例根据是否合并 LA 分为两组:伴 LA 为(LA +组,31例),不伴 LA 为(LA -组,5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LA +组的≥2个梗死灶率显著高于 LA -组(38.71%vs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的死亡率与 LA -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 LA +组再发脑卒中率显著高于 LA -组(38.71%vs1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LA +组的 CCS 评分显著高于 LA -组,而 MMSE 及 BI 评分显著低于 LA +组(P <0.05)。结论:脑梗死合并 LA 时将增加复发风险,且将明显影响临床预后。

    作者:张瑞燕;杜远生;闫喜格;路峰;华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伴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治疗伴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未伴发心房颤动为对照组,伴发心房颤动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NIHS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 NHISS 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静脉溶栓治疗伴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且还可以降低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运用推广。

    作者:韩靖;殷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百令胶囊口服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探讨口服百令胶囊对慢阻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该院择慢阻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给药百令胶囊,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半年内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发作的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两项指标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慢阻肺疾病急性发作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比较慢阻肺疾病急性发作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日常活动和社会活动评分均显著升高,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在日常活动和社会活动两方面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慢阻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口服给药百令胶囊,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并有效预防患者由呼吸道感染而引发的慢阻肺发作,明显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牛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应用的体会

    目的:对职业健康体检中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探究。方法:将2013年10月于该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30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该组受检者在体检中均采用了常规护理干预;将2014年10月于该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3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组,该组受检者均给予了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受检者对职业健康体检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为96.67%,对护士操作技能满意度为98.7%;对体检流程满意度为97.3%,对体检环境的满意度为86.7%,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职业健康体检人员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有效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提高了受检人员对健康体检的满意度,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大力推广优质护理干预方式。

    作者:贾秀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病人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手术病人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手术室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手术病人共10例(治疗组),本组接受皮肤预处理时所用材料是75%的酒精;同期选择手术病人共1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本组接受皮肤预处理时所用材料是生理盐水,对2组入选病人消毒效果。结果:所有入选病人都已完成手术,预处理后2组细菌数对比有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手术前、术中30 min、术中60 min、术后120 min 等时间段的细菌数对比无差距(P >0.05)。结论:对于手术病人,如果其手术时长超过2 h,通常需要选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预处理,通过对病人皮肤表面的污物以及细菌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杀菌目标,防止感染现象发生。

    作者:王苏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功能血清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肾功能血清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38例为观察组,选取体检健康者共38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 Scr、mALB、BUN 测定,对比测定结果,分析检验意义。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测定后,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可将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作为确诊重要指标,能有效提升患者病症确诊效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外伤术后的 ICU 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和总结重型颅脑外伤术后的 ICU 护理措施。方法:收集重型颅脑外伤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3例,根据患者家属意愿分为30例对照组和3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死亡率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菲;王松;张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的具体疗效。方法:在该院登记在册的老年高血压中随机选取2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两组患者药物降压基础治疗相同,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六个月年的随访后得出,实验组患者在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及血压控制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曾翠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前置胎盘患者经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孕妇42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孕期时间延长、阴道出血停止、保胎成功率、新生儿体重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的保胎成功、阴道出血停止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孕周期延长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前置胎盘的治疗中,临床可经盐酸利托君进行治疗,宫缩抑制效果显著,止血作用更加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处方调配中的风险控制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有效性和用药安全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该院药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监管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仅0.05%与常规组0.31%相比,显而易见监管组的效果更为理想,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合理强化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能够有效的降低药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作者:冉会敏;罗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