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球
作者分析了目前县级中医院检验科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如何更好地发展检验科,使其真正成为直接参与临床诊断、科研和医疗决策的独立医学实验诊断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者:鲁成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根据中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以痰、热、瘀、虚并见为多的病理特点,确立养气益血为治疗原则,用参麦注射液加心律平治疗中老年冠心病早搏56例,将96例中老年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6例予中药参麦注射液加心律平治疗;对照组40例予心律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用药期间的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及ECG和动态ECG.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2.1%和72.5%、67.5%.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研究表明:采用参麦注射液加心律平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比单独使用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效果更加明显,且复发率低.
作者:刘美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双氢杨梅树皮素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家兔离体胸主动脉条标本,观察双氢杨梅树皮素对去甲肾上腺素(NA)、氯化钾(KCl)和氯化钙(CaCl2)所致收缩反应的剂量-效应曲线的影响,同时与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作比较研究.结果:双氢杨梅树皮素能舒张已被NA、CaCl2和高K+收缩的兔胸主动脉条,使NA、KCl、CaCl2诱导的剂量-效应曲线非平行右移,大反应降低;这一作用与Ver相似,是通过阻钙通道实现的.但它们阻断钙通道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双氢杨梅树皮素除了能阻断电压依赖的钙通道(PDC),在较高浓度时还能阻断受体激活的钙通道(ROC).而Ver只选择性阻断PDC.结论:双氢杨梅树皮素扩张血管的机制与其钙通道阻滞作用有关.
作者:刘英姿;杨迎欣;周雪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手术野感染SSI 13例,全部治愈,作者对SSI的定义、影响因素,抗生素对SSI的适应症,中医药治疗SSI的机理及其预防展望进行了讨论.
作者:付志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在考察注射用银杏内酯冻干粉安全性的基础上,探讨其毒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安全剂量范围.方法:按照新药临床前毒理研究规范,通过不同的动物实验,在不同剂量下先后进行注射用银杏内酯冻干粉的安全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结果:注射用银杏内酯冻干粉的制剂安全,符合注射剂型标准;急性毒性实验未测出LD50,大耐受量>1200mg/kg,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723倍;长期毒性实验的大剂量为100mg/kg,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120倍,实验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活动、正常生长发育、内脏组织结构等多项指标均无明显的影响,给药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全性实验和毒理学研究表明,银杏内酯冻干粉作为注射剂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赵颜忠;陈玉祥;刘霆;文继舫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对姜的生品,炮制品的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范围及药理作用等进行了阐述.
作者:刘惠云;王爱莲;宁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建立TLCS法测定葛根芩连片中葛根素含量.方法:采用单波长反射锯齿扫描,测定波长为275mm.结果:线性范围在0.38-3.8ug,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6.87%.结论:本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秦文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采用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活血化瘀、除风祛湿,散寒通络的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3则,疗效颇佳.作者对本症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
作者:李明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肾膏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选用Kromasil ODS C18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水-乙腈(71:29),检测波长270nm,柱温(25℃),流速0.8mL/min.结果: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0.01~1.28,回归方程为Y=3220000X-17251.78,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1.56%.结论: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
作者:谢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川贝止咳膏提取工艺,依靠出膏率,总皂苷得率较科学地得出制剂提取中加水量,提取时间、浓缩比率对整个制剂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军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就护理模式转变过程中如何加强护士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语言表达能力能更好地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并推进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
作者:伍芳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时间、恢复期的护理、急救护理五方面,对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和1973年底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的调护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对比.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早在先秦时代已经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并广泛地运用于实践,实为难能可贵.<武威汉代医简>和<五十二病方>所载有益的调护方法,至今仍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张延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采用自制上肢牵引复位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0例,结果优11例,良19例,无1例畸形愈合.作者对上肢牵引复位器的设计原理和用本方法与传统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舒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对120例早泄患者的发病因素,发病年龄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认为早泄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文中对早泄的定义,中医对早泄的认识进行了阐述.
作者:庄天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中成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查询国内1997~2000年中文部分相关期刊.结果:中成药可改善微循环,改变血流变学异常,保护神经组织等.结论:中成药能够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艳丽;孔燕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控制蛇胆川贝液中使用其它动物胆汁.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蛇胆进行鉴别,并与其它动物胆汁进行比较.结果:仅在蛇胆与牛胆中检出牛磺胆酸钠,但两种胆汁其它斑点区别明显,且蛇胆中各种斑点经按标准工艺[1]制备后仍可检出.结论:用蛇胆汁及牛磺胆酸钠作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蛇胆川贝液中蛇胆的真伪,效果较好.
作者:陈德球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共收入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健康体检者6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针160mg静滴,每日1次.分别在入院后24小时内和治疗14天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中PAF和GMP-140.结果:治疗组血浆PAF和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前AHNP患者血浆PAF水平明显高于AEP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HNP患者血浆GMP-140患者水平高于AEP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用药两周后血浆PAF与GMP-140水平川芎嗪组与一般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AF和GMP-140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有密切的关系.与一般治疗组相比较,川芎嗪对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PAF与GMP-140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红红;周晓;杨荣源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观察丹参酮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治疗.实验组32例:丹参酮1g,tid,病情控制后,0.5,tid;对照组28例:氯洁霉素0.15g,bid,病情控制后,0.15g,qd.分别从2周、12周对皮损数,病情控制时间,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总皮损均数(个)、炎症性皮损均数和非炎症性皮损均数分别从65.73、43.61、22.12,55.18、35.12、20.06下降至15.27、8.12、7.15,12.78、6.14、6.64,两组治疗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第2周与12周疗效分别为30.92%和29.65%及92.45%和75.65%,各时段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不良反应分别为6/32例和15/28例.结论:丹参酮治疗痤疮疗效可靠,副作用少,是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中药抗菌素.
作者:奉延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中医药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现代教学模式的探讨性尝试.
作者:聂绍通;肖一中;尹俊艳 刊期: 2002年第11期